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表妹收到通知:9月開學。
開心到飛起。
沒隔兩天,又接到通知:開學後封閉式管理!非必要情況禁止出門!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接下來就要24小時和室友呆一起了
那一刻,她的內心是崩潰的。
我也趕緊上網翻了翻,發現崩潰的不是她一個人。
圖/微博
你的學校會封閉式管理嗎?
是完全禁止外出,外賣都不能點的那種嗎?
是長達8天的國慶假,說好的找工作、找實習都泡湯的那種嗎?
最近,對相關討論,已經在微博、知乎炸開了鍋,眾網友現身說法。
@ 想要學會化妝
今天剛交了學費剛領了生活費,買了機票高鐵票,花了近2w,結果是去監獄,別人都是免費蹲,我們是自費蹲。
@ 翻了車的魚
我要回家!開學前兩周只有一天上午有課,真的覺得沒什麼必要去學校,在寢室人又多空間又狹小,做什麼都會很煩,無論是作息還是學習都很不方便。
@ 學到猝死
看來大家的想法跟我一樣,哭了哭了,我要考研,而且跟寢室的人關係超不好,這開學不是讓我們回去製作矛盾嘛。
@ 呦呦呦
我在家躺著刷抖音不香嗎?躺累了還能爬起來敲個論文。除了好多東西放在學校不方便以外,也不用管學校那些破事,真是歲月靜好。
有的學校食堂甚至已經推出了外賣配送服務,學生表示:我想吃外賣但我不想吃食堂的外賣。
知乎上「大學開學後封閉式管理你能接受嗎?」問題下面有4000多個回答,90%的同學表示還是無法接受的。
反抗的聲音一聲比一聲高,站在他們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因為大家不是接受不了封閉式管理,而是無法接受區別對待:
同樣是上學,憑什麼就只能大學生封閉式管理,小學初中高中都可以隨意進出走動。
同樣是一個大學的人員,憑什麼在制度上不能一視同仁,只讓學生封閉,而其他教職工就可以隨意進出,那麼封閉化管理的意義何在?
這種傷害對於大三、大四的學生更大,正面臨求職關鍵期,一不能出去實習,二是影響秋招,求職進度被耽誤。
在這種情況之下,秋招和實習該怎麼辦?
首先,並不是所有大學都實施封閉政策。
「封閉式管理」並不是全國統一實行,還是根據各地的疫情防控情況來制定的,我也讓表妹在高中群裡問了下情況,得到以下這些信息可作為參考,不過大部分還是表示沒有特別嚴格的「全封閉管理」:
華南師範大學:無特殊情況不離開校園
武漢大學:開學後繼續強化校園封閉管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分批返校並實行封閉管理
華南理工大學:外出或返校都要用身份碼
廣州大學:在校內需佩戴「廣大專屬身份掛繩卡套」
中山大學:去人員密集公共場所要提前報備
其次官方已回應:把好校門不意味著學校完全封閉
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王登峰:
把好校門關和封閉式管理是兩個概念,封閉式管理是學生進入校園後,沒有極特殊情況不允許離開校園。
嚴格把控好校門,就是要確保每一個進入校園的人是健康的,所以進出校門的老師和學生都要查驗身份證件,同時要查驗體溫。
如果離開校園,去什麼地方,行動軌跡要非常明確,要報告給相關部門。
因此從校門管控來講,沒有必要不出校門;如果有事情,有工作要做,出校門也是可以的。
所以同學們,也不用太擔心,有事辦,通過申請還是可以出門辦的。
1、線上秋招,無障礙進行
目前,幾乎所有的校招現在都採取了線上的方式,不用跑來跑去參加,甚至有的公司從網申到發offer都是線上進行,超級人性化。
如果有需要現場面試的,也不必太擔心,有事還是可以申請出去的,建議提前了解好自己學校對此的管理制度。
2、寒假實習和遠程實習
是不是都以為寒假實習是寒假才申請的?千萬不要這麼想,不然錯過網申不許哭哦。
目前,第一波寒假實習的機會已經出來了,其中有:畢馬威、安永、微軟等公司,後續更多的寒假實習也會逐漸發出,有規劃的可以開始申請起來,沒規劃的同學可以開始規劃了。
除了寒假實習,建議同學們也可以兩手準備,多多關注日常實習。
疫情之下的日常實習,實地機會相對減少,線上機會增多,可以很好地利用線上實習去補充實習經歷,並且難度也相對寒暑假實習小很多。
不管是寒暑假實習,還是日常實習,都需要一份足夠吸引人的簡歷,才能拿到一份有質量的實習。
3、校內實踐/名企賽事
過往很多同學總是抱怨實習經歷太少,簡歷不夠亮眼,但是忘記了,其實除了實習,實踐類的項目也有很大挖掘空間的!這裡的實踐類項目指的有的:企業商賽/研究項目/社團實踐項目/校園大使等。
比如歐萊雅曾經就公開說過,每10個管培生中有1個參加過校園創新策劃大賽。
近期還有聯合利華校園商賽活動開啟,一直到9月10之前都可以申請,可以參加的同學要準備起來啦。
今年高校開學失敗了這麼多次
比起再次開學失敗
能開學最起碼是一個好消息
雖然說面對封閉式管理有點難過
但我們相信,這種無硝煙的戰爭會儘早過去
最終迎來我們徹底的解放
既然要回學校
還是希望大家可以開開心心地回!
我是職徒簡歷,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幫我點個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