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早教app用戶規模已過億,為何還遭遇變現難?

2020-12-20 騰訊網

當下,行動裝置佔據了人們大量的碎片時間,線上兒童教育產品讓用戶獲取內容更便捷,如兒歌、小遊戲等內容,面對幾千億的早教市場規模,早教APP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如主打啟蒙英語的「嘰裡呱啦」、繪本學習的「伴魚繪本」、睡前聽故事的「凱叔講故事」等,資本加持,品牌商亦趨之若鶩,都為產品孵化提供了有利土壤。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早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總體規模已經達到了4891億元左右,預計2020年早教服務總收入將達到8100億元。截止2018年11月,據極光大數據顯示,幼兒早教app的行業滲透率在過去一年呈現上升趨勢,整體用戶規模接近1.25億,在人均安裝數量上也有所增長。與此同時,早教app用戶的年輕化趨勢非常顯著,26-35歲用戶佔比接近8成,「奶爸」用戶佔比36.16%。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早教市場的快速崛起,其中早教APP在產品類別上就包括故事啟蒙、國學、音樂教學、英語培訓等多種細分類別。

豐富多樣的早教APP

截止2018年11月,據極光大數據顯示,在幼兒早教app中,用戶偏好排名前三的是小伴龍、兒歌多多和凱叔講故事,其次是Starfall學著閱讀、兒歌點點、寶寶巴士奇妙屋兒童早教以及叫叫趣味填色。與此同時,小泥人啟蒙畫畫Pad版、超級數學農場和小熊上幼兒園也成功躋身用戶偏好前十位。

小伴龍專注於0~8歲學前兒童設計的夥伴式早教產品,以故事形式帶領孩子進行兒歌、英語、跳舞、背唐詩等全方位的互動學習。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小伴龍獲得了四次融資,2013年5月,天使輪由奧飛娛樂投資200萬元,2014年獲得A輪融資數百萬元,由東方富海投資,2015年獲得B輪融資數千萬元,由好未來投資,2017年獲得前海夢創的戰略融資。據公開資料顯示,小伴龍在2016年推出付費內容前積累了約5000萬用戶。

2018年小伴龍切入英語在線教育,在線少兒英語早入局者包括51Talk、VIPKID 、新東方在線旗下的酷學多納以及今日頭條旗下gogokid等諸多玩家,2019年官網顯示小伴龍下載量已超過5億。和小伴龍APP類似的應用方式還有寶寶巴士奇妙屋、叫叫趣味填色,都是通過某種教學理論設定各種規則和步驟,一步步引導孩子完成學習。

通過看、聽、學等方式引導孩子內容APP,如兒歌多多是一款適用於0-12歲兒童的早教app軟體,同時它還涉獵了一部分胎教內容,裡面包含百萬兒歌動畫、睡前故事、中英文童話繪本等。還有近日剛剛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的凱叔講故事APP,其針對年齡段分為0-2歲、3歲+、6歲+,目標用戶年齡段普遍偏低。內容包括各種孩子喜愛的音頻故事,其中付費課程還包括「藝術啟蒙」、「小學霸」、「思維啟蒙」等。

除此之外,還有更細分的,例如咿啦看書、伴魚繪本屬於「看」的層面;咔噠故事、凱叔講故事是「音頻故事」,是「聽」層面的內容;而小小優趣則佔領了兒童動畫品類,是「看+聽」層面的內容,在英語啟蒙方面,有錄播、直播類別,如嘰裡呱啦有英語歌曲,小視頻以及自製的教學視頻。

擁有千萬用戶的早教App,為何盈利難?

當下,線上兒童教育產品因便捷獲得用戶青睞,但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的一個分支,面臨與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在其它領域裡一樣的困境,但最大的困難還是:變現。這些兒童早教APP雖擁有千萬用戶,高下載(點播)率,但多數還無法通過純內容的方式在移動端找到可收費的商業模式。

部分中國人消費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家長寧願給孩子買一個1000塊的智能學習機,也很少有人願意花費幾百元買一個應用APP。網際網路產品「免費」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你不免費自然還有別人免費,因此靠下載盈利簡直不切實際。

目前市面上的早教產品五花八門,但低門檻伴生出的產品類型同質化讓家長缺乏對某一特定產品的需求。由於用戶習慣和手機端的原因,早教App往往不能做得太大,這也就限制了其內容的延展和功能的構建。由於內容單薄,家長往往在一段時間後便會尋找新的App產品,進而限制了產品的生命周期。為彌補這一缺陷,目前早教App品牌下往往會有多個產品,有的機構甚至會有成百上千個。

從另一方面來看,早教App產品數量眾多也與兒童成長有關。據了解,早教App是一個細分市場眾多的領域。根據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不同的年齡段都可以被劃分為不同的時期,並生產出針對的App產品。因此,儘管家長對早教App的需求大,但對單個產品的用戶黏性並不強。

