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區2020年河長制工作上半年總結
及下一步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標對表省、市河長制工作要點各級河長認真履職,巡河、護河工作全面開展,河道管護水平、水質狀況有了明顯改善。河湖長制工作有序推進,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開展北淝河、王小溝等重點河溝治理、「三大行動」、打擊淮河非法採砂和非法捕魚等工作,水體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按照水利部、省「清四亂」專項整治方案,我區狠抓突出問題整改,河湖長制工作有序推進,對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逐項落實。
一、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開展巡河管護工作。加強智慧化河長建設,利用河長制APP信息平臺,實現巡河任務下達、問題反饋、督察督辦全覆蓋。今年以來,區鎮村三級河長165人,累計巡河915次,發現並整改落實「四亂」問題18處。
二是強化重點領域管控工作。認真落實河道採砂監管長效機制,淮上區沫河口鎮治砂辦充分發揮職能加強巡查,實行24小時值班,開展不定期白+黑巡查,鐵腕重拳治砂。截止目前,共出動巡邏艇1221人次,拆除採砂船隻2條,處罰非法運砂4.9萬元。
三是科學謀劃,加快推進溝渠黑臭水土治理及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加大河湖治理力度和水環境綜合整治。計劃投入資金1900餘萬元,清淤農村溝河19條76.8km,清淤土方79.4萬方,配套橋涵閘38處,重建或維修排灌站11座,修建灌溉渠1.5km。計劃投入資金2億,疏浚北淝河河道16.37km;加固北淝河南岸城區段堤防13.66km;開挖王小溝3.1km,岸坡生態護砌2.5km;新建重建涵閘3座;拆除重建湖灘站;永久徵地 271.12 畝。不斷提高水環境治理能力。完成「千噸萬人」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邊界標誌設立及環境違法問題整治工作,並建立水質監測機制。加強入河排汙口排查和環境監管。加強水功能區的環境管理,實現水功能區達標率穩中有升。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夯實「三大行動」基礎性工作。進一步深化「五清一改」工作,全面監管畜禽養殖汙染,加快規劃提升行動的推進,著力打造人居環境示範村和重點示範村建設(計劃6個美麗鄉村建設)。
四是強化組織保障,提升檢察院公益訴訟職能。6月23日區檢察院召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業人士、法律工作者及其河長辦相關人員組成開四十米大溝大溝黑臭水土專項整治公益性訴訟聽證會。重點聽取與會人員就河湖黑臭水體產生原因、部門履職盡責、部門協作、處置等,為下一步河湖保駕護航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夯實河湖確權劃界,實施河湖管理有章可循。對轄區內北淝河下段、三汊河、釣魚臺湖及老牛窪湖等主要河湖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進行了確權劃界,依託水利勘測設計院的支持,並相關坐標點現場進行了修編、完善。最終形成了制定確權劃界方案,為下一步河湖管理工作提供科學實效依據。
六是加大河湖公益性宣傳系列活動。利用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為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淮上區圍繞宣傳主題通過QQ群、微信群、電子宣傳牌等形式開展「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態之要;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關注環境變化,加強水資源保護」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系列宣傳活動。跟換破損河長公示牌14塊、製作宣傳展板2塊、入河排汙口標誌牌5塊,印發河長制宣傳冊1000份,不斷提高群眾對河長制工作的知曉率和滿意度。
二、紮實有效開展河湖「清四亂」工作
今年水利部、省級河湖「清四亂」共發督辦單14件,目前已全部按照市河長辦要求整改落實到位。
(一)省級6件,分別為2019年度的小蚌埠鎮附近017縣道處下遊堆放白色垃圾;吳小街鎮黃家渡閘上下遊有多處建築垃圾,生活垃圾堆放點;吳小街鎮寧洛高速橋下橋下灘地堆放建築垃圾,白色垃圾並焚燒; 101省道下遊左岸100m處堤肩傾到白色垃圾)。2019年度的四個「四亂」問題都已如期提前整改完畢。2020年以來省級暗訪我區河湖2個問題:淮河沫河口鎮段淮北大堤樁號34 800灘地內堆放大量生活垃圾和北淝河下遊段沫河口高速跨北淝河特大橋下遊,河道灘地兩處蔬菜大棚,阻礙行洪都已整改完畢。
(二)淮委水利部8件。截止目前為止已整改12件,省級6件全部按照規定時間內全部整改完畢,淮委水利部督辦的案件8件中已整改消耗6件,現有2件督辦案件為合法性養殖案件,已將相關證明材料上報,待消耗。
三、2020年度下一步河長制工作計劃
1、繼續貫徹落實省市河湖長制工作要點,督促各級河長認真履職盡責開展好巡河、護河等系列活動。強化責任意識,加強河湖管理,實施河湖監督檢查,將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與河湖監督檢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強化整改責任,細化整改時間及措施,逐步完善建立河湖監督檢查長效機制;組織協調區級河長會議成員單位按照部門職責,緊緊圍繞六大中心任務,統籌協調上下遊、左右岸綜合施治,針對河湖現狀突出問題開展專項行動、聯合整治和綜合執法。
2、加大河湖治理力度和水環境綜合整治。
一是紮實開展好清淤農村溝河19條整治工作,不斷提高水環境治理能力。
二是繼續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加強對水汙染重點工作滯後的鄉鎮、園區的督辦力度,通過調度、通報、督辦等手段,多措並舉推動水汙染防治重點工作落實,確保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加快補齊城鎮汙水收集和處理短板,推動建成區的汙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按照上級要求完成「千噸萬人」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邊界標誌設立及環境違法問題整治工作,並建立水質監測機制。加強入河排汙口排查和環境監管。加強水功能區的環境管理,實現水功能區達標率穩中有升。
3、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夯實「三大行動」基礎性工作。進一步深化「五清一改」工作,全面監管畜禽養殖汙染,加快規劃提升行動的推進,著力打造人居環境示範村和重點示範村建設(計劃6個美麗鄉村建設)。
4、不斷加大河長制工作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及網絡,加強對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不斷增強公眾對河湖保護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河湖、參與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