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才能進步

2020-12-14 專注教育小分享

大家好,我是專注教育小分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如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帶著問題去學習

一、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一位美國老師想教孩子畫蘋果,他就會給孩子一個蘋果,讓孩子自己去擺弄、觀察,然後根據自己的認識去畫。而同樣一個中國的老師教孩子畫蘋果,他的步驟是認真講解示範,告訴孩子從哪兒起筆、到哪兒落筆,讓孩子記住這些步驟,然後模仿著畫。5歲的美國男孩Jack在老師的建議下畫蘋果。老師把畫畫用到的工具,畫本、鉛筆橡皮、彩筆等為Jack準備齊全,又在他面前放置了一個蘋果,然後就離開了。至於蘋果應該是什麼形狀的、應該被塗成什麼顏色、整個畫紙如何布局等具體問題,Jack的老師並沒有有給予他任何建議,老師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相信Jack,相信他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手指去描繪。

至於Jack會畫出什麼樣的蘋果並不重要,用Jack老師的話說:「重要的是,他在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到了最後,Jack與其他的同學在畫紙上「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蘋果,有規規矩矩的紅蘋果,有被咬了一口的綠蘋果。Jack聽說過聖經故事《一個金蘋果》,於是,他就畫出了一個黃燦燦的「金蘋果」。

5歲的中國男孩坤坤在老師的要求下,端端正正坐在課桌前,準備著學畫蘋果。坤坤的老師先幫坤坤和其他孩子準備齊全了畫畫用到的紙筆,然後向孩子們簡單演示了畫蘋果的前後步驟,即:先用鉛筆勾勒出輪廓,之後用橡皮進行修改,等蘋果的雛形有了以後,才能進行上色。

而適合蘋果的顏色,老師說,一般上都是大紅色。在確認坤坤等都明白了以後,老師又幾乎手把手地帶著孩子在紙上畫了圓形的、大大的、紅色的蘋果。下課的時候,坤坤和其他同學都交上了各自的作品,無一例外,老師看到的都是依她的言語之「葫蘆」而畫出來的大同小異的「瓢」。同樣是畫蘋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老師,卻選擇了不同的教育方法。現代心理學表明,創造力與想像力關係密切。具有創造力的人一般具有超強的想像力,因而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具有重大意義。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常常會有出人意料的夢想。

現實是重要的,夢想也是重要的。夢想對於孩子是一種解放,會使孩子從現實的束縛走進自由的世界。泯滅孩子們的幻想就等於把現實的一切變成束縛,使孩子的創造力受到抑制。育人如同育樹:「能順木之天,以至其性焉爾。」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發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卻有一個「度」的問題:只有講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老師的有意引導和學生的自主發展達到和諧統一。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點:

第一,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一般來說,敢於發表意見的孩子的思維比較活躍,分析問題也比較透徹。所以,要敢於在公共場合暢所欲言,即使出現了錯誤也不用怕。

第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要發揚學生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每當遇見新事物,要讓自己深入地去了解,摸一摸、問一問。另外,敢於「異想天開」,這些都會有助於自己在解決問題時善於從多方面思考,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

第三,幫助學生建立獨立處理問題的意識。在生活中、學習中,學生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要學會分析、歸納以及設想解決的方法與程序,從而獨立設計解決方案。這對於提高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益處。

第四,豐富學生的知識與經驗。很多時候,學生不能很好地獨立思考,這並不是因為不知道思考的方法,而是在邏輯思考或推理的時候,往往因為知識和經驗有限而無法得出正確結論。所以,要幫助他們積極豐富知識和經驗,促使打開廣泛想像的思路,從而拓展思維領域。

第五,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思考能力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推理需要對概念等有深刻的理解才能進行,要在平時注意理解一些概念性的事物,也可以多做一些有意思的推理題目。

二、帶著問題去學習

學生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來的特殊興趣,與學生的性格特徵關係密切。這種比較穩定的人格品質,對人的職業準備具有明顯的導向意義。在這些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會自覺帶著問題去深入挖掘問題的實質,去學習相關的知識。作為老師,必須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這種持久、明確的趨向性人格品質,尊重它,維護它,引導它。

