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
位於拙政園隔壁 本想一天把這2個地方一併觀之。結果排隊入內都要個耗費了一個小時。而且蘇州博物館17點閉館,16點就禁止入內了。所以就隔天再去了,人並不比前天要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人多吧。走馬觀花、大為浪費,並沒有任何一件展品在我腦海內停留下來。存在記憶。但是唯獨裡面的建築風格我印象非常深刻,簡約與大氣並存。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
裡面連著太平天國忠王府,也就是看看庭院,順著走就到達出口了。
太平天國忠王府
由於蘇州博物館的人那麼多,基本上是沒有欣賞到任何展品我對於手工精品尤為感興趣,就來一探究竟了。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門票我覺得是超值的,沒有了蘇博的人山人海。除了少許家長帶小孩來完成寒假作業外,基本是沒有人的。或許是沒有歷史背景深厚的展品,或許名氣不夠大,反正我真的覺得發現寶藏了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入門2個巨型的象牙雕,我就知拍了局部。真的一進門就被氣勢壓倒了。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下面這張「查理斯·黛安娜」其實是同一幅刺繡的正反2面。我真得覺得絕了。打從心底裡面佩服刺繡藝術家... ...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核雕也相當精細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我真的要稱讚一下蘇州的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本我去哪家博物館都會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學生的身影,每次去服務臺諮詢的時候都看到家長帶著學生去蓋章籤到。一邊逛展館一邊都會聽家長拿著小本本帶著小孩一邊逛館一邊尋找答案。
蘇州民俗博物館和蘇州園林博物館
分別位於獅子林和拙政園旁~有時間順道進去溜達一圈還是很okay的。
獅子林
蘇州民俗博物館
蘇州園林博物館
蘇州園林博物館
平江路
保留的挺完整的歷史街道,蘇州的特色房子(圍江而建)裡面有挺多名人的故居和博物館我個人比較喜歡這裡多於「七裡山塘」「七裡山塘」比較商業~吃吃喝喝倒時那邊比較好,這邊會看到一點點的生活氣息。有老奶奶坐在亭子裡聊天,看著遊客在人群中穿梭。民居就在中心江道的兩側巷子裡,猶如城市的縮影。
平江路
平江路
平江路兩旁的居民房!或是小康、或是凌雜都是屬於蘇州的城市氣息
平江路
平江路
冷的臉的木了的時候,一個熱騰騰的包子最能溫暖人心(就在平江路走到耦園的街邊小店買的,吃了後想到大眾點評給好評。誰知道連這家店都找不到)平民包子店 熱乎乎的包子~不是網紅沒有催捧 店家老實誠懇,用料足價格便宜 用我老家的話:做街坊生意。確確實實溫暖了獨自旅行孤單的我...
平江路
平江路
平江路
華燈初上嘅平江路,更有江南水鄉韻味了。
平江路
平江路
平江路
下面是一張你們可能都看不清的照片記得是剛來的第一天的晚上吧...天空下著綿綿細雨~很冷很冷 或許連0°也沒有。寒風仿佛借著細雨浸入骨髓~我扛著傘低著頭看著手機導航 只想快步回民宿,從平江路穿過巷子時看到遠處仿佛有盞燈 透過燈看到上面飄著熱氣,卻絲毫沒有讓我感覺到溫暖。只是心裡忽然一酸,穿過巷子我就能洗個熱水澡爬上綿軟床蓋上厚厚的被鋪,聽著雨聲暖暖的入睡... 我慢慢向那盞燈靠近「桂花糕多少錢啊?」「10塊3個,算你10塊4個好了」「那我要4個」「那麼冷趕緊回家吧小姑涼」「你也是」說完,我便揣著幾個暖暖的桂花糕在懷裡轉頭向前走了,走了幾步 我轉頭看了一眼,那燈在夜裡還是如此奪目。生活從來都是不易,當你覺得容易時,那肯定是有人在默默替你承擔著屬於你的那份不易。
平江路
七裡山塘
也不太長~二三十分鐘就可以走完了一個有點想是廈門鼓浪嶼的地方~各種賣商品的店後面問人家為什麼叫七裡山塘,才知道我們普遍去的「七裡山塘」是一個景區,中間的河叫山塘河。而山塘河長達七裡,一直流到「虎丘」。但是大家普遍只會在景區裡面獲得。
七裡山塘
七裡山塘
七裡山塘
玄妙觀
我其實沒有很分得清觀和廟的區別因為裡面供奉的佛像好像都是一樣的~但是我知道是分別是道士和和尚這座觀就在觀前街裡面~一早看到很多婆婆公公等善眾來燒香祈福
玄妙觀
玄妙觀
西園寺
蘇州的寒山寺相當出名 相信大家都知道(特別是求姻緣)但是聽過當地的蘇州人反而喜歡來西園廟祈福,入鄉隨俗~我並沒有湊熱鬧去寒山寺,而是來了當地人偏愛的西園寺。我去的時候是初六~人不多寺廟不大~我有種熟悉感,往年初一我都會陪媽媽去我們的「光孝寺」燒香祈福
蘇州西園寺
來到寺廟豈能不吃齋菜,嚐了裡面非常有名的素麵~過年期間漲價可以理解,蘇式麵條非常細膩,澆頭清爽可口。
蘇州西園寺
蘇州西園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