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停車難借產權證能辦門卡 外來車不設限

2020-12-20 騰訊大閩網

  小區停車為什麼這麼擠?車停在小區裡為何頻頻「受傷」?本報連日來推出「再探小區停車難」系列報導,讀者紛紛來電反映小區停車難、停車不安全等問題。商報區街記者調查走訪發現,除了近年來私家車增長過快,小區停車位總體數量不足等客觀因素之外,一些小區物業大量發放車輛出入卡和臨時停車票,卻忽視小區停車管理;小區內監控死角多,車輛被人為損傷難以追查肇事者等因素,也是加劇小區停車難的兩大原因。

  一問

  小區停車為何這麼擠?

  借產權證能辦門卡

  「小區停車位本來就不夠,還有很多外來車輛停進來,經常堵!」家住金尚小區金國裡2號樓的陳先生前日致電本報稱,金尚小區裡雖然劃了不少停車位,但數量顯然不夠。他下班後早早趕回去停車,可第二天一早要開車上班時,卻發現車子被一排車堵住了。

  陳先生認為,車位不夠車子太多固然是小區裡堵車的一個原因,可物業隨意發放小區車輛出入卡,不限制取票進入的外來車輛也是重要原因。

  昨日早上,記者在金尚小區兩個出入口觀察發現,8:00—8:30金尚小區南門有79輛車進入,其中刷車輛出入卡的僅18輛,交臨時停車票的61輛;8:40—8:50從北門出去的35輛車中,僅4輛車是刷卡的。外來車輛取票進出小區的比例遠比刷卡的多。

  辦理車輛出入卡要什麼條件?記者以小區租戶的身份詢問金尚物業服務人員,對方告訴記者,只要拿房東的房產證和本人車輛行駛證就可以辦理。如果房東已經有車子辦理了出入卡,還能再辦理嗎?工作人員說可以。

  在金尚小區不遠的中孚花園,保安一邊告訴記者小區車輛已飽和,一邊又為記者支招:「如果有朋友在小區裡,可以借他的產權證,就可以辦理車輛出入卡了。」

  對外來車輛不設限

  「小區業主的車已經停不下了,可小區車輛出入卡只要交錢就能辦,車位甚至還出租給鄰近小區居民,外來車輛更是可以無節制地取票進入。」住在前埔北二裡小區的李小姐表示,小區停車位已經飽和,物業就不該隨意發放停車卡,還應限制外來車輛進入。

  針對李小姐反映的問題,記者暗訪發現,目前前埔北區二裡的車輛出入卡已停辦,原因是小區車輛已飽和,出入卡全部發放完了,無法繼續辦理。不過,車輛取票進入依然沒有限制。

  對此,前埔北二裡小區物業負責人解釋,要實行限量或者不讓外來車輛進入不切實際,「小區有幼兒園,也有店面,每天來接送孩子和送貨的車輛很多,根本沒辦法禁止。之前我們也嘗試過對每一輛進來的車輛登記,結果造成大批車輛堵在門口影響交通。」

  其實,相同的問題在廈門許多小區都存在。金山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也向記者透露,該小區目前擁有近300個停車位,可是每天固定停在小區裡的車輛卻超過600輛,並且每年以10%到20%的速度增長。

  「業主拿著產權證等證件過來,租戶拿著房東的產權證過來,我們沒有權利拒絕辦出入卡。」這位管理人員表示,他們能做的只有挖空心思多設置一些停車位,同時嘗試以加收費用來抑制車輛劇增。「比如,對同一個家庭,第一輛車每月收100元停車費,第二輛收120元,第三輛收180元……但這個辦法效果不明顯,買得起第二輛車的人大多不在乎多交一些停車費。」

  二問

  車子為啥總「受傷」?

