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搞事情,韓國綜藝從來不輸。
2008年韓國MBC電視臺「頂風作案」,在偶像不能談戀愛的大輿論環境下推出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
這檔以「藝人假想結婚」為賣點的節目,邀請當紅藝人甚至人氣偶像扮演假想夫妻,表現從戀愛走入婚姻的過程,以及婚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憑藉瘋狂撒糖和間或夾雜的情感閃光,《我們結婚了》在9年間堅持不懈地為觀眾創造著「希望自己結婚後也能這樣幸福生活」的觀感。
萬萬沒想到,《我們結婚了》完結三年後,韓綜緊跟時代、推陳出新,又製作了一檔「離婚真人秀」——
《我們離婚了》
《我們離婚了》的節目設定很簡單:
邀請離婚夫婦入住一所房子,並在這裡度過三天兩夜的同居生活。
但和《我們結婚了》這樣的表演型綜藝不同,這檔新節目更加大膽:節目組請來參與錄製的,都是娛樂圈真實的離婚夫婦。
一邊光明正大拍攝明星的家長裡短、雞毛蒜皮,一邊找來四位嘉賓坐在攝影棚裡全程觀看、評頭論足,《我們離婚了》的模式全方位滿足吃瓜群眾需求。
節目組甚至還給棚內嘉賓準備了爆米花,你說損不損?
受邀出演的兩組離婚夫婦也很有看頭:
第一組是71歲的前夫李營河和62歲的前妻鮮于銀淑。
這對演員夫妻國內觀眾或許陌生,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在韓國可都是國民級明星。
1981年兩人成婚後,也一度成為了全體韓國人心目中的金童玉女、明星夫妻。他們的婚禮甚至被贊為「世紀婚禮」。
2007年,他們的婚姻生活在維繫26年後宣布結束,至今已離婚13年。
因為有子女兒孫,離婚後兩人會在家庭聚會等場合碰頭,但單獨的見面卻一次都沒有過。
於是在分居兩年、離婚13年後,《我們離婚了》這檔節目為李營河和鮮于銀淑創造了第一次獨處機會。
第二組離婚夫婦則是30歲的前夫崔肉肉和28歲的前妻劉紫蘇。
兩人都是網絡紅人,五年前一見鍾情開始戀愛,很快因為懷孕走入婚姻殿堂。
婚後一家三口甜蜜和美的生活也成為他們拍攝視頻和直播的素材,幾十萬網友共同見證了這段短短五年的愛情和婚姻。
女兒四歲時,兩人宣布離婚,網友惋惜的同時,也紛紛對孩子的處境表達了擔憂。
參與《我們離婚了》拍攝時,兩人剛剛離婚7個月。
從拍攝對象的選擇開始,這檔離婚真人秀節目就設置了兩組很有趣的對比:
一對年老的、攜手走過26年歲月、又分道揚鑣長達13年的夫妻;
一對年輕的、從熱戀到離婚只有短短五年、分開也僅有短短大半年的夫妻。
這其中的參照,值得細品。
更重要的是,這兩組離婚夫婦分開的原因,和他們在婚姻生活中遇到的磕磕絆絆,幾乎能夠映射韓國乃至亞洲絕大多數夫妻的日常。
李營河和鮮于銀淑的婚姻,大概是傳統父權社會裡大多數家庭的模板:
丈夫李營河交遊廣闊,愛喝酒愛聚會,對朋友照顧周到,對妻子卻是理所當然的忽視。
兩人婚後幾乎沒有獨處的時間,就連蜜月旅行,李營河也丟新婚妻子在酒店,自己和朋友喝酒玩樂到凌晨。
鮮于銀淑則習慣隱忍沉默,心裡的不滿再多,卻找不到和丈夫溝通的方式。
你不說,我不改,怨愁日積月累,兩人終歸走到分道揚鑣的結局。
鏡頭前的年輕夫婦崔肉肉和劉紫蘇,卻是一副情投意合默契滿分的樣子。
兩人從見面打招呼,到一起刷牙洗漱、聊天吃飯,完全看不出已經離婚的痕跡,用MC金媛熙的話說:「如果觀眾剛剛打開電視,會以為看到的是《我們結婚了》」。
再看下去,原來兩人離婚的根本原因是崔肉肉80歲高齡的父親對兒媳全方位不滿。
從定親儀式上對劉紫蘇及其母親的惡語中傷,到離婚後仍在小孫女面前批判兒媳,作為這段婚姻裡掌握話語權的一方,崔肉肉的父親毫不掩飾自己對兒媳的不滿。
而崔肉肉和劉紫蘇年僅四歲的女兒,會不斷說「我好想媽媽啊」,會在爺爺中傷母親時叫喊「真的太吵啦!」的畫面,也把一段失敗婚姻中最大的受害者——孩子,推到了觀眾面前。
當然,《我們離婚了》並不是一檔試圖撮合離婚夫婦再續前緣的節目,也不僅僅是窺探明星八卦這麼簡單的意圖。
節目中,鮮于銀淑帶著解開心結的意圖前來,面對的仍然是呼朋喚友從未改變的李營河;
崔肉肉試圖挽回前妻的態度鮮明,卻從未想過先調和父親和前妻的矛盾……
一段婚姻的結束從來不是戛然而止,隱患甚至早在盛大的婚禮之前就埋下;一段婚姻走入末路,原因也從來不會是簡單粗暴的是非對錯。
互相磨合妥協,是婚姻長久保持的秘訣,而這秘訣的關鍵詞,應該是「互相」才對。
鮮于銀淑隱忍26年,丈夫李營河甚至沒有察覺妻子的不滿;劉紫蘇一味逃避躲閃,也只會讓丈夫愈加成為公公的武器。
這兩組離婚夫婦對婚姻的態度和他們的反思,想必會讓所有身在其中的人產生共鳴。
對還未開始婚姻生活的人來說,這檔節目也很有意義:面對婚姻這道人生難題,你是否做好了全心投入、毫不退卻的準備?
在探討普世的婚姻問題之外,《我們離婚了》還重點討論了很多社會問題:
即使在離婚普遍的當下,「離婚男」和「離婚女」卻常常遭遇不同的處境待遇。
在娛樂圈這種特殊的行業裡,離婚的男藝人總是會比較快回到螢屏前,但貼上「離婚女」標籤的女藝人,卻常常需要更久的時間。
對普通人而言,「離婚女」的烙印帶來的負面影響當然更多。
節目中,特邀心理專家給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研究結論:
華盛頓醫科大學的研究表明,人一生中心理壓力最大的十件事,第一是配偶去世,第二是離婚。
但神奇的是,「結婚」這件喜事也榜上有名,位列第七。
再加上排名第九的「與伴侶和解」,十件最能給人壓力的事情裡,與婚姻相關的就有四件。
但是否選擇不婚就能減少40%的壓力,從而獲得輕鬆愉悅的生活?
人生這件事,恐怕也不是這樣簡單吧。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