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才特訓,校企合作 從學堂到崗位無縫對接

2021-02-23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專才特訓,校企合作 從學堂到崗位無縫對接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外景。

■2017年與武漢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約開辦軟體開發與應用(Java)專才特訓班合作專業辦學,籤約儀式照片。

探校·現代信息學院

【專才巡禮系列】

2019年2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東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通知(粵府辦{2019}4號),其中「強服務」這一塊專門提出要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行動計劃,支持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積極探索推進「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實際上,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道路上,成立於2005年的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早已走在了前面。

記者日前專訪了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兼信息工程院院長王宇川,就學院開展的校企合作、專才特訓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新快報記者 陳斌

A

要「專才」不要「通才」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從2017年開始試點「專才特訓」班招生計劃,所謂「專才特訓」,是以直接提升在校學生技術技能掌握程度為導向而定製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簡單說,就是以結果為導向,以求職入職的實際工作崗位的技術技能需求為目標,設置對接對應的相關課程,摒棄一般高校培養「通才」學生的教學模式,真正將求學與求職緊密聯繫,將相關的崗位職責再進行精準拆分,著力培養學生在某一具體崗位上的實際用工技能。以「培訓模式辦學歷教育」,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也完成了就職上崗前的崗前培訓,甚至已經成為專業領域當中的「高手」——這就是「專才特訓」的核心宗旨,強調技術技能的專業性和專一性,通過各種實踐、實訓,結合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已能精確掌握用人企業的招牌標準,甚至超標掌握。

王宇川院長告訴記者,2017年9月,從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二級院校信息工程學院開始,試點了「專才特訓班」,當年招收的專業為Java軟體與移動互聯應用開發,招收學生40名。2018年將「專才特訓班」的專業擴充為兩個,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了大數據應用專業。2019年正在進行的「專才特訓班」招生計劃,更是大手筆批量鋪開,達到了9個,組建成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應用開發的特色專業群。

B

強強聯合 優勢互補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教學質量工程創新強校」,學院擁有國家級實訓基地1個、省級實訓基地2個、省級重點專業2個以及專業、基地、教學團隊、精品課程等6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這在廣東省同類院校中實屬少見。

雄厚的基礎也是二級院校信息工程學院專業(群)建設與發展的良好基礎,其中由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實訓基地省內只有四所民辦院校擁有,省級重點專業同類院校中僅有20%的比例擁有,甚至在公辦院校,同時擁有2個省級重點專業的例子也不多見。信息安全省級實訓基地也僅30%的同類院校能夠擁有。而且,學院目前正在申報在建的還有省級安全優秀教學團隊及省級精品課程、省級校外實踐基地和省級專業實訓基地等。

良好的基礎引來了優質企業,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也順理成章,合作的另一表現形式,是由學院與合作企業,採取「雙團隊」模式進行管理,從上到下完善和健全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共同對教學方向、教學質量及日常班級管理等負責。

與IT領域業內尖端企業深度合作、資源共享,也是一大亮點,信息工程學院作為「廣東省教育信息化與安全專委會」的副主任委員及秘書長單位,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藍盾、海康等近300家全國知名高校、企業及專家個人等共同為學院的專業(群)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寶貴與豐富智庫資源。

辦學基礎條件優秀,信息類專業領先,依託上市公司或省內有一定知名度且具備豐富校企合作經驗的尖端企業強強聯合、深度融合,雙方共同制定「專才特訓班」的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方向;共同組建教學團隊,專兼併蓄;共同建設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踐基地,通用設備由學院籌備提供,專業設備由合作企業提供;共同安排專才班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在四個「共同」的支撐下,「校企合作」企業全程參與專才生的培養全過程,企業與學院之間是平等合作的「雙主體」形態,企業的用人需求被進一步細分化,學習內容直接對接到相應的崗位需求,量化標準、強化學習,從而縮短了學生從課堂到崗位之間的距離,節省了學習和培訓的時間。

C

理論實踐 無縫對接

在信息工程學院的「專才特訓班」專業的課程設置上,以基礎理論和先進技術為先,然後從第三學期開始,學生是帶著真實生產性項目在真實生產環境中進行專項學習的,也就是說,企業的實際生產需求直接對接到課堂,學生不單只接觸到理論,更通過勤於實踐,在學習與實踐之間實現「0接軌」,在學堂與崗位之間形成無縫對接。

為達成這樣的目的,適當增加專業課的課時是必要手段,便於對「專才特訓班」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同時在學習條件上學院也充分給予保障,做到人手一機,方便專才班的學生隨時隨地自主上機練習實操熟練流程。