  小區監控盲區多

  同時,記者走訪中也發現,小區監控數量不足,監控盲區多,居民車子停在小區裡被劃傷、遭人為損毀後難以追查「兇手」,停車安全受威脅。

  「現在劃車的人太囂張了,我兒子的車停在小區的路邊,第二天早上被人掰斷了後視鏡。那裡一整排十幾輛車的後視鏡都被人弄斷了。希望小區裡能多裝些監控,最好能覆蓋全小區,給破壞者一些威懾。」金雞亭小區一業主向記者反映。

  記者在金雞亭小區發現,小區裡兩臺監控探頭之間的距離很長,尤其是居民反映車輛被劃傷的「高發區」———遊泳池前的道路只有兩三個探頭。居民王阿姨說,多裝幾個監控探頭還是有用的,「我們小區就曾經用監控圖像抓住過劃車的人,多裝幾臺監控讓我們也能安心點。」

  物業稱監控太昂貴

  「我們也想多裝監控,但並不是想裝就能裝的。」金雞亭小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要增加小區監控,除了要向公司提交申請外,還要向派出所和街道方面提申請,「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就沒法增加監控」。

  記者在調查多個小區時發現,監控探頭數量不夠的問題在我市很多小區都存在,一些物業公司不加裝監控,一方面是申請手續原因,另一方面與監控設備昂貴有關。

  「監控設備價格不低,動輒十幾萬元。設備安裝後,每年還要花一筆費用維護。我們小區又不大,支付不起安裝和維護監控的費用。」前埔北區二裡物業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而金山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也坦言,其監控是小區剛建成時配套的,如今大多已嚴重老化,不是影像模糊,就是根本沒有影像。「我們正協調各方,打算投入一大筆錢,更換系統。」管理人員說。

  「如果物業自身沒有能力增加監控設備,能否幫業主向街道、居委會申請加裝呢?」車主張先生表示,只要有人牽頭,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

