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文: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管理能力的8大力,值得收藏

2020-10-20 全優績效系統

導語:

管理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評價指標,是個人魅力和工作能力的結合。評判一個人是否具有管理能力,一般有以下9大能力。

第一,決斷力。

大家知道,乾脆利落地做決策,需要有擔當精神,敢於犯錯,敢於承擔責任,這種特性反應在行為上就是果斷、利落,不瞻前顧後。管理者每天都要做大大小小的決策,有管理能力的人,其決斷性決定了管理的效率。所以,只要一個人面對需要拿主意的事情時,前思後想,問張問李,患得患失,他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能力。

第二,親和力。

有管理能力的人,在日常狀態下,對員工表現出來的態度,不是謙讓,就是和藹,最多可能會是大家心目中的笑面虎(但笑面虎並不妨礙成為一個人具備管理能力),因為自己的「威」是不用刻意表現的。有管理能力的人喜歡用「事實」和「結果」說話。所以,有人說高層的管理者和藹可親,基層的管理者喜歡唬人。雄獅不用去特意展示自己的能力,但貓咪喜歡張牙舞爪。

第三,執行力。

德魯克先生談到的: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在問題面前,侃侃而談,誇誇其談,大談特談,口若懸河,有些甚至一套一套的理論,一套一套的邏輯,一套一套的工具,一套一套的所謂的方法,但一驗證其解決問題的成果,就歇菜、息聲。一個人有沒有管理能力,就看他是不是把問題解決了,無論是大問題還是小問題,無論是他做還是要求別人做。管理能力強的人,注重思維,但更注重務實精神。

第四,思維力。

一個人的管理能力體現在他的結構化思維上。不成體系,不成結構,丟三落四,思維不密,都無法把管理做好。在處理A事件的時候,能不能考慮到A1、A2、A3......能不能考慮到B1、B2、B3......甚至C1、C2、C3......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結構化思維是從全局、長遠、整體解決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能力基礎。管理,不僅要解決現實的問題,還要兼顧解決長遠的問題。否則,每天當消防員救火,都不是管理能力的體現。一個人辭職,只解決這個人辭職的問題,那不叫管理能力;一個人辭職,有管理能力的人能從中得出一個結構性的解決方法,防止類似的問題再發生。

第五,意志力。

有管理能力的人,不會總是淺嘗輒止,對問題總是含含糊糊。他們內心的倔強指向,就是一定要幹成一件事情,無論有多少困難,無論有多少非議,他就是要拿出最後的成果給大家。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做這件事信心滿滿,結果一遇到困難就開始找藉口,最後不了了之;做那件事信心滿滿,結果一遇到一個坎,就扯東扯西,最後不了了之。管理者要目的性很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決心是他們管理能力在現實中得以體現的基石。

第六,公信力。

管理,說到底就是誠信和開明的問題。一個人心中充滿了「心眼」,總是食言,總是反悔,總是在管理上打所謂的「擦邊球」,總想蒙蔽員工,做不到誠信二字,即便他有管理能力,也沒有了管理能力展現的基礎。有管理能力的人總是想盡辦法兌現自己的承諾,說到做到,而不是在不利於自己、不利於某個團夥時,就收回當時的承諾。誠信是管理能力發揮的基礎。

第七,應變力。

死搬硬套的人是無法養成管理能力的。管理的對象和環境是動態的、變化的。只要你看到一個人能夠順應變化,動態地進行管理,就說明他的管理能力很強。但是在現實的職場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很固執的人,他們就像一個輪胎的輪轂一樣,硬生生,硬邦邦,沒有外胎的彈性緩衝。正像我們的員工常常抱怨管理人員「太死板」、「太死心眼」一樣。這樣的人很難說他有管理能力。管理是一種實踐,實踐的環境始終在變化。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就是要看他是否有靈活性,是否有應變能力,是否能有彈性和張力。以前以高壓政策去做管理是有效的,現在仍然用高壓政策去做管理,就會碰釘子。有管理能力的人會根據環境變化、形勢變化、人的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管理政策。

第八,激勵力。

管理的最重要手段或方法之一,就是激勵。員工需要激勵,團隊需要激勵,懂得了激勵的方法,就具備了管理的有效性。所以,對一個人的管理能力的判斷之一,就是看他是不是喜歡激勵人。這種激勵可能是鼓勵、表揚、讚美,可能是有效的糾正、批評。他們以人為中心,設計有效的政策激勵人,他們以人為中心,用語言激勵人,他們以人為中心,用自己的行為去激勵人。他們樂觀開放,讓團隊始終處於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並讓這種精神狀態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達到管理的成效。