此外,早教App還有一個致命的弊端,即不少家長在內心仍然抗拒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早教App通常只是作為一個家長無暇陪伴孩子時的替代品,並且還有使用時間的限制。使用者和付費者關係被割裂,付費者對產品的體驗和了解不足,付費意願自然不高。

在產品變現上,如2013年福州的寶寶巴士可以通過廣告盈利,它有過億的用戶量,它的廣告CPM(一種展示付費廣告)非常低,1000次展示可能才幾毛錢,但一般的產品如果做不到一定的量級也很難靠廣告實現盈利。所以寶寶巴士的商業模式也算是一個特例,對於一般的創業公司幾乎不具備可複製性。

如果將產品定位IP+多方位運營,如小伴龍、凱叔講故事,但相較於芝麻街、巧虎這樣多年培育的品牌,產品的成長周期、品牌的效應是否能夠支撐起商業的變現,讓人心存疑問,畢竟IP的培養、品牌的培養都需要時間,但對於想長久發展下去的企業,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幼教觀察」。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網紅背後MCN公司現狀:6%營收過億 已包攬9成紅人
    (原標題:揭秘網紅背後MCN公司生存狀況:6%營收過億,已包攬9成紅人)
  • 靈魂社交軟體Soul遭遇用戶「出逃」,陌生人社交死結難解
    Soul在誕生之初被視為線上交友的一股清流,憑藉「聲音社交、靈魂匹配」的獨特定位和玩法,俘獲了不少年輕用戶。然而,在群魔亂舞的陌生人社交領域,Soul終究難以擺脫行業「詛咒」——平臺軟色情內容成災、詐騙犯雲集。在監管收緊的政策環境下,這顆「社交新星」似乎在逐漸暗淡,在探尋變現的道路上,更逐漸遭遇用戶「出逃」。
  • 社交電商淘集集宣布破產 曾宣稱過億用戶或是買來的「偽流量」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分析,「流量支撐運營」的模式可能遭遇危機,最終還是要靠利潤說話。其曾宣稱自己用戶過億,可是在如此大規模的用戶支撐之下,卻走到了破產清算的地步,過億用戶或是買來的「偽流量」。如今併購重組最終失敗,公司已沒辦法正常運營。  打著「買得多,賺得多」口號的淘集集,曾是明星企業,被稱為社交電商的樣本之一,淘集集曾宣稱,只用接近一年時間獲得1.36億用戶,堪稱大黑馬。  從異軍突起到破產,淘集集存在哪些問題?專家認為其重合度高,缺核心競爭力。「創業不易,運營更難。」
  • 最受歡迎的早教APP都有這幾大特點
    在線兒童教育市場作為另一個在中小學領域之外含金量極高的教育板塊,被資本及創業者看好,但在線早教也會遭遇最大的困境,產品變現難。當下,早教App產品類別從兒童故事、生活習慣、百科知識到家園共育。在眾多產品類別,什麼樣類型的早教APP最受消費者喜愛?
  • 文具國標為何遭遇「執行難」?
    原標題:文具國標為何遭遇「執行難」?  亦鈞   亦鈞   你家孩子會啃橡皮和鉛筆嗎?日前,江蘇省質監局連續發布了對多種文具用品的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筆芯液、修正液、橡皮、作業本等均有部分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 超5億的直播用戶咋變現,這場電商與服裝供應鏈交流沙龍上覓良言
    淘寶直播服飾行業線負責人賽婭則從淘寶直播的應運而生,分析中國市場的消費變化勢,並用淘寶直播618活動的20天內實現150億規模銷售的數據,說明未來直播趨勢的必然性與重要性。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帶動3位數增長。2019年,淘寶直播將打造10個銷售過億的線下市場和200個銷售額過億的直播間。
  • 用戶規模超5億,卻只能靠這種方式盈利,這個APP真不容易!
    中國是世界上用戶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這麼大的市場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爆發出來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動不動就有一款APP的用戶規模過千萬。當然,過千萬容易,但想要過億,就不那麼容易了。目前國內的手機APP市場,真正用戶規模過億的,可能也就四五十個,而且其中存在好幾個APP同屬於一家公司的情況。比如微信、QQ、騰訊視頻、QQ瀏覽器等好幾款用戶規模過億的APP,都屬於騰訊公司。所以說,用戶規模過億也是不容易的。過億不容易,過5億就更難了。
  • 線上健身巨頭Keep坐擁2億用戶卻難變現,健身App如何出圈?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keep擁有2億用戶,流量已經不是Keep的主要問題,而是如何將2億用戶流量成功變現。 此前據彭博社報導稱,Keep考慮最快今年IPO。不過,Keep的負責人對此予以否認,稱暫時沒有此計劃。
  • 覆蓋10億用戶的騰訊優量匯平臺能力升級,為何要構建買量與變現的...