相關焦點

  • 造甲街南裡等老舊小區停車難:私設地鎖,外來車佔車位
    近日,新京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外來車輛隨意進出」、「雜物佔地搶車位」、「車位沒有規劃」成為居民停車難的主要原因。同時,記者也發現一些小區通過各自的方式,將問題成功解決,緩解了小區停車難的情況。對此,專家表示,只有對小區進行合理規劃才能物盡其用,停下更多的車。
  • 非小區業主也能辦包月停車卡?滬一小區停車難問題嚴重
    馥邦苑小區停車亂象:你已分不清哪裡是車位,哪裡是路/晨報記者 李曉明  「停車難」已經成為滬上小區面臨的普遍問題,而在長寧馥邦苑,停車問題嚴重,因停車矛盾甚至多次撥打110。而停車亂象的原因之一,是大量外來車輛擠佔了原本就不足的小區車位。令人驚詫的是,非業主也能辦理該小區的包月停車卡,這究竟是為何?
  • 小區「停車權限」成了買賣 無車搶車位到底為哪般?
    車位加價轉 租給外來人李先生家住在廣安門外的榮豐2008小區,雖然有個面積不小的地上停車場,但是每到夜晚,小區的車位仍然不夠用,於是樓前樓後、寬闊些的道路旁邊,都會停滿車,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多年。約兩年前,小區更換物業後,地面上的車位改為業主憑證件辦理,每戶業主可以擁有一輛車停入小區的免費權限,外來車輛則禁止入內。由於車位仍然緊張且有著管理成本,從2020年元旦起,免費停放改為每月150元。「150塊錢不算貴,為了限制停車數量方便管理,收錢也可以理解。
  • 開車十分鐘 停車半小時 鄭州小區停車為啥這麼難
    6月19日下午,家住二七區大學北路附近的吳先生把車停在了路邊,他無奈地說,車停在外面不安全,有時會出現車窗被砸遭竊的情況。探因供需失衡,機動車無處停放記者通過幾天連續走訪10多個小區調查發現,近年來,業主購買的私家車不斷增加,有的家庭已擁有2輛甚至3輛車,遠遠超過了小區當初設計的停車位,停車位供需矛盾突出,這是造成停車難的主要原因。
  • 創意「挪車卡」讓停車更文明
    你遇到過「難停車」「車堵車」「挪車煩」等問題嗎?>更易引發鄰裡矛盾,滋生糾紛為緩解小區交通出行壓力,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配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近日,高郵鎮繼續創新工作舉措,組織各社區開始在各居民小區內散發「挪車卡」,給汽車貼上「文明牌」。上午九點多,記者坐車剛駛入清華園小區內,一名佩戴志願者袖章的工作人員就拿著一張「挪車卡」給司機,讓其填寫電話號碼,提醒司機將「挪車卡」放置在汽車擋風玻璃後。
  • 聊城:小區停車難亂停車現象難化解 物業業主兩頭煩
    小區停車難、亂停車現象一直是困擾眾多小區的難題之一,新建的聊城市寶徠花園小區也不例外。該小區推行的「一車一卡一位」刷卡出入小區制度,在實踐過程中經常遭受個別車主抵制,令物業公司非常頭疼。  物業出停車管理制度,有些業主不願配合  據寶徠花園小區物業公司經理張道林介紹,為了更好地規範小區業主的停車行為,物業公司推行「一車一卡一位」制度,業主開車要刷卡出入小區。  據介紹,小區地上停車位有247個,地下停車位有438個。地上停車位在物業公司接手管理之前已由開發商劃定。
  • 新老業主為停車矛盾不斷 小區停車難到底如何破?
    質疑:賣房的不少,回收的固定車位卻不多  位於春申路的春申萬科,因靠近重點小學,吸引了不少人到此置業。伴隨有車一族的不斷壯大,春申萬科也出現了有車難停的大問題。  有業主自發調查,發現小區存在一戶多卡、一卡多車和非業主停車的現象,質疑物業存在管理疏忽。
  • 華泰小區擬實行封閉停車管理
    近年來,由於華泰小區車位配套不足,停車難、亂停車等問題常為居民所詬病。此前,為做好小區停車管理工作,華泰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及小區物業等做了多方努力,並曾邀請住建、交管等部門一起座談,共同研究可行的停車管理辦法。如今,有關小區停車的「草案」總算「千呼萬喚始出來」,並公開向業主徵求意見。  那麼,針對這份「草案」,業主的看法如何?
  • 呂嶺花園辦停車卡查結婚證 物業稱為杜絕外來車輛
    最嚴審核  細分五個類別  證件包羅萬象  昨日,根據讀者反映的情況,記者來到小區,在小區樓道口的鐵門上,看到這份《關於重新審核車輛停車資料的通知》,說明是由於小區停車資源有限,為規範停車,需要重新審核已辦停車卡的車主資料。
  • 泰安一小區業主停車成難題:車位「只賣不租」,想買車位又沒有產權證
    「只賣不租」,就算買了車位也無法辦理產權證。業主停車犯愁:小區車位只賣不租,不買不讓進小區「我們業主的車輛都停在小區外面的沿街上,地下車庫基本都是空的。」泰安市大展鴻府小區的業主李先生說,由於小區的車位只賣不租,實行「人車分流」後給沒買車位的業主帶來極大不便。
  • 開放式老舊小區停車難,考驗多方智慧
