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停車為什麼這麼擠?車停在小區裡為何頻頻「受傷」?本報連日來推出「再探小區停車難」系列報導,讀者紛紛來電反映小區停車難、停車不安全等問題。商報區街記者調查走訪發現,除了近年來私家車增長過快,小區停車位總體數量不足等客觀因素之外,一些小區物業大量發放車輛出入卡和臨時停車票,卻忽視小區停車管理;小區內監控死角多,車輛被人為損傷難以追查肇事者等因素,也是加劇小區停車難的兩大原因。
一問
小區停車為何這麼擠?
借產權證能辦門卡
「小區停車位本來就不夠,還有很多外來車輛停進來,經常堵!」家住金尚小區金國裡2號樓的陳先生前日致電本報稱,金尚小區裡雖然劃了不少停車位,但數量顯然不夠。他下班後早早趕回去停車,可第二天一早要開車上班時,卻發現車子被一排車堵住了。
陳先生認為,車位不夠車子太多固然是小區裡堵車的一個原因,可物業隨意發放小區車輛出入卡,不限制取票進入的外來車輛也是重要原因。
昨日早上,記者在金尚小區兩個出入口觀察發現,8:00—8:30金尚小區南門有79輛車進入,其中刷車輛出入卡的僅18輛,交臨時停車票的61輛;8:40—8:50從北門出去的35輛車中,僅4輛車是刷卡的。外來車輛取票進出小區的比例遠比刷卡的多。
辦理車輛出入卡要什麼條件?記者以小區租戶的身份詢問金尚物業服務人員,對方告訴記者,只要拿房東的房產證和本人車輛行駛證就可以辦理。如果房東已經有車子辦理了出入卡,還能再辦理嗎?工作人員說可以。
在金尚小區不遠的中孚花園,保安一邊告訴記者小區車輛已飽和,一邊又為記者支招:「如果有朋友在小區裡,可以借他的產權證,就可以辦理車輛出入卡了。」
對外來車輛不設限
「小區業主的車已經停不下了,可小區車輛出入卡只要交錢就能辦,車位甚至還出租給鄰近小區居民,外來車輛更是可以無節制地取票進入。」住在前埔北二裡小區的李小姐表示,小區停車位已經飽和,物業就不該隨意發放停車卡,還應限制外來車輛進入。
針對李小姐反映的問題,記者暗訪發現,目前前埔北區二裡的車輛出入卡已停辦,原因是小區車輛已飽和,出入卡全部發放完了,無法繼續辦理。不過,車輛取票進入依然沒有限制。
對此,前埔北二裡小區物業負責人解釋,要實行限量或者不讓外來車輛進入不切實際,「小區有幼兒園,也有店面,每天來接送孩子和送貨的車輛很多,根本沒辦法禁止。之前我們也嘗試過對每一輛進來的車輛登記,結果造成大批車輛堵在門口影響交通。」
其實,相同的問題在廈門許多小區都存在。金山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也向記者透露,該小區目前擁有近300個停車位,可是每天固定停在小區裡的車輛卻超過600輛,並且每年以10%到20%的速度增長。
「業主拿著產權證等證件過來,租戶拿著房東的產權證過來,我們沒有權利拒絕辦出入卡。」這位管理人員表示,他們能做的只有挖空心思多設置一些停車位,同時嘗試以加收費用來抑制車輛劇增。「比如,對同一個家庭,第一輛車每月收100元停車費,第二輛收120元,第三輛收180元……但這個辦法效果不明顯,買得起第二輛車的人大多不在乎多交一些停車費。」
二問
車子為啥總「受傷」?
小區監控盲區多
同時,記者走訪中也發現,小區監控數量不足,監控盲區多,居民車子停在小區裡被劃傷、遭人為損毀後難以追查「兇手」,停車安全受威脅。
「現在劃車的人太囂張了,我兒子的車停在小區的路邊,第二天早上被人掰斷了後視鏡。那裡一整排十幾輛車的後視鏡都被人弄斷了。希望小區裡能多裝些監控,最好能覆蓋全小區,給破壞者一些威懾。」金雞亭小區一業主向記者反映。
記者在金雞亭小區發現,小區裡兩臺監控探頭之間的距離很長,尤其是居民反映車輛被劃傷的「高發區」———遊泳池前的道路只有兩三個探頭。居民王阿姨說,多裝幾個監控探頭還是有用的,「我們小區就曾經用監控圖像抓住過劃車的人,多裝幾臺監控讓我們也能安心點。」
物業稱監控太昂貴
「我們也想多裝監控,但並不是想裝就能裝的。」金雞亭小區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要增加小區監控,除了要向公司提交申請外,還要向派出所和街道方面提申請,「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就沒法增加監控」。
記者在調查多個小區時發現,監控探頭數量不夠的問題在我市很多小區都存在,一些物業公司不加裝監控,一方面是申請手續原因,另一方面與監控設備昂貴有關。
「監控設備價格不低,動輒十幾萬元。設備安裝後,每年還要花一筆費用維護。我們小區又不大,支付不起安裝和維護監控的費用。」前埔北區二裡物業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而金山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也坦言,其監控是小區剛建成時配套的,如今大多已嚴重老化,不是影像模糊,就是根本沒有影像。「我們正協調各方,打算投入一大筆錢,更換系統。」管理人員說。
「如果物業自身沒有能力增加監控設備,能否幫業主向街道、居委會申請加裝呢?」車主張先生表示,只要有人牽頭,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