    文 | April Yang2019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11.35億,增幅卻跌破1%。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中國移動廣告市場規模的逐年上升,2019年已達3770.7億元,預測2020年將突破4000億元,達4110.3億元。另外QuestMobile發布報告稱,今年Q4網際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25%。
  • 流量變現越來越難,這5招就能破解
    近年來,訂閱在智慧型手機的推動下得到了迅猛發展,可以說是符合當前媒體行業發展趨勢的變現方式。 媒體諮詢公司Activate的一項研究表明,訂閱已成為移動經濟的主導商業模式。 YouTube除了付費訂閱,還依靠多種形式進行流量變現,Netflix主要是付費訂閱模式。這兩大流媒體平臺雖然沒有在國內落地,但作為全球流媒體的領軍者和標杆,一舉一動都受到極大關注。
  • 國內眾多的音樂App 哪一款用戶最多、體驗最好?
    那麼,哪一款音樂App的用戶最多?我們先來看看一些諮詢調查機構的統計分析報告。根據貴士移動發布的「2017秋季大報告:TOP50細分行業用戶規模及同比增長率」顯示,2017年9月,移動端在線音樂行業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達到5.60億,超過50%的移動網民都在使用音樂APP,同比增長只有1.7%,移動在線音樂對整體移動網民滲透接近飽和。
  • 社交軟體Soul變現急,用戶吐槽靈魂社交成青年婚戀平臺
    雖然這些功能都很簡單,但為了讓用戶掏錢,今年以來,Soul在裡面安插了許多的小心思。「Soul最近天天在誘惑我充錢。」女性用戶阿藍從今年8月開始有了強烈的感受。每天Soul都會給她推送一些例如「你真有魅力,有人在偷偷關注你」、」這個月有人訪問了你的主頁35次,快來看看他是誰」。
  • 「愛騰」會員數量雙雙過億,長視頻平臺用戶增長難上加難
    隨著中、短視頻的相繼崛起,長視頻多年耕耘的行業市場被瓜分  當前,國內網際網路流量飽和、紅利見頂,用戶規模增速放緩。隨著愛奇藝、騰訊視頻雙雙宣布會員數量破億,長視頻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如何在存量競爭下突圍也成為各個長視頻平臺需要探索的新方向。
  • 變現貓全鏈路精細化運營助力熊貓看書高效變現
    根據上半年度比達諮詢發布的《 2019 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閱讀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 2019 年第一季度國內網文用戶規模已經突破 4 億,而其中獨立閱讀APP以50.4%的份額佔據了移動閱讀全景生態總流量貢獻的第一位。
  • Mintegral洞察:全年進度條已過大半,全球手遊投放與變現出現了哪些...
    (原標題:Mintegral洞察:全年進度條已過大半,全球手遊投放與變現出現了哪些「危」與「機」?)
  • AARRR已過時,「6R」模型才是新一代用戶增長模型
    AARRR以「Acquisition(用戶獲取)」「Activation(激活)」「Retention(留存)」「Revenue(收入)」「Refer(自傳播)」五個單詞,概括了用戶生命周期的5個重要階段,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獲客和維護用戶的原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AARRR模型在眾多App的運營實踐中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 寶寶樹上市前夜月活躍用戶數腰斬 粉絲經濟變現難
    招股書顯示,寶寶樹的新型變現模式,未必會取得成功。 寶寶樹已開發出多種相對新型的變現模式,即電商及付費內容,二者分別於2015年及2016年開始產生收益。  招股書顯示,寶寶樹營收構成分為廣告、電商(直銷和平臺)、知識付費三部分,均為線上社區的變現。
  • 藝術品流通規模萬億,卻「拿金飯碗要飯」,看完犯了「尷尬癌」
    這麼想也沒錯,這幾年藝術品的保值增值功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全球藝術品交易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萬億級別。藝術品藝術品雖然越來越多,表面上的價格和價值也在穩定的增長,但張先生最近卻遭遇到了一件讓他十分糟心的事。
  • Keep再獲資本8000萬美元加持 流量思維變現難
    目前,Keep已共計完成七輪融資,累計融資超2.5億美元,成為網際網路健身領域估值最高的公司。   Keep在2016年獲得投資後不斷擴張,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商業化方面的多種探索,讓其變得日益臃腫,與此同時,在用戶使用層面出現一系列問題,最終在2019年底出現規模較大的裁員瘦身。
  • 除了影視行業,迪士尼樂園也遭遇了超級大IP的變現之困
    (原標題:除了影視行業,迪士尼樂園也遭遇了超級大IP的變現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