那麼,教師該如何尊重學生的特點與興趣,然後幫助學生養成有疑而問的習慣呢?我們來看看一位語文教師的體會:

1.尊重情感,使學生有疑敢問

健康心理學馬斯洛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裡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學生有著無窮的想像力,充滿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應該說,課堂上學生發言的積極性是老師培養的。要學生發揮探索精神,就要保護他們的這種可貴精神。歡迎學生提問,不因他們的問題幼稚可笑或不合時宜而呵斥。消除孩子的心理負擔,積極鼓勵表揚。

因此,課堂上教師必須創設一種互相尊重、理解、寬容、和諧的學習氣氛,把微笑帶進課堂,用真誠親切的微笑,和藹可親的教態,飽滿的精神,良好的情緒,不斷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例如教《峨眉道上》時,有位學生問:「峨眉山路有什麼特點?」我就讓全班同學為他的敢於提問進行熱烈地鼓掌,並請其他同學幫其解決問題。這位學生見自己「一炮打紅」,自然洋洋得意,他學習的自信風帆高高揚起。

2.授其方法,使學生有疑善問

學生興趣激發後,往往會產生極大的熱情,思維也進一步活躍。但有時由於方法不對或方向不正確,使得提出的問題價值不大。甚至可能為了提問而提問。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把問題問正確,提出的問題要鮮明,指向準確。並教給質疑的方法,提高問題質量,問對問好。

(1)對預習提示進行質疑。現行教材大多都有預習提示,這對學生學好課文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生在預習中充分尋找有疑惑的地方,鼓勵學生在預習中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讓學生自學前明確要求,並在閱讀時用鉛筆在有疑、難的地方提出問題,也可以寫在預習本上。

(2)對課題進行質疑。俗話說,題好文一半。要使學生自主學習,對於課題的質疑必不可少,更要養成習慣,經常推敲進行研究,尋找規律,從而把握文章中心和結構。如教學《和時間賽跑》,我首先引導學生在課題處質疑:「和時間賽跑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和時間賽跑,它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進行合作,積極研究,各抒己見。最終,學生理解了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對重點詞句進行質疑。在初讀課文階段要求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而在精讀課文時則要求學生對重點詞句進行質疑,尤其是那些與中心緊密相關的詞句。如教《小珊迪》,我直接引導學生讀課文最後一句話「誰讀了這個故事也不能不被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質所感動。」一個學生讀後產生疑問:「小珊迪是個什麼樣的人?他什麼美好的品質讓人家不能不被感動?」這個問題貫穿了文章的線索,起到了「畫龍點晴」之作用,為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擴展空間,使學生有疑必問

學生在課堂上和課文中所學到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課本以內的生活,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它是求異思維能力培養的源頭活水,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由課內延伸到博大的知識領域裡,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只有重視課內外結合,才能為學生的認知活動、語言活動、思維活動、情感活動,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源泉。這樣學生的求知慾就更加強烈了,於是也就更加好問了。學習《太陽》一課,當學到太陽的三大特點:遠、大、熱時,學生提出「如果太陽消失了地球將會怎樣?」這個有價值的問題,單憑課文內容是難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於是我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課後自己去查閱資料,進一步豐富教材內容,解決疑難。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滿懷探求之心埋頭讀文,紛紛開始了主動而積極的閱讀實踐活動,第二節課,他們競相上講臺,把從《少兒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麼》等書中查閱到有關資料,給同學們做了生動、有趣的自我介紹,這樣,主動地獲得了遠比教師講授要來得深刻的知識,而這一知識正是來自於課堂上濃彩重墨的自主學習活動。這位老師採取「質疑」的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學起於思,思源於疑」。