綜上所述,管理團隊需要有效的激勵措施,還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明確分工、明確的目標等。

其實,員工要的不是考核,而是激勵!考核永遠只是過程、工具,激勵才是績效管理的核心與靈魂。忽視激勵而做的考核,員工不喜歡。

當然,沒有考核而光做的激勵,老闆也不願意。

因此,績效管理應該把激勵與考核協同起來,融合運行。

同時做到:激勵第一、考核第二。

只有公司替員工著想,員工才會為事業玩命、為目標拼命。

因此,老闆要用好兩隻手,一隻手懂得分錢,一隻手學會建規則。分錢都為給予員工充分的激勵,建規則是為了激勵的公平、持續與價值。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激勵KSF薪酬績效增值加薪模式

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

KSF模式的激勵性體現在:

1. 員工有6-8個加薪渠道,薪資彈性大

2. 只要員工自己幹的好,就能自己為自己加薪

3. 員工與企業利益趨同,員工獲得高薪的同時,企業獲得高利潤

4. 員工成為企業的經營者,不會輕易離開公司,和老闆一起共同經營公司

KSF從四個維度設計:財務、內部、客戶、員工成長四個維度。讓部門領導有方向,不僅僅關注自己的利益,而是從多個角度關注部門。

KSF全績效模式,讓管理層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不同階段的業務員,工作內容,提成比例,指標都是不盡相同,那該如何制定更有效果?

①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②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③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④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對企業而言,員工更加積極工作,創造了更多更多的價值,拿到 高薪是應該的,而且企業是拿出員工創造的超額利潤部分給員工加薪,不會增加企業成本。

