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好消息!!!
好消息!!!
7月1日起,
我市參保人員去蘇州市區看病更便利了!
今天(6月30日),
崑山市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
暨異地就醫持卡結算工作推進會召開。
會上,小昆獲悉
從2020年7月1日起
我市開始實施醫療保險基本政策
和待遇標準調整工作,
分年逐項有序推進,
經過2—3年過渡,
全面實現我市醫療保險
與蘇州市級統籌方案的接軌統一。
什麼是蘇州市級統籌?
市級統籌將蘇州大市範圍內7個縣級醫保統籌區,統一合併為一個市級統籌區,統一政策、待遇標準和經辦服務等,有利於增強制度公平性,提升醫保基金抗風險能力,促進大市範圍內就業和就醫的人員流動。今年4月起,已實行蘇州大市範圍內醫保基金的統一徵收,全市醫保基金一個池子、一本大帳。
今年是蘇州市級統籌實施的第一年,
崑山市醫保部門按照
調整方案確定的時間表穩步推進,
7月1日起實施以下政策調整,
跟著小昆一起來看看。
01
歸併簡化我市基本醫療保險蘇州大市範圍內異地就醫政策
蘇州市級統籌後,
居民醫保蘇州大市範圍內
轉外門診費用能不能報?
啥時在蘇州大市範圍就醫「一卡通」?
為回應參保群眾的熱切期望,
進一步便捷優化參保人員異地就醫,
我市在過渡期內率先
對蘇州大市範圍內異地就醫政策進行歸併簡化。
將我市居民醫保蘇州大市範圍內轉外門診費用新增納入報銷範圍,報銷比例在調整市級統籌對應項目前暫仍執行我市原有規定。
歸併簡化蘇州大市範圍內轉外和居外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取消居住證明或有轉診資質的醫院出具的轉外就醫證明,參保人員可攜帶本人身份證、社會保障卡前往各醫保經辦窗口、有轉診資質的醫院,或通過崑山人社在線微信公眾號原異地就醫備案網上辦理通道,申請辦理蘇州大市範圍內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
歸併簡化蘇州大市範圍內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後,參保人員在一個醫保年度內在本市和蘇州大市範圍內異地就醫二次及以上住院的,起付標準實行遞減制,其中第二次為標準的50%,第三次及以上起付標準為100元。
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後,參保人員在蘇州大市範圍內就醫地聯網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應持社會保障卡直接劃卡結算。
原已辦理過蘇州大市範圍內轉外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的,一年有效期在今年下半年到期的,不需重複辦理,有效期自動延續。
未按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直接到蘇州大市範圍內就醫地異地就醫的,暫仍執行原有關降低報銷比例規定。
也就是說,明天(7月1日)起,
我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員
前往蘇州大市範圍內異地就醫,
不僅居民醫保門診費用也可納入報銷範圍,
而且簡化了登記備案手續,
免去了提供異地居住證明
或辦理轉診轉院證明這道環節,
由此極大方便了我市參保人員大市範圍內自主就醫。
02
調整部分參保人員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限額
取消《關於進一步強化醫療救助精準幫扶因病因殘困難人員的通知》(昆人社發〔2017〕21號)中對因病因殘困難人員在本市公惠醫療機構就醫,當年度門診累計救助費用超過5000元以上的部分,應到醫保經辦機構審核報銷的規定。上述超過的部分,改為繼續直接劃卡實時救助。
調整職工醫保Ⅰ類特殊病種人員(惡性腫瘤經放化療治療、重性精神病)在本市可使用統籌基金的定點醫藥機構門診費用直接劃卡結算限額,限額由當年度符合規定的門診費用累計2萬元提高至5萬元。超過5萬元以上的門診醫療費用,參保人員應繼續在定點醫藥機構劃卡結算,全額自費後持有效憑證至本市醫保零星報銷窗口申請報銷。
辦理了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的上述人員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同步調整。
03
統一大額醫療費用社會共濟基金標準
2020年7月1日起,我市城鎮職工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基金變更名稱為大額醫療費用社會共濟基金,並調整為按月徵收,籌資標準5元/人·月。2020年6月底前參保已按60元/人·年標準徵收的人員,2020年不作調整和退費處理,2021年1月1日起改為按月徵收。
