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端人才如何培養?聽聽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高校...

2020-12-2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上觀新聞報導 「人工智慧是非常耗能的,阿法狗下一盤棋,需要耗掉十噸煤,我們人下一盤棋喝一杯牛奶就行了。」

人工智慧時代的高端人才培養如何開展?跨國界、跨學科的人工智慧學術研究怎樣大有作為? 9月17日下午,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全球知名高校校長圓桌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人工智慧領域知名高校校長,做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作為大學掌門人,確實覺得有點恐慌」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坦言,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影響巨大,而且這一次產業革命可能要有很長的周期,不斷滲透到社會各方面,使得社會處於扁平狀態,「作為大學的掌門人,確實覺得有點恐慌。」他提出,大學需要變革,現在很多的新成果不是產生於大學。大學現在跟著跑,還有點跟不上。我們需要反思和探尋,大學如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大學的優勢在於 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建議大學要主動融入社會,開門辦學,如果不參與其中,很難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科研項目。要主動和企業合作,開展校企聯合實驗室,並讓學生參與其中。

 

說到校企合作,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很有感觸,他們和微軟等企業合作,建設了重點實驗室,研發了一些人工智慧技術。「要把在企業工作的人才引進來做客座教授,刺激學生思維,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實習平臺。」

 

「我們每年有幾十個項目的實習機會,大都由合作企業來提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林杉介紹,他們在新加坡有許多與企業合作的機會,比如與新加坡最大的電信公司就展開了合作。

 

阿法狗下盤棋,需耗十噸煤,人喝杯牛奶就行了

 

高校是培養人工智慧人才的重鎮,近年來多所高校謀劃和布局了人工智慧學科建設。

 

「人工智慧成為了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驅動力,第五次產業革命的『種子』又會在哪裡?這是需要大學來關注的。」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表示,以高校學術聯盟的形式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當下與未來,具有重要的戰略眼光與現實意義。今年1月,學校整合校內相關院系、學科的研究力量,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並獲批人工智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多大學生現在傾向於選擇計算機專業,但我們希望在學科建設中,人工智慧可以帶動其他學科的發展。」

 

「有不少企業來問我,今後5到10年,我們會培養多少人工智慧人才?」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認為,人工智慧的推進,不僅涉及科技,也關係到倫理、人文等社會科學,學校正在布局人工智慧多學科教育。關於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復旦大學提出「以類腦智能引領人工智慧」,將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相關合作,學校已經成立類腦智能研究院和晶片研究院,啟動了大數據試驗場,2個月前還成立了上海腦疾病中心。

 

浙江大學代表潘綱教授介紹,上周五學校成立了一個「雙腦」計劃,把神經醫學和人工智慧相結合,把人的認知和人工智慧相結合。「高校研究應該更多地再往前看,即5到10年後,人工智慧會怎麼發展,這也是近期企業不太願意去做的事。」人工智慧涉及多學科,浙江大學專門有一批研究生名額給交叉學科,校長基金也會專門資助交叉學科。

 

 「人工智慧是非常耗能的,阿法狗下一盤棋,需要耗掉十噸煤,我們人下一盤棋喝一杯牛奶就行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說,對大學來說,要針對人工智慧兩個問題提前布局。第一是降低能耗,第二是計算能力,量子力學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中科大正在構建國家實驗室,希望從量子計算著手為人工智慧做好未來硬體的準備。

 

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印傑提到,未來哪些崗位會被替代,哪些不會被替代,這在培養人才時必須考慮。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繼續學習的能力,比如讓學科學的學生研修一些非邏輯的藝術課程。人與人的感情溝通是難以被替代的,因此也要加強道德和倫理教育。

 

「我們會進行競爭,但是不會閉門造車」

 

國外高校的人工智慧研究有什麼可以值得借鑑?

