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F同學是在TD一對一學習託福課程的學員,入班之前的成績是91分(閱讀26分;聽力20分;口語22分;寫作23分),這個在經過12個課時的學習後,成績提升至105分(閱讀29分;聽力26分;口語23分;寫作27分),各項均有明顯提升。
在她的課程進行課程中,我發現小F同學在閱讀和寫作這兩方面存在一些同學們普遍都會存在的問題:
閱讀:不分析文章結構、不劃分段落結構——造成細節信息把握不準,定位不清;
寫作:主體段展開缺少重要細節——造成論證不夠充足,缺少強有力的觀點。
因此,在課程進行中,我主要針對這兩個方面反覆給學生講解、強化、督促練習、還原思維過程、持續反饋,積累了一整套弱項提升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得以借鑑,也期待有更多的同學高效提分。
關於閱讀方面的學習
初識小F同學,通過對她之前考試的分數分析,我初步判斷出她的基礎比較紮實,但始終衝不上高分數段的原因可能在於沒有掌握科學的做題方法,通過第一堂課的了解,印證了我的猜想。
針對她這樣的情況,在第一節課後期,我選擇了閱讀中的信息定位這一類題型進行方法技巧講解,在講授知識和聽取她的反饋後,診斷出了以下幾條具體問題:
1.大多數情況下,直接做題,缺乏對文章結構和整體分析和理解
2.專注於刷題,這樣讓自己心裡很踏實,但是缺乏總結的刷題實則浪費精力。
很多同學,無論處於什麼分數段,都會想要藉助提高刷題量來加強自己的做題能力。但其實,方法才是根源,不糾正錯誤的做題方法,只一味圖刷題,只會平白浪費同學們的精力以及對真題的敏感度。
針對以上問題,我制定了以下方案: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的2小時授課,我們著重在文章段落結構方面進行提升,課上我主要講解了如何將段落結構進行層次劃分,並觀察她在做題過程中的表現;課後採用了每天一套(3篇文章)的習題量進行作業練習,並要求小F同學將超過兩道錯題的文章做錯題分析,然後我來給出反饋。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同學在做題正確率上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每篇文章基本也都能控制在1道錯題左右。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的1小時授課,著重在文章大結構方面進行提升。由於F同學備考時間有限,所以課時方面我根據她的具體情況進行了精簡。後期這節課主要提升她對文章大結構的把握,訓練梳理文章脈絡。在這期間,我發現她基本可以保證3篇閱讀文章的小結題全對。
經過短短3節課的學習和練習,小F同學已經很清楚自己的問題,並且錯題類型也在明顯減少,做題時對於題目的把控力也更強,自信心也逐漸增強。
在此過程中,我還發現了她的很多優點,比如會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在課後重新觀看錄屏,挑選重點整理;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無論多晚都要研究透徹。而這些特質往往是提分潛力具體的學生所共同具備的。至此,我對小F同學的提分有了更大信心。
關於寫作學習方面
上課前,我對她之前寫過的一篇獨立寫作進行了問題分析,發現她的主要問題在於:在主體段舉例論證時,細節太少,直接得出結論,反而會使得文章信息更加跳躍。
但其實,相比於前兩項輸入型學科而言,口語和寫作的提分過程是更加漫長的,這其中不但需要老師的悉心指導批改,還要有學生自身的不斷努力,改正之前的錯誤表達習慣。
好在小F的學習態度是很端正的,而且她對於自己的問題其實很清楚。她會把老師提到的她作文中的所有問題進行分析,確保下次寫作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因此針對她的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方案: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我只安排了兩節課,為她講解難題並糾正寫作問題。
在這兩節課中,我重點強調獨立寫作的論證應該如何展開;主體段的段落結構如何安排比較合理;如果要舉例,那例子應該怎麼描述才會更加具體充實,不至於造成信息跳躍。
課後,我會讓她寫完當天課上「頭腦風暴」過的題目,並加大訓練量,再找幾道類似題目來舉一反三。
而小F同學本身也很配合,作業完成積極度很高,我發現短短兩節課下來,她的文章就大概有了3分左右的提升。在寫作這門學科的學習上,這樣的效率可以算是很高了。
總結
回顧這段學習過程,小F能夠提分,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執行力強,目標明確:我布置的所有任務,無論強度有多大,她都能夠按時甚至提前完成;
2. 科學正確的引導:第一節課上就診斷出了她在閱讀方面不太擅長分析段落結構的問題。
3. 心態開放,高度配合老師的授課進度:她對自己的定位很準確,這個準確的定位一方面給我們雙方一個能完成因此可以努力的信號,另一方面沒有給她自身太大壓力。適度壓力最終反而取得105分的好成績。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