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玉溪人民滿意的教育
□ 玉溪日報評論員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市委、市政府召開高規格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體現了念茲在茲的教育情懷,彰顯著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價值追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教育領域的體現,是這次會議的鮮明主題,也是全市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理念。
美麗校園 熊長青 鄧星瑞 攝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這是一個需要運用歷史的、發展的、辯證的眼光去認識、判斷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起,玉溪掀起了波瀾壯闊的「兩基」(即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攻堅高潮,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已實現了「有書讀」的歷史成就,開啟了「讀好書」的嶄新階段。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近年來我市教育取得了明顯成績,但放在全國、全省大局中看,對標對表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無論是進步的速度,還是發展的質量,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中就包含著對「滿意教育」的期盼。目前,群眾呼聲最大的是「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義務教育上中心城區學校難、普通高中上市直高中難」的問題,全市教育的發展現狀離「人民滿意」的標準和要求還有相當距離。
辦好玉溪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全省教育大會和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的部署,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要立足於新起點新目標,從玉溪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更加突出地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這一「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落實好;更加自覺地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把「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完成好;更加牢固地站穩教育改革發展的人民立場,把教育這一最大民生實事辦得更有質量、更有成效。
新平縣新化鄉老五鬥小學新建的足球場 曾永洪 攝
辦好玉溪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揚優勢、補短板、提質量。沒有教育的「優先」,就沒有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先」;沒有教育事業的輝煌,就難有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輝煌。目前,我們正處於即將全面建成小康和開啟現代化新徵程的歷史交匯期,教育既要圍繞小康目標補短板強弱項,又要面向未來、服務發展,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中發揮好「倍增器」作用,以教育的現代化有力支撐全市的現代化。我們必須對標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堅決破除制約教育進步的「封閉心態」、路徑依賴和利益羈絆,推動教育事業發展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辦好玉溪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按教育規律辦事。教育的問題更多體現在供給側,「三難」問題折射的既有教育總量供應問題,更多的是教育布局結構性失衡、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的偏差。要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完善辦學體制機制,激發學校辦學活力,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推動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優化布局、提質擴容、均衡發展,更好滿足群眾「學有優教」需求。
辦好玉溪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的全過程,系統回答和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讓立德樹人回歸社會、回歸家庭、回歸生活。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教必先強師,重塑玉溪教育輝煌必先重塑教師隊伍輝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和擔當辦教育、抓教育,履行好黨管教育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
教育是國計,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我們就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重塑玉溪教育輝煌!
來源:玉溪日報
編輯:王鵬
審核:徐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