質疑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敢於發現。越是敢於質疑的學生,其主體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提問題是素質教育的一個主要方面,善不善於提出和思考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檢驗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才能的重要尺度,作為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問」,教學生怎樣問,在「怎樣思考分析問題」上下功夫。應該鼓勵學生不要囿於現在答案,而要多方位獨立思考,大膽提問,大膽質疑。哪怕學生的問題稀奇古怪,不著邊際,也不要一味地指責和批評。應循循善誘,逐步教會他們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逐漸培養和提高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教育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慢慢成長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按照我們自己所想的,按照我們的思考方式,書寫出我們所期盼的答案,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去找到答案
  • 英語學習與獨立思考
    每次碰到這樣的問題我都哭笑不得,想起了之前一位朋友所說的:「英語學不好,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方法或者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為什麼?因為只要是付出過一點時間學習和思考的人,是絕不會問出像「學英語應該用哪種方法」這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的。
  • 學會獨立思考🤔
    一直認為對於從小教育條件差的孩子來說,未來能不能改變就靠自主意識覺醒的早晚了,說白了還是獨立思考。一聽到獨立思考這種話,都覺得這有什麼,我早就會了。並不是說不聽別人的話就叫獨立思考,而是你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行為已經不知不覺完全復刻了父母的,其實並沒有跳脫出來。
  • 「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膠著戰
    一、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關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源於思,思又引出學。真正有效的合作學習是獨立和合作兩種學習方式的有機融合,教師不能濫用合作而忽視獨立,也不能片面強調獨立而否定合作,而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協調合作與獨立的關係,使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創和諧的生態課堂。
  • 《死亡詩社》:學會獨立思考
    要我說這份夢想是用生命都無法去衡量的,這是每個人心中最寶貴,最嚮往,和最值得拼搏的存在。《死亡詩社》這部影片裡,這些年輕的生命教會了我們如何去獨立思考獨立生活,又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中拼搏和掙扎。看到「死亡」這個詞,你也許會感到恐懼、害怕、和牴觸,可在《死亡詩社》裡卻是另一番風景,是對青春的吶喊、對夢想的執著、和對靈魂的解脫。充滿激情卻又沉重的令人深思。
  • 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終身學習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教學過程的主體。方法一: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  孩子年齡小,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想直接得到答案。這時父母一定不要助長孩子的這種習慣,不要當時就給孩子一個直接的或確定的答案。
  • 清華校長開學演講引梁啓超名言 盼學生獨立思考
    做清華人,首先要養成獨立的人格。獨立人格,是做人的核心品性,它來自於獨立的思考、大膽的質疑和批判性思維。同學們,你們都是以高分考進來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們所熟知的知識和認知都是對的。從現在起,你們要學會質疑,要善於質疑,要勇於挑戰。敢於質疑和挑戰,就邁出了「不唯書、不唯上、不從眾」的第一步。
  • BingoTalk告訴大家英語學習與獨立思考
    這樣的問題,而不是問「怎樣提高聽力?」提問的深度與已經付出的學習實踐是成正比的,越是初級的學習者問出的問題可能會越抽象,越讓人無法回答。我之前不理解的一點是,為什麼明明通過搜尋引擎在幾秒內就可以得到答案的事情,還是有那麼多人要跑來提問。後來我想了想覺得其實這也是英語學習態度不好的一種體現。付出過思考的人肯定不會一上來就問你要答案,而是會先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去尋找解決方法。以目前網際網路上的資源豐富程度而言,你要的任何英語學習資料幾乎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找資源真的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 如何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如何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過去,許多人由於公眾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知識面狹窄,沒有開闊視野,思維不好,容易形成狹隘的認知風格和觀念。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應該更容易接觸到全社會信息,他們的思維應該更廣泛。現實並不是那麼順利,獲取信息的多樣化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環節就是獨立思考。
  • 「獨立思考」是成才的最有效途徑
    這樣,就不用他像盲人騎瞎馬,一味不知方法的亂練下去。其次,在提問過程中,也要堅持獨立思考,自己提問只是要求別人稍加啟發,或點撥一下。它們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如果我們把別人的點拔當作外因,那麼獨立思考就是內因了。外因是要通過內因才能起真正的效用。沒有獨立思考,知識就難以融化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 《銀河補習班》學會獨立思考,做自己的英雄!
