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慧極必傷,一言道不盡納蘭心思;情深不壽,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詞婉麗悽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悽惋而後喜悅。
納蘭性德(1655-1685),清初詞人,原名納蘭成德,字容若,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自幼修文習武,經史百家無所不窺,書畫騎射無所不精。雖生於名門望族,卻淡泊摯誠、率性求真,其筆下詞作清麗傷感、風雅雋永,被譽為「清代第一詞人」。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柬友[1]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2]。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3]。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4]。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5]。
背景
這是模仿古樂府的一闋決絕詞,是納蘭寫給一位友人的。通常認為這位友人是納蘭的知己——清代文學家顧貞觀。
詞譯
與心上人,如果始終如初見時那般美好,誠如團扇在初夏時剛剛拿在手中的那一刻,該多好。
然而,一切美好都是願想,世事難全心意,就像故人先變了一般,明明是自己輕易地先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之間本就很容易變心。
或許薄情的人總這般,曾經的軟語呢喃、海盟山誓,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在時光裡一忽兒就稍縱即逝。
曾經的你和我,也像唐明皇和楊貴妃那般立下過生生世世不分開的誓言,只為往日難追尋,無論世事如何,能有一段情便心生不怨。
只是,只是,我的心中仍有一些失落,畢竟薄倖的唐明皇當日在長生殿還有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深情誓願給楊貴妃呢!
而你,卻沒有。
箋注
[1] 柬:給……信札。
[2]「何事」句:引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之妃,因被趙飛燕讒害,而居於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閒置為喻來抒發被棄之怨情。後南朝梁劉孝綽在《班婕妤怨》詩中點明「妾身似秋扇」,後世遂以秋扇喻女子被棄。
[3] 故人:指情人。卻道故人心易變:出自娛園本,一作「卻道故人心易變」。
[4]「驪山」二句:引用的是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太真外傳》中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中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對此盟誓進行了如是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將楊玉環賜死。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此後,明皇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此處,借用此典表明的是,即使是最後作了決絕之別,心中也不會生怨。
[5]「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詩中「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即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
憶王孫
刺桐花底是兒家
刺桐花底是兒家,已拆鞦韆未採茶。
睡起重尋好夢賒[1]。憶交加[2],倚著閒窗數落花。
納蘭看到佳人故鄉風物刺桐花時,懷人之心油然而生,便擬小女子口吻寫上一則懷春之詞。
刺桐花開,花瓣兒飄飛,悄然飄進情竇初開的少女心裡。
恰是晚春時節,鞦韆已拆,春茶欲採,少女在刺桐花下的庭院裡靜待落花。
幽幽夢醒來,少女卻難尋夢境中的甜蜜,與心上人相守相依偎的美好也再無法重現。
於是,她只好倚靠在窗前閒看落花,數它們凋零朵朵,來追憶曾經與心上人相擁賞花的點滴時光。
[1] 賒:渺茫、稀少意。
[2] 交加:形容男女相偎,親密無間。
浣溪沙
睡起惺忪強自支
睡起惺忪[1]強自支。綠傾蟬鬢[2]下簾時。夜來愁損小腰肢。
遠信不歸[3]空佇望,幽期細數卻參差[4]。更兼何事耐尋思。
這首詞寫於康熙年間,是納蘭以妻子盧氏為原型而創作的,回憶和妻子相依相伴的美好時光,想像妻子當時思念自己時承受的苦楚,動情之下而寫。
小憩醒來,女子睡眼惺忪一切似在夢中,勉強打起精神來也無暇顧及那鬆散了的如雲髮髻。
愛人不在身邊,她便沒有了梳妝打扮的心思。無數個孤寂難眠哀愁的夜,早已將她折磨得十分消瘦。
愛人遠去他鄉,經久未有任何音訊,空留她一人日日守空閨,望穿秋水,望斷海角,始終都不見他歸來。曾經相約的歸期,到如今已無法算分明。
思念太煎熬,讓她焦慮得心無著落、人也恍惚。
如此的她,再無任何心思來言及其他事情。
[1] 惺忪:剛醒時,眼睛模糊不清。
[2] 綠傾蟬鬢:形容低垂著頭時,烏黑髮亮的頭髮覆蓋下來的樣子。綠,指婦女似碧雲般濃密的頭髮。蟬鬢,指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因輕薄似蟬翼,故稱蟬鬢。
[3] 遠信不歸:指對方沒有來信。
[4] 幽期:指男女間的私會。參差:隱約、仿佛,意不甚分明。
記綰長條欲別難
記綰長條欲別難[1]。盈盈自此隔銀灣[2]。便無風雪也摧殘。
青雀幾時裁錦字[3],玉蟲連夜剪春幡[4]。不禁辛苦況[5]相關。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康熙結束了南巡,納蘭性德不得不跟隨其回京,一年之後因思念沈宛而寫下這首詞。
還記得分離的那日,我們折下長長的柳條相送嗎?柳葉飄飄裡,是我們對彼此的情意深深。愛而不得,只怨緣分淺,再多的依依不捨都無法改變天各一方,真的太傷人。
這以後,我們終難再相見,如此刻骨的痛,比這風霜雨雪更催人老去。
而如今,你我遠隔芳草天涯,更不知何時才能相聚,盈盈一水間,你我再無法言說任何甜言蜜語。什麼風花雪月,什麼西窗剪燭,都成追憶。
馬上就要立春,這美好的綠意盎然的季節裡,有太多的女子為和有情人相聚,連夜挑燈裁製春幡,你是不是其中一位?我始終盼著能有你的來信,卻一直沒能盼到,或許是你沒空給我寫信吧。那麼,我如此心繫於你,你即便不寫信,也會如我一般相思如災,變得憔悴吧!
[1] 綰:纏繞打結。長條:所指柳條,古時有折柳贈別的習俗。
[2] 盈盈:形容水清澈的樣子。銀灣:指銀河。
[3] 青雀:青鳥,傳說是西王母的信使,後成為信使的代稱。錦字:女子寄給夫君或情人的書信。
[4] 玉蟲:燈花。春幡:在春日做的一種小旗。舊時的一種習俗,在立春這天將其懸掛在枝頭上或戴在頭上以示迎春。
[5] 況:正,適。
上文摘自《納蘭詞:一尺華麗,三寸憂傷》一書 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