    引入物業管理公司、智慧車位、差異化停車收費……面對停車難題,長沙許多小區依據自身的特點,嘗試著不同的破題方式,但也衍生出一系列問題。老舊小區停車是否該收費?收取的費用到底花在哪兒?汽車保有量近些年迅速上升,但與之配套的停車位卻難以跟上,所以盤活和挖掘停車資源便是必然之勢,我們也看到,為了增加停車位、解決停車難問題,各地都想盡辦法騰空間,如開放居民小區、機關單位的車位,以「共享」的方式來解決,等等。
  • 汽車時代城市小區面臨停車難 媒體籲居民停車自治
    一位中年女士對記者說,「不好停車,來的晚就只能停到外面。地兒太窄,我的車即使停下了,也經常被剮蹭。」  針對目前北京市小區停車難的現狀,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停車設施管理處處長史凱表示:「全市汽車保有量是現有停車位的兩倍,停車缺口的出現有其歷史原因。」  「滿足基本停車位,主要依靠小區車位的配建比,」史凱認為,「這塊歷史欠帳比較多。」
  • 廈門湖裡區江頭街道向地下要空間 破解小區停車難問題
    原標題:湖裡區江頭街道向地下要空間 破解小區停車難問題 最近,一則喜訊在湖裡區江頭街道金尚小區傳開,居民們期盼已久的金尚小區地下停車場建設項目已經啟動,這意味著這個民生難題即將得以解決。當然,這個項目的啟動意義非凡,它不僅是全市探索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破局的一次創新,更是湖裡區深化小區治理,提升城區精細化管理的生動實踐。
  • 僧多粥少,水木清華停車難
    近日,水木清華小區業主張先生再次收到一張罰單,內容是不按規定停車罰款150元。「這已經記不清是第幾張罰單了,」張先生既生氣又無奈:「粗略算算,我一年被罰了將近1000元。」為什麼張先生會收到這麼多罰單,他又為什麼不按規定停車呢?在張先生看來,小區無法滿足業主停車需求是主因。
  • 杭州小區停車壓力大 萬家花城停車費包月360元
    城西銀泰周邊小區停車壓力都不小想盡各種辦法緩解停車難 和萬家花城二期一路之隔的橡樹園,小區路面沒有車位,地下車位398個,只賣不租,業主之間私下裡租的價格是每月400元。橡樹園正對著城西銀泰,物業馬經理說,為了不「添堵」,小區車子出入口特別設在遠離銀泰城的小區西門和東門。
  • 解決停車難 滬小區周邊停車資源對外錯時共享-停車設施 停車收費...
    今年本報夏令熱線刊登了關於「錯時停車」的系列報導,引起讀者廣泛關注。本報的調查問卷顯示,儘管小區停車難已成為普遍現象,但探索中的「錯時停車」卻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就是不方便。「政府部門應制定相關意見,推動小區周邊停車場對外錯時開放」,採訪中,不少市民這樣表示。  如今,這一呼聲最高的民意,終於邁向了落實。
  • 委員:解除「地鎖」關鍵是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
    對此,三義裡小區居民是有苦難言。該小區居民趙先生告訴記者,三義裡小區是老舊小區,車位本就不足,加上沒有專門的物業公司看管,「社區裡的居民都是見縫插針裝地鎖」。  由於缺乏合理的停車位規劃,三義裡小區地鎖遍地,小區居民仍然經常為停車犯難。趙先生表示,希望小區裡的地鎖能夠儘快拆除,進行合理規劃解決停車難問題。
  • 核心區停車有了首個「自治樣本」
    為了讓全域停車自治邁出堅持的第一步,街道決定從路側停車入手,打造「全域路側停車管理」。李振波比喻說,路側停車位屬於大家都想佔,佔上都不走,車位流動難的典型,一直困擾著屬地車輛和外來車輛。如何讓路側車位流動起來,實現隨停隨走隨繳費?
  • 海口部分小區停車問題成「老大難」
    本報訊 隨著海口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停車難問題日益突顯。停車位不僅在公共場所一位難求,在小區內停車更是難上加難。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海口不少小區存在停車難問題,居民希望有關部門能採取措施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有媒體報導,部分省份城市推出了小區周邊夜間限時停車政策,海口小區周邊能否劃設更多夜間限時停車位?能否利用小區周邊空閒地段、路段停車,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
  • 小區精細化管理 辦停車證還需要結婚證?
    地下車庫早已售罄,地面車位數量不足,外來車輛屢禁不絕,居民上演「搶車位」大戰……在不少居民小區,由於開發商建設之初對車位數量規劃不足,加之車輛停放管理不到位,停車難已經成為滬上小區面臨的普遍問題。如何破解小區停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