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今年暑假前往克羅埃西亞遊玩的中國旅客,或許能在街頭巷尾偶遇巡邏的中國警察。
今天(7月10日),2019年中克警務聯合巡邏警隊送行儀式在北京舉行,來自江蘇省揚州市公安局的8名民警將代表中國公安機關第二次前往克羅埃西亞,在薩格勒布、杜布羅夫尼克、扎達爾、普利特維採湖國家公園等四地與克警方開展警務聯合巡邏。當地時間7月13日,聯合巡邏啟動儀式將在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舉行,此次聯合巡邏為期一個月。
「克羅埃西亞是旅遊勝地、風景優美,近些年中國遊客赴歐洲旅遊人數越來越多,當地盜搶騙行為時有發生,所以克羅埃西亞請中國警察一起加強對中國遊客的保護。」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局長廖進榮介紹,此次聯合巡邏比較特殊,由於正值旅遊季,同一時間內,歐盟等國也派警察在當地開展聯合巡邏,這是各國警察在同一平臺展示形象的窗口。
近年來,中克兩國人文交流日趨頻繁。2018年7月,首次中克警務聯合巡邏在克羅埃西亞舉行,6名中國民警與克方警察在杜布羅夫尼克、薩格勒布和普利特維採湖國家公園三地聯合巡邏一個月,協助克警方處理與中國遊客安全有關的問題,為中國遊客與克警方溝通提供便利。
受公安部委託,2019年赴克執行警務聯合巡邏任務的警隊由江蘇省公安廳組建,8名隊員全部來自揚州市公安局,分屬反恐、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派出所等多個警種和部門,此前已完成路面盤查和巡邏技術、外事禮儀、克羅埃西亞風土人情、國際執法合作等一系列培訓。
中國與外國互派警察聯合巡邏已有先例。去年,義大利曾派出8名警察,到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4個城市開展聯合巡邏。今年6月底7月初,義大利又派8名警員來華,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4個城市與中國民警合作。
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巡視員談鈞介紹,今年我國將繼續與義大利開展警務聯合巡邏,「相信以後還會有更多國家參與進來, 很快我們會在塞爾維亞等歐洲國家開展警務聯合巡邏。」
7月10日,公安部為聯合巡邏隊隊員舉行送行儀式。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選拔培訓
電話面試考察英語應用能力
江蘇省揚州市公安局反恐支隊支隊長薛強是此次中克警方聯合巡邏隊的隊長。他介紹,當地從4月開始組織遴選,當時有6000多名警察報名,從中選拔10多人開始培訓,學習相關的國際合作的業務,「我們還邀請了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為民警授課。」
揚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四級警長俞舒婷回憶,江蘇省公安廳從5月12號開始組織40天的培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包括社交禮儀、國際警務合作,以及如何在街面上進行盤查等。我對克羅埃西亞這個國家也比較感興趣,在網上搜集了很多關於克羅埃西亞的風土人情知識。」
據了解,巡邏隊員篩選主要考察了英語聽說讀寫,還有電話面試等多種方式,考察英語應用能力,以及警務技能、臨時應變能力。
為什麼選擇揚州市公安局的民警?談鈞表示,此次警務聯合巡邏參照了以往的派遣模式,委託一個省級公安機關組建隊伍,省級公安機關會指定一個地市公安機關組隊。揚州市公安局在對外執法合作方面近來有很多進展,有很多對外執法合作的人才,因而中選。
去年夏天,中國警察與克羅埃西亞警察共同在克羅埃西亞街頭巡邏。公安部供圖
■隊員組成
分屬反恐、國際合作、交巡警等不同警種
薛強介紹,此次赴克羅埃西亞的8名巡邏隊員年齡跨度較大,老中青結合。「有經驗豐富的老同志,比如我和副隊長都年近50了, 也有80後、90後。」
