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身在他鄉的你: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漂泊成了人生的主色。我們都成了漂在天地間、時光中的旅者。漂泊,讓人慌張,又心生嚮往。
記憶的鐵軌上,我們進站、出站、又過站;、重遊,再揮別。
這一年,你是不是也走了很遠的路?想要回家。
是繼續漂泊,還是回家?
(熱播劇《三十而已》經典臺詞)
《余光中:時光的旅者》噹噹獨家,全新發售。願每個時光的旅者,歷盡千帆,都能最終找到回家的路。
享譽海內外的華語文壇泰鬥、鄉愁作家余光中, 用一生遠行給了我們答案。
那是戰亂所迫,從出生地南京、到重慶,再到廈門,不知越過多少橋,穿過多少山洞,隨著家人流離失所、輾轉求學,記憶如鐵軌一樣長的青蔥少年;那是求知若渴,越過長長的國境線,飛往未知的大洋彼岸,如暴風雨中的海燕,寫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有為青年;那是定居海峽那頭,和母親、和大陸隔海相望,一首《鄉愁》寫進課本,寫進每個中國人心頭的不惑之年;那是四方遊歷中,時時處處刻刻,都能對故土泛起的片瓦之思,而後渡海尋根的耄耋之年。
從風吹黑髮,到雪滿白頭,他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漂泊著,不曾停下腳步。
他也和我們不一樣,即使漂泊,也能乘著生命的長風遠浪,把陌生的城市住成家。
陌生的城市的廚房,也飄著人間煙火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別人家廚房飄出的飯香,也提醒著我們世界的美好。成年人的長大,從自己做飯開始。當你圍上圍裙開始用鍋碗瓢盆奏樂,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家的愉悅,那香味,也召喚著窗外的歸途的行人,為家開始奔忙。不知這些人裡面,有沒有餘光中?
當你在他鄉想要擁有一個家,你在渴望什麼?一棟房子?飯菜的香氣?親人的陪伴?看起來,這些都不能裝在包裡隨身攜帶,家,會不會有點遙不可及?
余光中在書中告訴我們,只要你仔細尋找,所有關於家的期待,都如影隨形。少年時代,他因為戰亂從南京舉家遷往重慶,在重慶陌生的地界,少年求學之路上,母親一路目送,身已遠,背心卻永留母愛眼神的餘溫。母子連心,這一刻也成為日後漂泊他鄉,內心最堅強的後盾。
異域風情裡,看得見的家鄉的風景
你在什麼時候最想家?在想回回不去的時候。出門在外,哪怕不回家,只要知道隨時回得去,心,就是暖的。可一旦踏出國門,面對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家又在哪裡呢?
在異國街頭吉他彈唱的一首《光輝歲月》裡,也在唐人街火鍋店飄出的麻辣香氣中。再高級一點,舉頭望明月,同一個世界,同一輪明月,都在李白的詩裡。
享受水藍色星球,享受我們的家
當我們奔赴他鄉,飛往雲端,地面的景致越來越小,所有的故鄉,一切國恨家愁的所託,都頃刻消失。眼前只剩下這一顆,水藍色的星球,陪著你晝轉成夜,春轉成秋。我們本就是自然的孩子,四時光景,人間草木,都是生命中的摯友,讓我們在自然中生根發芽,尋找人生的歸宿,享受生命的盛開。
慌張的年代,不慌張地過。無論身在何方,都能擁有嚮往的生活。
余光中說:「有那麼一座城,錦盒一般珍藏著你半生的腳印和指紋,光榮和憤怒,溫柔和傷心,珍藏著你一顆顆一粒粒不朽的記憶。家,便是那麼一座城。」
何須半生,當你對一方水土有了感情,與一方人情有了瓜葛,家便在這裡萌芽;當你聽懂了一處鄉音的情緒,嘴裡咂到了方言的滋味,鄉情便在這裡孕育。
此心安處是吾鄉。不管身在何方,家由自己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