小昆提醒,
我市原有的城鎮職工大病補充醫療保險,
與2015年建立的我市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城鎮職工大病補充醫療保險
我市原有的城鎮職工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是職工醫保制度改革之初就建立的一個配套制度,主要用於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年度內住院費用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封頂線以上部分的補助。
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
2015年建立的我市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才是平時我們簡稱的大病保險,在我市職工醫保或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享受城鄉一體的大病保險,參保人員年度內個人自負的合規醫療費用達到一定標準的即可享受大病保險待遇。
04
統一職工醫保在職和靈活人員個人帳戶劃撥比例
不滿45周歲的在職和靈活人員按本人繳費工資總額的3%劃入,45周歲以上的在職人員按本人繳費工資總額的4%劃入。
2020年7月1日起,對新參保在職和靈活人員(包括2019年12月底前中斷繳費現續保人員),個人帳戶按統籌後的上述新比例進行劃撥。對2020年6月底前參保已按老標準劃撥全年個帳的在職和靈活人員,對已預撥的2020年7—12月份高出新比例的個帳部分,「老人老辦法」 不再清算,2021年1月1日起執行新標準。
接軌蘇州市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劃入比例調整項目調整後,
我市在職和靈活就業人員醫保個帳劃入比例
較之前雖下降0.5%—1%,
但大市範圍內執行統一的個帳劃入比例
體現了醫保待遇的公平,
基本醫保統籌基金得以充實,
保障能力增強。
05
分設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基金
在我市原有職工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中按規定繳費比例分設出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基金,單獨建帳,參保人員普通門診和門診慢性病費用由原職工醫保統籌基金中支付改為從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基金中列支。
在蘇州原7個醫保統籌地區,
有部分地區分設了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基金,
也有部分地區跟我市一樣之前沒有分設。
蘇州市級統籌後統一分設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基金,
最主要是為了統一制度,
便於蘇州市級統籌後的醫保基金統一規範核算。
分設後在過渡期內,
我市職工醫療保險和地方補充醫療保險的
單位繳費採用合併徵收的方式,
合併徵收的單位繳費比例
屆時按蘇州市醫療保障局等部門明確的要求執行。
06
統一職工醫保住院待遇
統一職工醫保住院待遇與統籌標準一致。
市級統籌職工醫療保險住院待遇標準
▼
蘇州市級統籌後不可避免
各地會有部分項目上的保障水平有升有降,
但大市範圍內執行統一的醫保政策
體現了待遇的公平,
「大市一盤棋」下,
總體保障水平維持平衡,
同時,醫保基金的保障能力和共濟能力顯著增強。
蘇州市級統籌醫保政策調整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按照應調盡調、分步實施、成熟一項調整一項、積極穩妥推進的原則,後期我市還將在統一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含特殊醫用材料)、醫療服務設施範圍等3個目錄、統一職工醫保結算周期、統一職工醫保繳費基數、統一職工醫保退休人員個人帳戶劃撥比例、統一職工醫保門診待遇、統一居民醫保參保範圍和人員分類、統一居民醫保門診和住院待遇、統一門診慢性病種和門診特定項目政策等方面,逐步調整與蘇州市級統籌方案的接軌統一。
按照蘇州市級統籌要求,
我市自2009年12月起實施的
老年居民一次性補繳納入職工醫保政策
延續執行至2021年12月31日,
自2022年1月1日起將不再執行。
該項政策實施以來,
全市共近8萬名老年居民
通過一次性補繳納入職工醫保,
享受到更高水平的醫療保障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