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媒:美鼓動臺當局用「豪豬戰略」對付大陸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外媒稱,美國正鼓動臺當局採取「豪豬戰略」來對付大陸。它希望臺當局獲得更小、更便宜、更機動的武器,而不要使用大型、笨重和昂貴的裝備。
據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1月26日報導,從1996年臺海危機至今,兩岸實力對比已今非昔比,這使得臺當局匆忙反思他們所謂的防務政策。
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的易思安說,臺灣島「到處都是地堡」。坦克隱藏在臺北繁華的街區裡。修建中山高速公路不僅是為了緩解繁忙時段的交通,也是為了供戰鬥機使用。
報導稱,美國正敦促臺當局進一步採取「豪豬戰略」。它希望臺當局獲得更小、更便宜、更機動的武器,而不要使用大型、笨重和昂貴的裝備,以削弱靠近臺灣海岸的解放軍。
報導稱,臺當局的決策者記住了這一點。2017年,臺當局軍方高層提出了所謂「整體防衛構想」。這一策略符合「豪豬戰略」的原則,得到了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支持。
優先重點之一是智能水雷,可以四處移動,從而避開掃雷。
另一個重點是無人平臺,比如用來守衛離島的遙控哨戒炮和用來巡邏海岸線的武裝無人機。
第三個重點是飛彈。臺當局正在製造數百枚「雄風」巡航飛彈。這些飛彈不僅可以部署在小型快艇上,還可以部署在卡車上。一位官員說,這種裝有火箭彈的車輛隱藏在「你想像不到的地方」。而且它們比戰鬥機便宜得多。
報導稱,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拋棄傳統的戰爭方式。新的防務政策之所以吸引了臺當局高層,不僅因為其軍事價值,也是因為它更青睞臺當局能夠自行建造的較小系統。
但是,除了虛榮心之外,臺當局軍方高層捍衛其「光輝目標」也是出於其他理由。
他們承認,與大陸發生正面衝突時,重型坦克、大型艦艇和尖端戰機可能會被摧毀,但它們起到了威懾和鼓舞士氣的作用。
問題在於,大型武器成本很高。就連臺當局自製潛艇,每艘的成本都超過10億美元;全年的防務預算也只有110億美元。由於臺當局正在廢除徵兵制度,轉向募兵制,所以資金更加緊張。況且任何恢復徵兵制的行為都將是選舉上的自殺行為。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2018年12月的國防部例行記者上曾表示:「臺『防務部門』稱解放軍的實戰能力進步飛速,問我有什麼評價,我的評價是我同意。」他還指出:「臺『防務部門』還表示這種動向「值得警惕」。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以武拒統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