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15日電(王坤朔)近日,利用新冠肺炎康復病人恢復期血漿中的抗體進行治療的消息備受關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13日宣布,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目前用於11名危重病人的治療。何種類型患者適合新冠肺炎特免血漿治療?特免血漿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從採集血漿到治療階段需要多久?15日,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肺炎防控媒體通氣會上,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介紹並回答了新冠肺炎特免血漿的相關問題。
「血漿療法」用於危重症患者 呼籲康復者捐贈血漿
13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表示,康復患者體內有大量抗體可對抗病毒,醫院正在開展康復病人恢復期血漿的輸入,目前已顯示出初步效果。他呼籲康復後的患者積極捐獻血漿。
同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投入臨床救治重症患者。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肺炎防控媒體通氣會
新冠特免血漿製品是由康復者捐獻的含高效價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並對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多重病原微生物檢測後製備而成,用於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療。國家衛健委2月8日印發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例「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
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介紹,該治療方案已用於11名危重病人治療,截止2月13日,所有治療的危重病人各項重要檢測指標全面向好。其中一位86歲危重患者應用此治療方案後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改善。
楊曉明強調,血漿治療目前只針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不是用於所有患者。目前血漿來源為康復者捐獻,在保證康復獻血者安全的情況下,一般採集400毫升左右,平均1名康復者的血漿能治療2—3名危重症患者。
「此療法是針對危重患者,目前康復的患者人數遠遠大於危重症患者,能夠動員的康復患者越多,受益的患者就會越多。」楊曉明說。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14日、15日分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啟動兩個康復者血漿採集點。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總經理段凱介紹,呼籲獻血倡議發出後,電話熱線被「打爆」,已經有280多個來電,20多位明確了獻血意願,採集點14日正式運營,當天已有3位康復者獻血。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捐獻倡議
血漿採集後最快7天可臨床使用
「血漿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到底如何呢?哪些康復者適合捐獻呢?
楊曉明介紹,在血漿治療採集安全性方面,首先要嚴格遵循《獻血法》的相關規定,符合血液製品的相關採集標準。捐獻血漿的康復者需符合診療方案中的出院標準。還要評估捐獻者的血漿質量與安全性,檢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肝炎等指標。血漿採集之後,要經過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一系列工藝,保證血漿治療的安全性。從採集血漿到可以投入臨床使用,大概需要7天左右時間。
從目前臨床效果來看,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
在此次會議上,國藥集團還介紹了疫苗的研發進展。國藥中生武漢公司擔負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研發任務,目前正在持續進行病毒培養。國藥中生北京公司與中國CDC合作開發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目前進行毒種庫的建庫工作。國藥中生研究院啟動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已完成基因序列合成,正在進行重組質粒構建和工程菌篩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