近兩年,中國的交通運輸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地鐵、高鐵、航空,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航空業的發展。
今天,成都發布正式公布消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校飛工作昨天已經全部結束,預計本月擇機進行試飛。
隨著天府機場的試飛工作的展開,成都也成為全國第二個擁有雙4F機場的城市。
即成都擁有天府機場和雙流機場兩個4F級別的國際機場。
另一個擁有雙4F國際機場的城市是首都北京,北京擁有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兩個4F級別的機場。原南苑機場是4D級別機場,已經隨著大興機場的開通,於去年9月25日關閉。
目前上海擁有4F級別的機場浦東國際機場,4E級別的機場虹橋國際機場,所以尚且不能算有雙4F機場的城市,所以雖然虹橋機場客流量、貨運量在全國都排在前列,但是按照建設規格來說並非是4F級別機場,國內其他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更不用說了,大多只有一個4F級別的國際機場。例如重慶用於3座機場,只有江北機場是4F級別的機場,而萬州機場和黔江機場都只是4C級別的機場。
4F級別是目前國內機場建設的最高標準,國內機場按照飛行區等級主要有A、B、C、D、E、F六個等級,常見的有3C、4C、4D、4E、4F等幾個級別,主要區別是跑道長度與寬度有差異。
其實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4E級別的機場已經能滿足日常航班需求,甚至二三線城市有一座4D級別的機場已經足夠了,畢竟作為中國經濟第6的蘇州現在還沒有機場呢!
目前,北京、成都之外,最有可能建設的第二座4F級別機場的是上海和重慶。
畢竟這兩座城市要新建機場的事情雖然沒有正式文件,但已經人盡皆知,當然具體建設時間與位置要等官方通知。
為什麼是上海與重慶這兩座城市呢?
1、因為龐大的客流量與貨運量。
這兩座城市無論從客運吞吐量還是貨運吞吐量都位於國內前列,而上海的浦東機場與虹橋機場的客運與貨運總和在國內城市中常年居於第一位。
2、經濟發展的需要。
上海擔當著中國金融與經濟中心的重任,重慶擔任著區域經濟與交通中心的重任,這兩所城市的發展對周邊城市經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3、人口基數的龐大,未來交通壓力較大。
重慶目前常住人口3100萬,而上海常住人口2400萬,這兩所城市的人口在全國分別排在第一、第二。
早年間坊間傳著這樣的諺語「要想富,先修路」,可見交通運輸能力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繁榮至關重要,隨著成都天府機場的建成,伴隨著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以及越來越完善的地鐵軌道網,成都的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已經加滿,相信西南地區的經濟也將走上一個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