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要成為你
——連線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六科護士長翟爽和她的女兒馮雅凝
■陳太夢
夜已深,忙碌了一天的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六科護士長翟爽,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隔離病房,脫去厚重的防護服,撥通了筆者的電話。
電話裡翟爽的語氣有些無力,但當筆者問起今天的工作時,她又變得中氣十足,語調也明顯高了八度:「你知道嗎?今天我們病區又出院了八個病人,都是下午離開病區的,很快就又收滿了,要對每一張病床進行終末消毒後更換新被服。為了配合新收容的病人,還要把病區內原有病人進行整合。其實最困難的是給病人調床,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厚厚的口罩還隔著面屏,如果想讓對方聽清要用很大力氣,幾乎都是喊出來的。大家的護目鏡上都結了一層水霧,我嗓子又喊啞了,好在病人都安置妥當,新病人也收進來了,我終於放心地出紅區了。」
「這個時間,雅凝應該自己一個人在家複習功課……」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轉換了話題,翟爽的聲音開始變得哽咽。雅凝是翟爽的女兒,今年14歲,讀初二,正是學習衝刺的關鍵時期。翟爽說,她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2019年一年,她都沒怎麼在家陪過孩子。「我是醫院醫療所重傷組護士長,每年冬天都要參加冬季訓練,不算前後的準備工作,光在外地駐訓就半個多月,回來修整沒多久,又開始準備外訓,去年六月份到延吉參加跨區演訓任務,七月份又接到緊急命令參加為期三個月演習,對孩子,我始終虧欠得太多。」
掛斷電話,筆者的眼眶溼潤了,與翟爽共事10餘年,她對事業的堅守讓我感動。同時,筆者也很好奇,這樣的女軍人會有一個怎樣優秀的孩子?於是,我又撥通了馮雅凝的電話。
提到媽媽,這個14歲的孩子語氣中略有一絲埋怨,但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自從媽媽去武漢後,我每天都要關注疫情的發展,全國那麼多的醫護人員齊聚武漢,就是要確保大家的生命安全。我媽媽是一名軍人,是抗疫隊伍中的一員,同學們都說我媽是英雄,我心裡特別驕傲和自豪。」雅凝還說,這幾天她只要看到有關一線的消息,就在電視裡找媽媽,雖然都穿著防護服看不清,但是感覺每個人都像媽媽,每個人都很美。
醫療隊出徵近兩個月,雅凝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在家上課和複習。筆者問她,媽媽不在身邊陪你,你會不會埋怨媽媽?雅凝的回答很堅定:「媽媽不在身邊肯定會有一些失落,我也很想她,但是我不怨她。她是軍人,也是醫務人員,這個時候國家更需要她,她是最美逆行者,是我最崇拜、最尊敬的人!長大後我也要參軍,成為像媽媽那樣的人!」
責任編輯:劉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