 

「我們會進行競爭,但是不會關上大門,不會閉門造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校長埃裡克·格裡姆森說。「深度學習非常驚人,但接下來會怎麼樣?」埃裡克·格裡姆森認為,深度學習需要有成千上百億信息和雲的輸入才行,比如說你是一個家長,給一個孩子展示6個例子,他就能自己找到規律。麻省理工學院會繼續在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算法等方面做進一步基礎研究,才能發展下一代人工智慧技術。此外,還要搭建連接人工智慧和工程科學的橋梁,才能把成果轉化到其他領域。

 

埃裡克·格裡姆森建議,可以在大學之間以及大學與企業之間交換學生,不同的大學可以共享數據,創造開源的互惠性平臺,把一個開源的算法放在一個公共的地方,就能創造出更多的算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林杉說,人工智慧不是一個縱向的領域,而是一個橫跨多行業的領域,只有和其他領域結合才有意義,比如人工智慧+健康醫療。他認為,教育才是立校根本。18個月前,學校成立了一個數據研究中心,把各種教學資源整合到一起,希望把行業中的浪潮能夠帶進大學,引入到本科生教育,讓學生學有所得。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黃海華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學霸的故事:南洋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們是如何進入世界頂尖大學的?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YP)的優秀畢業生不僅取得了罕見的學術成就還被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各大學錄取了!來聽聽學霸們的成功故事~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成立於1992年,是新加坡政府所屬的以理工科為主的高等教育學府,是新加坡政府為了滿足新加坡不斷飛躍增長的經濟和對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國立理工學院之一。
  • 新加坡高校巡禮|南洋理工學院
    相信一定有還人不知道新加坡除了南洋理工大學NTU外還有一個南洋理工學院NYP。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南洋理工學院是南洋理工大學下屬的poly嗎?今天留學君就來介紹一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NYP)。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師資培養路徑探析
    、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教學工廠、「雙師型」教師培養、教學質量評價和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解探究。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認為,只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所以學院對教師的定位和要求很高,助力教師形成高自我意象。1.新教師入職門檻定位高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新入職教師必須是具備本科以上學歷且有5年相關工作經驗的工程師,還必須經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院系層層篩選和考試。
  • 新加坡大學專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簡稱:NTU創建時間:1981年     南洋理工大學是新加坡的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南大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創始成員、AACSB認證成員、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協會(APSIA)成員,也是國際科技大學聯盟的發起成員。作為新加坡的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學,其在納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許多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為工科和商科並重的綜合性大學。
  • 專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務長梅彥昌
    在教育交流合作中促進中新兩國共同發展——專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務長梅彥昌  自中國與新加坡建交以來,雙方在高端人才培訓領域的合作一直非常活躍,兩國高等學府也在雙邊互學互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在上海正式開設駐中國辦公室總部,旨在深化與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作為出席此次中國總部成立儀式的嘉賓,南洋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梅彥昌教授在上海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說,中新兩國是「親密而特殊的夥伴」,兩國在發展中也面臨相似的機遇和挑戰,需要不斷加強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最終實現共贏。
  • 南洋理工學院與南洋理工大學有何關係?
    相信一定有還人不知道新加坡除了南洋理工大學NTU外還有一個南洋理工學院NYP。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南洋理工學院是南洋理工大學下屬的poly嗎?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NYP)。
  • 新加坡的那些著名高校
    新加坡的那些著名高校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這個國家的著名高校有很多為世人所熟知,下面就來看一下吧。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綜合公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為國際科技大學聯盟發起成員、AACSB認證成員、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協會成員,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學,在納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許多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為工科和商科並重的綜合性大學。
  • 南陽理工學院和南洋理工學院,不要誤會性調侃,沒必要這樣吧!
    「呃,這樣啊」調侃也好,真的理解錯了也好,關於這個誤解,出現了很多次,那麼,南洋理工學院就這麼厲害嗎?南陽理工學院就這樣不堪一擊嗎?我們今天必須說道說道。南洋理工學院確切的說,現在是南洋理工大學了。因為在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進行重組,將國立教育學院納入旗下,更名為南洋理工大學,所以開此類玩笑的是多麼的孤陋寡聞。南洋理工大學是新加坡的一所高校。前身為1955年由民間發動籌款運動而創辦的南洋大學,雲南園校址由新加坡福建會館捐贈。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學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學院。