在這樣模式下,老闆是希望員工拿高薪的,因為員工拿高薪說明結果導向做的好,做出貢獻高,企業也一起獲利,這就叫共贏。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具有管理能力?
    導語:在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管理能力前,首先要明確什麼是「管理能力」?所以,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管理者,但成為管理者的先決條件是看一個人是否具備影響力,組織能力,以及管人的能力。1.人格魅力從人格廣義論上來講,人格魅力是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
    有管理能力的人,一定不會出自優柔寡斷、唯唯諾諾、人云亦云的性向。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這個人是不是有決斷性。決斷性強的人,會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經歷、實踐,果斷作出決策。這不等於他們不會徵求意見,而是在意見不統一或者沒人發聲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做出決策,甚至在徵求旁人的意見時,心裡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甚至在某種情況下,他們不會去徵求旁人的意見,直接做決策。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
    看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至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出判斷。 第一,決斷性。 有管理能力的人,一定不會出自優柔寡斷、唯唯諾諾、人云亦云的性向。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這個人是不是有決斷性。
  • 乾貨|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管理能力?掌握這5點,你也可以做到
    但是,對於一個人是否真正的具有管理能力,或者說是管理潛質,從社會學、管理學的角度來講,還是會有一些用來衡量的一個標準和框架。包括我自己和朋友,我們的管理方式其實細細的從其中總結,還是會有一些可以提煉出來的管理概念。一、什麼是管理能力?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通過這三個維度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成為一個管理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或能力要求?然後再對應所考察的這個人的素質和能力,是否相應有較高的匹配度就可以了。我自己也是從基層崗位上一步步做到管理的,下面對這個問題我個人有三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一、有管理能力的人需要專業過硬在企業中,無論是業務管理還是職能管理,要想成為管理人員,首先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基礎。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三個層面,三種維度,四項素質!
    判斷一個人是全方位的,由表及裡,由內到外!從國家到單位,從國企到私企,確定繼任者或者選拔提升人才,考核期經年累月,考核緯度錯綜複雜,由此可見,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需要複雜且周密的過程!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根據崗位,根據發展,根據環境,所需的技能,情商,協調能力,大局觀等方面不盡相同或者各有側重!
  • 如何判斷一個基層員工,是否有管理能力?精明的人,從這4點分析
    而這個過程中很少考慮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影響力、領導力等指標。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管理能力,或者說一個管理者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或素質才能真正地做到「德配其位」?一個具有管理能力的人,他總是具有逆向思維,他總是能排除大多數人,日復一日重複機械式的工作,而優先選擇少數人都考慮到的,有價值的,有創新性的工作內容。最具有創新思維的大概就是賈伯斯吧,他不是把手機做了局部革新,而是重新發明了手機。我們每個人在職場上需要創新。每個品牌也需要創新。創新就是自我顛覆、自我重建、自我更新,這樣生命力才能更持久。
  • 如何判斷一個基層員工,是否有管理能力?精明的人,從這4點分析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每個厲害的領導,都有出色的管理能力,不僅能帶出一群優秀的下屬,還能調動團隊的力量完成目標,為公司創造超額價值。然而,大多數的公司,對於管理人員缺少科學合理的選拔和培養機制,往往遵循「學而優則仕」的古老規則: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專業紮實,態度認真,工作能出成績,於是就提拔成為領導,讓他帶領一個團隊。而這個過程中很少考慮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影響力、領導力等指標。
  • 中層管理培訓課程都包括哪些內容?中層管理者如何提高管理能力?
    中層管理培訓的課程主要包括員工管理、人力管理及團隊管理等,像《管理者必讀12篇》一類的書籍都是的優秀中層管理培訓教材,值得管理者借鑑。第一中層管理培訓的基本目標(一)把握企業的經營目標、方針。(二)培訓相應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才能。
  • 如何判斷一個人學習能力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引言你應該知道在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已經有許多NB的人們為了認識和改造世界積累了許多東西
  • 管理好文:MBO目標管理的3大優缺點詳解(建議收藏)
    由於目標管理的考核標準是成果,因此目標管理也被稱為成果管理。在民營企業中,MBO目標管理還有一個更為企業家所熟知的名字—責任制。責任制是指在企業自上而下地制定工作目標後,每個工作崗位的員工積極參與,並在工作中實現自我控制,從而實現企業績效的一種管理辦法。
  • 人力資源管理的精髓都在這了!(值得收藏)
    是要做那些勞什子模塊,還是要做有益於吸引人、凝聚人、振奮人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服務戰略的事情;3.技術不配套-把玩這些新潮概念這些永遠正確的廢話時,是否站在業務部門立場上體會一下,你的招聘、培訓、績效撓痒痒撓對地方了嗎?
  • 全方位解讀「在職研究生管理類聯考」,是否值得一考
    管理類聯考是指管理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初試),包括管理類綜合能力考試與英語考試兩科。管理類聯考考什麼?管理類聯考考試科目: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英語二兩科,總分300分。1、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1)卷面結構:數學、邏輯推理、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論說文),共三大部分。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個人管理的最高境界: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某種程度上來說,德魯克並不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管理學者,實際上他和管理的學院派一直格格不入。在他看來,「管理學是一種實用科學,從業者必須要參與實踐。」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別人從來就沒有被真正驗證過,但是管理者卻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 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的8種表現,請不要交上損友
    誤交損友會導致我們財產損失交上損友可能讓我們走上犯罪的道路交上損友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從這裡看出交上損友對我們的危害真的不容小視,那麼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去交往呢一、行為舉止從行為舉止看出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彰顯出一個人修養,假設一個人總是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動不動口就爆粗口。
  • 管理好文:沒有確立共同願景的企業,談何優秀?
    全班沒有一個人走出室外。第三位學員是這麼做的:「大家都聽好了,現在教室要打掃,請各位離開!」但仍然還有一部分人留在教室內,值日生在待命掃地。第四位學員看了一眼紙片上的題目,微笑著對大家說:「好了,各位,午餐時間到了,現在下課!」
  • 鬼谷子: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看他對待這四種人的態度
    鬼谷子教你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好壞,要怎樣去判斷呢?不是要與之相處之後在判斷這個人的好壞,而是要看這個人相處之人,是一些怎樣的人。除了看他身邊交往的朋友,還有四點對事物的態度也十分重要,也可以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交往,這四點分別是面對弱小者、面對利益者、面對親情者和面對權貴者。
  • 管理好文:KPI績效考核的3個優缺點(值得收藏)
    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必然是要了解企業的KPI到底在哪裡,也要了解各部門、各工作崗位的KPl考核項目,否則在進行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的時候,根本無法製作績效目標和指標。這也是企業的戰略和績效有效結合的第一步。做不出企業各環節的KPI績效,就無法開始績效管理。KPl是來自於部門職能和崗位的指標。
  • 怎樣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
    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角度看,工作能力是指對一個人擔任某一職位的一組標準化的要求,用以判斷是否稱職。工作能力通常是指一個人能夠發揮的職業力量。人的工作能力包括職業本能、潛能、才能、技能,它直接影響著一個人做事的質量和效率。所以,所謂的工作能力有兩個基本特徵:A.能力是針對職位來講的。
  • 叉車安全管理培訓,值得收藏
    --MES整體方案介紹,值得學習3.你知道什麼是ERP嗎?(通俗易懂版)4.牛人把自動化立體倉庫基礎知識做成了99頁PPT5.超詳細:倉儲物流培訓教材全套2.金牌班組長培訓全套3.班組長管理技能全套4.精益生產人才培訓系列課程全套教材5.IE生產改善人才養成全套教材6.品管主管跟我學-SMT品管教材全套7.TWI教材連載全套教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