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嬴政始稱皇帝以來,百代都行秦之政法,封建帝制承襲兩千多年未曾改變,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統一局面,從此每個有野心的政治家,無不對皇帝一職懷有強烈的幻想與過分的熱忱。
王莽篡漢立新,李世民玄武政變,趙匡胤黃袍加身,朱棣叔侄反目,洪秀全天國代政……這些著名歷史事件無不顯示出權力那勾魂攝魄的魅力,成則萬人敬仰,敗則萬馬踐踏,寧願賭上身家性命,也要殊死一博。
1911年,隨著清王朝的垮臺,封建帝制也隨之覆滅,「皇帝」這個稱謂永遠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人對稱帝之事樂此不疲,袁世凱稱帝、張勳復闢等大事記自不必多言,甚至建國以後,還出現了多次稱帝事件。
中原皇清國
1982年10月,四川省巴中縣,中原皇清國成立,正皇帝張清安,副皇帝廖桂堂,年號皇清,成員100餘人,另有預備發展對象200餘人,人員涉及2縣5區9鄉。主要策劃人張清安有些文化,他認為若想坐穩萬歲爺的位子,就必須要有統御天下、規範百姓的朝綱。
於是乎,張清安利用一周的時間編纂完成了《天律森吏》,用毛筆寫成,共有4萬多字,上面蓋有「官印」,內容涵蓋了國令、國法、國政、三乘九品等諸多事宜,如法炮製封建帝制。
張、廖二人籠絡信眾的方式主要是宣揚末世劫運論,荒謬地稱只有跟著他才能免於劫難。皇清國的成員構成很簡單,大部分是農民,少部分是受過刑事處分的地痞無賴,因此很聽二人的話。
綱領定好後,正皇帝張清安開始分封權臣:授出元帥、賢臣、清相、武侯王、西蜀王、巡撫、國翁、通天師等一批官爵,還有幾個女人為一品夫人,總計50人,名號應有盡有,搞得有模有樣。就這樣,受到忽悠的人越來越多,張、廖二人也開始在忽悠過程中藉機騙取財物。
後來,張清安與廖桂堂膨脹到膽大妄為,竟企圖攻佔巴中城,還頒布了「出陣令」,讓人手握豌豆準備必要時撒豆成兵,還要把竹筒變成天炮,總之怎麼荒唐是怎麼來。最後,張清安被人舉報,巴中縣公安局依法將其剿滅,中原皇清國國祚5個月,稱帝鬧劇隨之告終。看完張清安的故事,真是無知到讓人忍不住發笑,但是別笑過勁了,畢竟後來者更可笑。
玉皇大帝
無獨有偶,四川巴中縣還曾出現過另一位「帝王」,不過他不是人間皇帝,而自稱是來自天上的玉皇大帝轉世。此人就是半文盲曹家元,平時遊手好閒的他就喜歡裝神弄鬼,騙吃騙喝,和街頭算卦的有的一拼,不過偶然也能瞎貓碰上死耗子,猜對了些吉兇禍福之事,於是信他的人逐漸多了。
曹家元自稱玉皇大帝,本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原則,他鼓勵信眾都把老婆女兒送到他那裡充當後宮,誰知還真有照辦的!奸計得逞的曹家元更加膽大妄為,對這些人封官加爵,企圖建立自己的小朝廷。
後來,鄉鎮上分來的一位年輕女幹部被曹家元相中了,他便委派欽差大臣攜帶聘禮前去提親,被拒絕後惱羞成怒,又派出「帝軍」幾十人公然強搶民女,將年輕女幹部強行帶回山寨。此事鬧開後,縣城公安局緊急出動解救人質。
曹家元自然是無力抵抗,於是提出了有條件的投降策略:只要把女幹部送給他做后妃,他就棄械投降。面對曹家元領導的這群烏合之眾,辦案人員皆哭笑不得,笑完之後便輕鬆將他們收入了法網。
大有國
這個故事簡直能讓人笑掉大牙。1985年,四川、湖南、貴州三省交界處,村民曾應龍因反對計劃生育政策,而糾集眾人成立大有國,當年即改元太平元年,國號大有,曾應龍旋即稱帝。
為了貫徹立國目標,曾應龍扛著龍旗,率領大軍(一百多人)武裝攻入縣醫院,趕跑了院長,俘虜了醫生和護士,把醫院裡所有的計劃生育用品全部銷毀,史稱「縣城銷套」。
曾應龍順勢將縣醫院當作皇宮,封護士為妃,大搖大擺做起了土皇帝。後來,解放軍聞訊出動反擊,迅速瓦解了曾應龍的大有國。曾應龍還曾負隅頑抗,不過結局是早就定好的,最終他踉蹌入獄。
以上就是建國之後三次比較著名的稱帝事件,每一件都讓人啼笑皆非,乃至能笑掉大牙,同時每一件都使我們看到了無知者無畏。如今早已沒了這類中二的事件,得益於經濟、文化的高速進步發展,不知大家看完幾個故事後,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