王宇川院長告訴記者,經過兩年多的摸索及實踐,信息工程學院專才特訓班的招生人數從2017年試點開班時的40人左右飆升至2018年的近400人,翻升10倍。除了人數上的增長,在引領學習風尚方面,專才班學員也帶了個好頭,一改一般普通大專院校學生「要我學」的狀態為「我要學」的正向能量,「學院專才班學生晚自習的到課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每天的晚自習已經成為了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日常專才班的到課率也基本上維持在幾乎全勤的狀態,而且學生們非常自覺地維護課堂紀律,王宇川院長表示,「專才特訓班」的教室進門處有一枚專門讓學生放置手機的袋子,專才班的同學們都是主動將手機放進袋子裡,讓自己在課堂上能專心聽講或專注實操,這也就不奇怪為何2017級專才班的學生初次參加「廣東省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就能收穫二等獎的好成績了。

每個學期,學院還會組織兩次戶外集體活動,通過戶外拓展訓練,提升和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

正是這些先進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識,讓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走在了前面,深度貫徹了國家培養專業合格職業人才的教學要求,強化了「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真正著眼於解決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問題。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信息來源:新快報)

相關焦點

  • 校企合作、精準對接……貴州多措並舉促畢業生順利就業
    眼下正是畢業求職季,貴州各地通過校企合作、精準對接等方式,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為了保障企業技術技能人才的穩定儲備,2013年起,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先後與貴州、四川、重慶、武漢等地10所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成立「貴陽軌道訂單班」,定製化培養學生。
  • 東莞市校企合作洽談會進入「2.0時代」
    12月20日,跨時半年的2020東莞市(第十一屆)校企合作洽談會在「雲上」落下帷幕,市人社局在直播活動中向全社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全國408家院校與1345家莞企實現無縫對接,3.28萬人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020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9.3%……
  • 省就業服務局舉辦晉深兩地校企合作對接交流洽談會
    為貫徹《山西省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務協作協議書》,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動兩地勞務協作的重要工作。9月17日上午,在山西省就業服務局舉行2020年山西 深圳校企合作對接交流洽談會,省就業服務局局長薛春生、深圳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普巍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就業服務局局長薛春生表示,兩地校企合作,較好地解決了企業職業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和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問題,實現了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宗旨,院校、企業、學生三方都能受益,是一舉多得,多方共贏的好事、實事。
  • 江西工程學院與新餘廣播影視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基地」
    近日,江西工程學院「校企合作基地」掛牌成立儀式在新餘廣播電視臺舉行。 江西工程學院數字貿易學院院長劉德華介紹了學院的專業設置及校企無縫對接、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戰略,希望能與企業進一步深入合作,實現校企共贏,並就公司給予的支持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意義
    校企合作就是將高等院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資源進行交互,將企業的運營機制和崗位需求與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和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通過協調、互動和分享等長期合作模式達到高校人才培養成果與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無縫對接的目的。
  • 寧鐵南寧車務段與中南大學達成校企戰略合作
    校企雙方合影。黃琪 攝校企合作授牌現場。黃琪 攝授牌活動現場。黃琪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8日訊(通訊員 黃琪)為了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畢業生資源與企業人才需求的有效對接,實現校企協同育人,12月8日,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南寧車務段與中南大學「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授牌活動在南寧車務段舉行。南寧車務段段長魏宏濤、中南大學本科生院教學運行與信息化建設辦公室主任李國振等學院和企業相關人員參加了授牌活動。
  • 校企對接產教融合 常德技師學院同時舉行五家企業「冠名班」開班授牌儀式
    紅網時刻常德9月10日訊(記者 朱志姣 通訊員 周元珍)校企無縫對接,產教深度融合,9月9日,常德技師學院同時舉行五家企業「冠名班」開班授牌儀式,「中聯重科班」、「聯嘉機械班」、「浩天翼班」、「粵港模科班」、「西湖酒店班」等5個「冠名班」集體冠名開班
  • 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校企合作織牢學生就業網
    近年來,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通過訂單式、「引企入校」等方式,提升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適配度,促進學生順利就業。一年多下來,在企業實訓老師的指導下,如今的萬怡璐不僅技藝嫻熟,還早早的就被企業預定了就業崗位。學校還在美容專業開設了冠名班,每班配備一位企業實踐指導老師,開展學徒制跟班學習。在學校美容專業實訓中心,企業文化處處可見,美容產品和美容設備均由企業提供和配備,確保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無縫對接。
