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第一個月,已經過去,雲帆君了解到國慶假期有的同學外出旅遊了,有的同學宅在家裡看小說、看電影、逛大街……有的同學除了玩、玩、玩,偶爾也寫寫作業,而有的同學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每天還要進出各種輔導班。對於如何過好假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家長看法不一樣。不過,雲帆君一直認為,假期是一個「修整」的好時間,忙亂的開學一個月過後,要靜下心來好好「修整」一下了!修:修修補補,查漏補缺;整:整理各科資料,整理錯題!
接下來,雲帆君談談怎樣利用這段時間彎道超車,做到錯不二犯:整理自己的錯題!怎麼做?看——
但凡一個中上等的學校,平時都會給學生,發大量的試卷和專題卷。發的卷子,十有八九都留成了作業。
把自己所有曾經考過、做過的卷子,裝訂在一起。還有學校發的輔導書,無論是哪個年級,上面都會有自己曾經的錯題。上面的錯題,就是最好的教材!非常個性化,非常針對性。比市面上任何一本參考書都好。
素材有了,接下來,就是將所有不會的錯題,蓋住答案,重新做,若能很快寫出,則是真的學會了。請記住,一定要「很快」!因為,中考是有時間限制的。
若放任錯題不管,或只是「聽懂」了,而沒有去重寫一遍。則積累的「炸彈」,就越來越多。早晚有一天就在考場上爆炸。
有同學說,我把這些錯題的步驟都背過了。這樣真的有效嗎?
親,若是真能把從這個科目一開始,所有的錯題的步驟,都能熟練到背下來,那你早就天下無敵了。
對於數學、物理來說,不理解的前提下,背誦幾個破步驟,無任何意義!
數學、物理,不是語文。「題感」來自於大量習題後的總結,跟英語的「語感」來自於大量的閱讀和背誦是不一樣的。
即使學霸,從這個科目一開始,學到現在,做錯的錯題數量,也是相當大的。
— 具體步驟 —
(1)假設在開學第一次月考前,發了5張試卷,凡是第一遍,沒做出來、或做錯的題,都在題號前,打個★,月考之前,將每一個打★的題,都蓋住答案重做。
做出來的,把★劃掉。忘了沒做出來的,趕緊問同學、問老師,拿下!
然後題號前,再打個★。這樣,忘記的超難題,前面就有了★★;
(2)假設兩個月後,快該期中考試了,又發了5張試卷,此時,共10頁卷子了。該如何再複習呢?
前5頁試卷,只蓋住答案,重寫★★的題,做出來的,把前面的★★劃掉。又沒做出來的,趕緊問同學、問老師,再拿下。然後該題號前,再打個★,這樣,針對自己的超級短板——不會的題,前面就有了★★★;
而新發的5頁卷子,像前一個步驟一樣,凡是第一次沒做對的、不會做的,全部打★;
(3)假設,快到期末了,又發了5頁新卷子,共15頁,該如何複習呢?
重做,前面,所有打五角星的題目。做出來的劃掉,沒做出來的,全部題號前,再加個★。因此,部分極難題,可能就打了★★★。
其實,在實踐中,我們一般到★★,少部分★★★,也就是該題,問兩遍,做兩遍,就全部,能搞定了。
這就是,反反覆覆,來來回回,攻自己的錯題。試想,若這些「堡壘」,在平時,被你反覆攻破,考試時,咱還怕它?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至少我中學成績提高,就是用此方法。而我當了老師之後,發現有部分學習極好的同學的方法,也與此大同小異。
為什麼這個方法有效呢?
