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底網易雲推出
「你的年度歌單」刷爆朋友圈後
前幾天
網易雲又出了刷屏h5
這次還拉上了一位心理大師
一個基於「榮格」心理人格的測試
又悄然風靡在了朋友圈
六道題目
十二種人格
……
你的勇氣如陽光
你的智慧讓人驚嘆
你的經歷孤獨
但終能尋得人生的寶藏
還告訴你這樣的人格組合只佔全世界4%
你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
最特別的那個
這些看上去沒毛病的標籤
堆砌著大量的褒義形容詞的評價
徵服了一批又一批朋友圈的各色好友
瞬間虜獲大家的芳心
畢竟大家都喜歡聽誇自己的
當然本編也不例外啦
但是確認過眼神
是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
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
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
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
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特別適合自己
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
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不信,你來試一試
你,是否如下所說: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大多數人看到這樣的描述
都會覺得它非常適合自己
「對,對,我就是這樣!」
其實這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如果你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是」
那麼恭喜你
你中圈套了
其實,這些年
光是在朋友圈裡
我們都不知道第幾次
被心理測試小遊戲刷屏了
測試h5的屢試不爽
如果將這些結果歸結在一起
大概就可以得到一個無比坦誠的自己
既追求特別又渴望和大家共鳴的一種形象
無論你測出來是什麼星座或人格
刷屏的爆款來來回回就幾樣
為什麼我們偏偏都願意吃這套呢?
這種測試的火爆一定程度上源於
人們都想更深程度的了解、認識自己的欲望
畢竟從蘇格拉底到現在
我們探索和了解自己的腳步從未停下
如果有免費的產品可以幫助你來達到
我們就很自然的
在了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動機的驅使下
去完成這次「認識自我」的旅程
這也便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一些測試
便會不由自主的去點開
在測試完成之後
我們也會轉發到朋友圈去分享結果
畢竟答案裡全是一片讚美之詞
用這些正面的反饋來標籤自己
看似我們在分享
其實是在隱晦的向朋友圈裡的其他人
展示、樹立自己的一個形象
大家得到了心理的滿足
一切就好說
哪怕你上回還是天真的
這回又是戰士了呢?
但幾乎網絡上流傳的心理測試
都只是簡化過後的「娛樂遊戲」
遠遠沒有達到科學意義上的嚴謹
真正的科學的人格測試其實毫無趣味性
並且需要考察多個維度,
運用多次的驗證等一系列步驟
才能夠得到每一個較正規的量表
但就算形式上能比較吸引人
但分析出的結果和建議也是偏理性嚴肅的
估計大家也不太想看
更別說有發朋友圈的欲望了
其實每個人都是複雜的生命體
在小編看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如果僅用這12種人格來以偏概全
來定義自己
很不具備科學性
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一句話: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
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的
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
對於這個
大家最多也是娛樂一下
圖個開心而已
畢竟生活這麼心塞了
誰還要計較這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