  • 校企對接!近5000崗位虛位以待,你找到心儀的工作了嗎?
    ZAKER 哈爾濱記者 於勇瀾11 月 24 日上午,以 " 多措並舉服務企業,齊心聚力振興龍江 " 為主題的 2020 哈爾濱市重點企業招聘會暨校企對接會在人力資源中心一樓舉行。本場招聘會由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哈爾濱市就業服務中心和哈爾濱市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承辦,邀請到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120 家本市重點企業與哈爾濱技師學院等 8 家技工院校現場洽談對接,提供 4885 個就業崗位。為方便與會院校進行宣傳展示,主辦方還在招聘會現場設置了校企對接服務區。
  • 校企合作「一頭熱」現象如何突破
    對此,技工院校可以說已達成一個共識,那便是要「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中常存在「一頭熱」或「兩層皮」的問題,有的院校深困於此,有的則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市場化辦學:主動對接市場需求  「風向變了。」廣東省中山市技師學院學生處主任溫小寧感覺到。
  • 「雲對接雲籤約」跨區域校企合作開啟「雲模式」
    南陽網訊(全媒體記者 周星宇)科技成果路演推介、線上對接洽談、校企網上現場籤約......7月30日,南陽•西安校地合作暨科技成果發布會上,上演了一場由市政府和南陽科技大市場搭臺,西安高校科技成果與我市企業的「相親大會」。
  • 一文讀懂校企合作
    本期帶大家了解的是: 校企合作辦學01校企合作辦學的特點校企合作專業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34;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與企業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全新理念,為教育行業發展帶來了一片春天。首先,校企合作適應社會與市場需要。校企合作,學校通過企業反饋與需要,有針對性培養人才,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更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其次,校企合作是一種&34;模式。
  • 首位臺灣專才廈門就職事業單位管理崗位
    「這是福建省首位上任的在事業單位擔任管理崗位的臺灣專才,是大陸事業單位引進臺灣人才的又一大突破。」中共廈門市海滄區委副書記李文東說。    作為閩臺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又一大政策,2010年7月,福建省人力資源開發辦公室發布公告稱,福建15個單位公開選聘臺灣專才擔任管理職務。
  • 校企深度合作,廣東培育一流技工
    目前,技工院校73%的專業開展了校企合作,華為、西門子、京東等85家世界500強企業及國內700多家大型企業與我省技工院校深入對接,10所技工院校與500家企業、行業協會建立校企聯盟,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學生培養質量明顯提升,就業競爭力穩步提高。
  •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與京東雲達成校企校企合作,專業共建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京東雲最新資訊 > 正文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與京東雲達成校企校企合作,專業共建
  • 校企合作為夢想插上翅膀
    本報訊(記者黃曉慧見習記者王洋)近日,勃利縣職業學校與青島風向標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揭牌儀式舉行,青島風向標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和勃利縣職業學校校長共同為「校企合作基地」揭牌。勃利縣職業學校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與青島風向標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為社會培養一批能操作、會修理、懂應用的專業人才,為無人機行業發展做足人才儲備,助推無人機產業有序發展。同時,校企合作模式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的無縫對接,為校企雙方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管理工程系開展「校企合作共建課程」活動
    9月9日下午,管理工程系與齊齊哈爾創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課程」啟動儀式舉行。系主任陳景鑫、系教學工作副主任李文禹、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專業負責人與齊齊哈爾創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周總一行3人參加儀式。
  • 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到訪合摩旗下小善科技 共話校企合作方向
    此次到訪,除了解該校學生在小善科技的實習情況外,浙江特殊職業教育學院副院長一行主要就殘疾人教育與職業培訓主題,與小善科技深入地探討未來雙方深度校企合作的可能。黃宏偉副院長一行來到基地,首先與學生開展了宣導溝通會議,並從學生的工作崗位、內容、適應性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了解,並視察了員工宿舍。
  • 道縣:校企合作按下職業技能培訓「快進鍵」
    紅網時刻4月13日訊(通訊員 周賢華 胡昌愛)「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實行校企合作是培養高技能人才、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通過合作既為企業帶來利益,又讓學員獲得實踐能力的鍛鍊。」近日,永州工貿學校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 深職院課程體系與華為工程師認證體系互嵌融通,人才鏈無縫對接產業...
    該校信息通信類專業課程體系和華為工程師認證體系共生共長,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企業培訓認證體系,學生在知行合一中習得真功夫,在學校所學知識、技能與企業崗位需求無縫對接。  校企攜手共破產教融合難點  「2006年,我們就要求每名學生都要考一個跟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但好多應屆畢業生反映,他們應聘時很多企業對他們的職業資格證看都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