因為,但凡靠譜學校,在中考之前,一定會將所有題型,都給複習到。同學們做的題,已經夠多了,但是不細緻。往往都是匆匆而過,認為,聽懂了,就是學會了。但數學、物理,聽懂≠學會!因此,此方法,能將自己的不會的點,非常明晰的標識出來,反覆、徹底擊破。
不斷集中時間、精力,攻擊自己的錯題,就是把自己有限的火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薄弱短板上,當然提分效率最高。
很多時候,表面上某道題不會,本質是該題型不會。若不深挖,很可能,積攢的不會題型越來越多。
當你平時,把自己不會的題型通過這種方法,反覆攻擊同一個堡壘時,當然容易攻破。
再在考試中碰到該堡壘時,自然就不怕了。
步驟一:分析試卷、將存在問題分類。
每次考試結束試捲髮下來,要認真分析得失,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將試卷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可如下分類:
第一類問題----「遺憾之錯」。
就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題。
比如:
「審題之錯」由於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
「計算之錯」是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
「抄寫之錯」在草紙上做對了,往試卷上一抄就寫錯了、漏掉了;
「表達之錯」自己答案正確但與題目要求的表達凡是不一致,如角的單位混用等。
出現這類問題是考試後最後悔的事情。
第二類問題----「似是而非之錯」。
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的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第一遍做錯了,後來又改對了;一道題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第三類問題----「無為之錯」。
由於不會,因而答錯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沒有答。這是沒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
步驟二:制定策略,將問題各個擊破。
建議策略是:分步打好三個戰役,即:「消除遺憾」;「弄懂似非」;「力爭有為」。
第一戰役:消除遺憾
要消除遺憾必須弄清遺憾的原因,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於求成」?可採取「一慢一快」的戰術.即審題要慢、答題要快。
「計算錯誤」,是否由於草紙用得太亂,計算器用的不熟等。建議將演草紙對摺分塊,每一塊上演算一道題,有序排列便於回頭查找。練習計算器使用技巧提高使用的準確率。
「抄寫之錯」,可以用檢查程序予以解決。
「表達之錯」,注意表達的規範性,平時作業就嚴格按著規範書寫表達,並學習中考評分標準寫出必要的步驟,並嚴格按著題目要求規範回答問題。
本戰役應該在平時作業中予以充分重視,把每次作業當作考試來對待。在23天(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人習慣的養成主要在前23天)左右的時間內完成這一戰役,並在其他戰役中不斷鞏固成果。
第二戰役:「弄懂似是而非的問題」
「似是而非」是自己記憶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運用不活的內容。這表明你的數學基礎不牢固,一定要突出重點,夯實基礎。你要建立各部分內容的知識網絡;全面、準確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加強對易錯、易混知識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的去理解問題的實質;體會數學思想和解題的方法;當然數學的學習要有一定題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舉一反三、運用自如的水平。
第三戰役:「力爭有為」
在初三複習的第一輪中,不要做太難的題和綜合性很強的題目,因為綜合題大多是由幾道基礎題組成的,只有夯實了基礎,做熟了基本題目,掌握了基本思想和方法,綜合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在初三複習時間較緊的情況下,第一階段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平時考試和老師留的經過篩選的題目要會做,做好。同時也要根據學生實力,如果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大有作為」。
步驟三:鞏固成果,不斷調整目標。
每次測試都要確立自己本次改錯的目標,考後要檢查目標實現情況,隨著自己的不斷進步問題會越來越少,成績越來越好,離你的理想也越近。
用錯題袋製作錯題的時候,要把握的原則是:
能剪的錯題都剪下來;能保持完整的錯題都要保持完整;儘量恢復一道題的原本面貌。
這些原則的目的是,方便複習,還原當時做錯題時的狀態。(你面對這樣的錯題很有可能以相同方式做錯。)
包括以下幾個環節:製作、定期回顧、重新整理。
— 制 作 —
第一步,剪下錯題(美工刀和剪刀都可以,個人使用美工刀,鋒利快捷);
第二步,用修正帶將自己的痕跡都抹掉,尤其是答案一定要塗得乾淨;
第四步,裝袋。經過我自己的實踐,我發現錯題袋分成3層比較合適,剛做好的錯題,就放入1中。
在製作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兩種很尷尬的情況:
第一種,題目換頁了,這個問題相對好解決,用單面膠粘上就行。
第二種,正反面都是錯題,這個問題就相對麻煩。
解決方案有兩個:
1、選出價值更大的錯題,剪下來;
2、剪的區域大一些,把正反面兩道題都包括進去。我一般採取的方案是1,因為2的效果不算特別理想。
— 回 顧 —
在回顧錯題的過程中,你需要準備一個小本子,大概72K左右的的就行了。
用於記錄做錯的原因、錯的知識點或者自己的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