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劍王朝》總算趕上了今年的網劇末班車。本來這部劇最大的賣點應該是馮小剛首次「觸網」擔任監製,但現在肯定更多人是衝著「現男友」來的。《慶餘年》《鶴唳華亭》播得正酣,《劍王朝》追得上嗎?
馮小剛曾透露過,參與該劇的初衷就是動作戲非常多,而且都是真槍實棒的打鬥,演員們基本都是親自上場。
你們的「現男友」提前三個月就開始動作訓練了,拍一場打戲要吊20多次威亞,看開場的「丁寧截殺宋神書」橋段就知道,確實所言非虛。
劇中從主角到配角都特別能打,不同宗門的人碰面必有一打,一集打五場不帶重樣的,還有把兩場或三場打戲穿插剪輯在一起的,特帶感。
武打動作也都設計得很炫,一字馬說下就下,能飛起來360°垂直轉體,還能平行於地面360°環繞,威亞吊得一愣一愣的,再加上近景遠景特寫不停切換,看得那叫一個眼花繚亂。
大概是怕我們繞迷糊了,看不清這華麗麗的動作設計,所以每逢打戲必配慢鏡頭!慢鏡頭,漸黑,再慢鏡頭,再漸黑,再慢鏡頭,再漸黑……打戲之外慢鏡頭同樣泛濫,天哪救命!這是得到了新《倚天屠龍記》的真傳嗎?!
還有更神奇的,明明雨一直下,演員們卻能從頭到腳一滴雨不沾,別想狡辯,剛剛的慢鏡頭我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妝也不花,頭髮也不打綹,飛起來衣服依然很飄逸,就連劍上的血都是雨水衝也絲毫不動,從演員到道具都自帶防水功能可還行~
難為後期小哥了,不但要做下雨的濾鏡,調光估計更頭禿,畢竟這場打戲開始的時候可是太陽當空照,打完了以後影子滿地跑。這是出不起灑雨車的錢,找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拍還能省燈光錢啊!
慢鏡頭配廉價特效,起步應該是1.5倍速的,奈何該劇真的太太太複雜了,原速看還得時不時暫停一下。《劍王朝》原著講的是戰國末期的亂世,修行者們為了爭奪最高權力而相互廝殺,既有仙俠江湖的恩怨情仇,也有對照歷史的朝野爭鬥。
劇版改掉了歷史的部分成了架空朝代,對於沒看過原著的人來說完全不友好,入門需謹慎。
男主角丁寧是蘅國人,還有其他國家不是很重要可以先不用記,重要的是劇中大大小小十好幾個組織,巴山劍場、岷山劍宗、靈虛劍門、青藤劍院、兩層樓、錦林唐、雷雨堂、白羊洞……
發現沒有,場宗門院樓唐堂洞,竟然沒有重複的!所以也沒找到記憶規律,好像四個字並包含「劍」的宗門要比三個字的level高。
演員也大多生面孔,除了「現男友」有一撮違和的劉海好認之外,其他人傻傻分不清。人物介紹全靠字幕,但文字太多字體難認,要按暫停才能看清,什麼長孫淺雪、百裡素雪、南宮採菽、獨孤侯、慕容城、夜策冷、梁驚夢、薛忘虛……
拗口生僻字亂堆砌,多讀兩遍怕不是要不認識漢字了。記名字堪比背生僻詞彙,我太難了!
原著體量龐大,改編成劇最考驗編劇的功力了,事實證明,這回的編劇真的太不行。世界觀全靠臺詞交代,但又要兼顧融入劇情,結果就是根本交代不清楚;劇情進展神速,多線並行交叉,一會兒說這,一會兒講那,有人剛出場就領盒飯,有人出來放個大招就走……
額滴歌神啊,誰能來分段排序提煉總結概括一下中心思想啊?
總結得出當下古裝大男主劇的固定套路:男主角出身平凡但天賦異稟,肩負或拯救世界或報仇雪恨的重任,但他的身體一定有缺陷,導致崛起路上比配角們經歷得都多。
該劇男主角丁寧完美契合該套路,他表面看是個普通的市井少年,實則是昔日「天下第一劍首」梁驚夢的唯一傳人,他的終極任務是殺死蘅王為梁驚夢報仇。但他有著陽亢早衰之身,即陽氣過旺的體質,在壯年時期體內就已經開始衰竭了,所以他不適合修行。
偏偏他又是個修行奇才:別人過一關要七個月,他只需半日;別人怎麼也悟不透的事,他隨便抓兩本筆記就是解決之法……原著裡丁寧天賦異稟是因為他是梁驚夢的轉世,帶有前世記憶,所以修行過程能夠事半功倍。
劇裡目前看改成了丁寧是梁驚夢的徒弟,但似乎又有著梁驚夢同款大腦,不知道後面要怎麼把邏輯圓回來。個人感覺,有難度。
《慶餘年》將男主穿越改成男主寫小說的「神操作」贏得滿堂喝彩,劇情也在原本的邏輯下順利展開。相比之下,眼看著本周過後劇集就過半了,《劍王朝》的故事卻越講越亂,要怎麼期待後面的劇情呢?或許最後只能用「他有主角光環」來解釋一切吧。
來源 | 羊城晚報主播 | 羊城晚報記者 姜雪媛文字 |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