此外,隊員來自不同的警種部門。「我來自反恐部門,還有來自出入境、國際合作、交巡警、巡特警、派出所等警種部門的。隊員的經歷不一樣,對一些事情的處置經驗也不一樣,有助於展現我們中國警察的良好形象。」薛強說。
俞舒婷是參與此次赴外聯合巡邏的一名女民警, 2010年畢業於江蘇警官學院至今,她已從警9年。
俞舒婷參加聯合巡邏的積極性,來自大學老師的影響。「江蘇警官學院有一名老師考上了警務聯絡官,代表國家赴國外從事警務聯絡任務,給我們講了一些工作經歷,我那時起就特別想參加這種國際警務交流工作。」俞舒婷說。
對於女警參與警務聯合巡邏,俞舒婷覺得有優勢也有難處。「相較男警察,女警在對外交流任務中會顯得更加親和一些。難處則在家庭方面,我家孩子現在剛三周歲,特別不想我出國,說『在家陪我好不好』。我只能說,這是媽媽的工作,孩子雖然小,還是能理解的。」
聯合巡邏的中克兩國警察。公安部供圖
■巡邏城市
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權力的遊戲》主拍攝地等
此次8名隊員將分四組分赴四個不同地點參與聯合巡邏,分別是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著名旅遊城市杜布羅夫尼克以及扎達爾、普利特維採湖。
「巡邏地點選擇方面,主要考慮了當地中國公民的人數,中克雙方會對情況做一些評估,看看這個地方有沒有開展聯合巡邏的意義。」談鈞介紹。
此次聯合巡邏隊的副隊長、揚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大隊長季勇被分在了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是一座風景優美的城市,也是美劇《權力的遊戲》的主拍攝地。」季勇介紹,杜布羅夫尼克有一個半島,中國企業中標修建當地的佩列莎茨大橋,這是中克建交26年來最大的合作項目。資料顯示,這座橋解決了杜布羅夫尼克的交通問題,把克羅埃西亞大陸與其最南端的杜布羅夫尼克-內雷特瓦省連接起來,車輛不必再穿過波赫內烏姆鎮進入亞得裡亞海。
克羅埃西亞街頭,中國警察接受遊客詢問。公安部供圖
■工作計劃
在當地推動中文報警 走訪華僑企業徵求意見
去年,參與聯合巡邏的中國警察在當地推動啟用標註中文的報警表格,方便中國公民報案填寫。「今年我們會同克羅埃西亞警方繼續探討一些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方便中國遊客報警,比如推動中文報警。」談鈞說。
此外,去年中國民警還建議克羅埃西亞旅遊景區增加中文旅遊指南,並給當地中國工人開通籤證綠色通道。
今年的巡邏工作還會有創新。「我們準備走訪當地華人華僑企業、中國商會,徵求他們對當地社會治安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積極聯絡當地警察機關,建立更好的社區警務,並召開警民座談會,為中國海外利益服務。」薛強介紹,他們在克羅埃西亞的報警電話24小時開通,號碼將在開巡儀式上向社會各界公布。
講述
「華人華僑見到我們都要合影留念」
「我們去聯合巡邏, 更多的是震懾犯罪,希望最好是『零發案』,總體來說,去年達到了初步效果,實際接到案件僅有十餘起。」公安部國際合作局歐洲處張傳德表示。
在克羅埃西亞,巡邏人員的作息時間並不固定。「我們以克方的上班時間為參考,根據每天執行任務的地點和任務形式進行調整,有時候上午開始巡邏比較晚,會一直巡邏到夜間。」張傳德說。
據了解,去年聯合巡邏期間,張傳德和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民警龍麗麗分在杜布羅夫尼克,曾協助處理兩起香港遊客財物失竊案件,還積極協調了佩列莎茨大橋建設方遇到的一些問題。
讓張傳德印象最深的,是華人華僑在異國他鄉見到中國警察時的場景。
「一對來自加拿大的80多歲的華僑夫婦,在克羅埃西亞見到我們,一定要拉著我們合影留念,我看到他們的眼裡泛著淚花。」張傳德回憶,中國遊客見到穿著中國警察制服的隊員,首先是非常驚喜,然後就非常親切,經常拉著合影。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張暢 校對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