  • 一分鐘了解名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
    南洋理工學院成立於1992年,是新加坡政府為了滿足新加坡不斷飛躍增長的經濟和對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國立理工學院之一。學校素來以學風嚴謹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評價,是一所被公認的、具有創新的綜合性學院。  1999年10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獲得了IS014000的環境管理系統證書,成為新加坡第三位獲得此證書的學院。
  • 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留學,回國就業情況怎麼樣?
    (NYP)是新加坡政府為了滿足新加坡不斷飛躍增長的經濟和對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國立理工學院之一。在新加坡,理工學院的文憑叫Diploma,讀完之後,文憑是受到國際認可的,學生就讀之後回國也是可以辦理學歷認證的。  去年1月中旬,新加坡理工學院、南洋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共和理工學院、淡馬錫理工學院公布了最新的畢業生薪資調查報告,共有7,724名畢業生參與此項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的畢業生起薪中位數達到2400新幣!比2018年的漲了1.2%!
  • 新加坡高等教育:公立大學、理工學院、私立/工藝學院
    理工學院建立的使命為「支持新加坡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在培養學生上,理工學院注重具體的、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將學生培養成以實踐為導向、在某一領域有專業知識技能的社會人才。理工學院的課程設置為2-3年,每個學院都有40多種不同的課程。此外,理工學院也是在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星環科技與新加坡理工學院再合作,攜手共促AI人才培養
    近日,星環科技與新加坡理工學院續籤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就人工智慧課程設計和開發、產業基準制定:會議、競賽、就業實習等項目開展合作。2018年雙方籤署了為期兩年的合作備忘錄,此次續籤將在之前合作的成果上,進一步推進AI人才的培養與課程建設。
  • 清華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哪個好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成員
  • 專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務總監兼副校長藍欽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務總監兼副校長(研究)藍欽揚教授  新華網:南洋理工大學是如何在在過去20多年內發展迅速,一躍成為全球知名大學?除此之外,南洋理工大學還是許多年輕傑出研究人員的首選之地,他們將最先進的理念帶到南洋理工大學。人才是南洋理工大學最寶貴的財富,在南洋理工大學迅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洋理工大學鼓勵跨學科多元教育以更新知識、實現研究突破。我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項目,學生可以選擇主修專業之外的另一門專業,這樣學生從入學之初就可以參與跨學科教育。
  • 新加坡教育雙子星之一的南洋理工大學——煥然一新的學習模式
    昨天作者介紹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這個貫穿了新加坡的歷史以及政治的頂尖大學,其實在獅城還有一個後起之秀,但是實力絲毫不遜色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圖片源自網絡南洋理工大學,簡稱南大(NTU),為國際科技大學聯盟(簡稱G7聯盟)發起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創始成員、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遊學團來訪iPayLinks
    今天,iPayLinks有一群特別的「小來賓」蒞臨: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30名學生組成的海外遊學團到訪上海總部,與iPayLinks的行業精英們進行交流與研習。 南洋理工學院是新加坡五大國立理工學院之一,遊學團的同學們全部來自銀行與金融專業,本次參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公司運作與Fintech產業在全球的發展趨勢。
  • 新加坡介紹——南洋理工大學
    ———南洋理工大學訓言關於南大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簡稱南大,是新加坡的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
  • ...互學互鑑——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劉宏
    原標題:專訪:在雙向教育文化交流中推動中新雙方互學互鑑——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長劉宏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9月23日電(記者祝文杰)今年7月,中新兩國首腦在北京會面時達成一致共識,要擴大人文交流合作,推動中新關係上升到新高度。
  • 歡迎報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南洋」意為「大海的南端」或「南方的海洋」,代指東南亞地區。早在1940至50年代,許多中國大陸的華人遠涉重洋,南下謀生;至此之後,馬來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半島)被華人稱為「南洋」。南洋大學牌坊華裔館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學校址成立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Technological Institute),為急速騰飛的新加坡經濟培育工程專才。
  • 新加坡留學:南洋理工大學的錄取分數和學費情況
    一、202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第12名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簡稱南大(NTU),是新加坡的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南大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創始成員、AACSB認證成員、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協會(APSIA)成員,也是國際科技大學聯盟的發起成員。作為新加坡的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學,其在納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許多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為工科和商科並重的綜合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