    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超越自己的成功之喜!電影《銀河補習班》帶你體驗成長的苦與樂!新舊兩種教育的碰撞,有時候公認的未必就是正確的,要培養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親馬浩文(鄧超主演),從小教育孩子馬飛,要有獨立思考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在父親的陪伴教育下,一個班裡成績倒數的孩子,最後長為一位宇航英雄的故事。其中父親的教育獨立思考,和學校主任的守舊式的教育形成鮮明對比。其中有幾點非常值得我們思考。
  • 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優秀父母一定要做好3點,很關鍵
    孩子是否具有獨立思考意識和能力,關乎孩子未來取得成就的大小。中國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現成的知識和技能,不如讓孩子學會自己獲取這些的能力。讓孩子學會思考,父母可以這樣做:1、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孩子也都有自主地和別人交流的願望,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學會大膽地發出自己的聲音。
  • 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法,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家長從此不煩惱
    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法是蘇格拉底在教育他學生的時候所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像產婆一樣,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通過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將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法用在知道孩子學習上的好處1.
  • 獨立思考,用知識創造價值才是《學習之道》
    上學時,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會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的區分。同樣學習為什麼結果不同?以前,我一直認為,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每個人的天賦和努力程度有關。後來我讀了一本書,發現學習是需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這本書就是,美國奧克蘭大學的工程學教授芭芭拉·奧克利所著的《學習之道》。
  • 你要對這個世界有點意見,請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叫做:為什麼我們要獨立思考?排名第一的回答是鳳凰前主筆王路寫的,他說:因為別人告訴我要獨立思考。我們一邊喊著獨立思考的口號,一邊遺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孫圈圈在《請停止無效努力》一書中寫道:在這個連吐槽都有人替我們代勞、而我們只需要轉發的時代,大部人既做不到獨立,同時也不會思考。獨立思考很難,但獨立思考的能力決定著一個人的競爭力,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裡脫穎而出,學會質疑,才是面對這個世界的正確方式。
  • 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中報附中高二年級全體語文教師都會積極主動的聚在一起,一起聽課,一起評課,共同探討聽課心得,合作學習新知識,共同進步。每一次的合作學習,我都有新收穫,取得新進步。在合作學習的會場上,我們大家都認真解讀講課心得,哪些是我們必須克服的,哪些是我們必須發揚的。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熱鬧非凡,精彩紛呈,唯獨此刻,我才能真正感受到語文科研的意義和價值。這一次我們合作學習的內容是「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主要探討審題立意的方法。
  • 昆明英語輔導,美語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是學會獨立思考
    昆明英語輔導,美語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是學會獨立思考佩文的老師給我們的一些學習方法下面分享下給大家。在各種各樣的方法面前,無論一個人是否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實際上都是有「先入為主」的。有多少學生思考過這些問題,你覺得大家都在說的合理的方法有問題嗎?你適合用這些方法嗎?為什麼自己學母語就能學的很好,自己是在不自覺中用了什麼訣竅嗎?
  • 數學課堂中如何處理小組合作與獨立思考
    而且這裡的合作學習仍然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上,如果課堂教學進行到這種程度,學生對這些淺顯的問題還需要討論才能得出結論,那麼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恐怕就太低了。因此在合作學習之前,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使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數學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有當學生帶著自己的觀點或觀點雛形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才會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才能真正起到合作的目的。
  •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毛病,一定要提醒孩子改正,否則孩子可能會發展成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只有善於獨立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卓越非凡的成就。 德國數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在歷史上影響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有"數學王子"之稱。
  • 帶著這8個問題去進行復盤分析,更容易在西洋棋中取得進步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想在西洋棋中取得進步,就必須學會對自己下過的棋進行持續而深入的復盤分析。一旦你了解了比賽局面和戰術最為典型的細微差別,那麼找到你實戰中錯過的東西將變得十分有價值。你有必要試著去找到對局中的錯誤並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優點與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