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除了保持生命的常態,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快樂的生活,這也是多年以來大多數人經常倡導和追尋的事情。對於快樂生活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觀點,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大多數人都很難找到生活裡真正的快樂。
有的人認為擁有充足的財富才會獲得快樂,有的人認為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會快樂,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視角不同對快樂生活有著不一樣的界定標準,那麼到底擁有哪些才會使人真正獲得快樂呢?
擁有陽光般的心態
生活過得好不好心態很重要,可不要小看心態的的作用,因為心態會左右人的視角。當你用美好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事物,一切不如意都會變得順理成章,隨之而來的就會是迎刃而解。
反過來,當你用消極的心態看待周圍的所有事物,那麼你目光所及的所有東西都會變得醜陋不堪,變得令人厭惡,哪怕你已經擁有的一切在別人眼中都是光芒萬丈的,在你這裡都會變得暗淡無光。
心態就是有這樣強大的作用,這種作用足以使你哪怕身處百花園也如同在糞坑,哪怕身處絕地也會如臨世外桃源。所以說,人活著一定要有一個陽光般的心態,他不但會帶領你找到生命裡真正的快樂,還會把一切美好的東西引領到你面前。
擁有精神上的愉悅
支撐一個人活著的有兩樣東西不能少,一個是物質上的一個是精神上的。物質可以供給人們生活所需,例如食物,衣服,住房等。人生在完成了物質基礎的同時,還要有精神上的需求,這樣的生活才算完整。
有的人會認為精神需求很虛化,即看不見又摸不到,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音樂和繪畫大家都不陌生吧,這些都可以是精神需求的一種,從有人類的那天起這些東西就存在了。
所以精神需求沒有那麼複雜,就是生活裡物質以外可以給人們帶來愉悅的東西,而擁有精神的快樂和愉悅,也是生活快樂的必要條件,更是一個人精神境界的體現。
擁有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
擁有了良好的心態會使人快樂,擁有了精神上的愉悅會使人快樂,保持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同樣也會給生活帶來快樂。不管是幼稚的孩童還是年邁的老者,都應該時時保有奮力向上的精神,那樣的生命才更有意義,才更有說服力。
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一個人生活裡活得很平庸,那是自然環境下的表象,但是如果甘於平庸就是缺乏積極向上的心態。一個人不管在哪個年齡段,都應該保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態。
這樣做如同給生命的血液裡注入活力,會時時鞭策自己不斷的努力前行,去看更多不一樣的風景,也會時時警醒自己填補生命裡的不足,領略更多生命的意義,如同美化生命一樣,美化活著的每一天,也就是老百姓經常說的有個「奔頭兒」。
事實證明你用什麼樣的狀態面對生活面對生命,就會得到同樣的回報,所以要想生活的快樂,就要時時保有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那樣才會收穫更多,擁有更多。
擁有享受孤獨的能力
生命裡一定會遇到很多人,也會失去很多人,有幸與之度過餘生,或一個人孤獨終老,都會是生命裡可能出現的情境。當不得不一個人面對生命裡的時光,就要學會享受生命裡的孤獨,這也是成熟的一種表現。
既然逃不開不如坦然面對,看似有點勉強,但也是一種良好心態的表現,畢竟生命裡不能缺少無奈,孤獨來作伴時我們也要笑臉相迎。生活裡出現的任何狀態,都是一種生命的體驗,體驗越多生活才會越豐富,精神越富足。
學會享受孤獨,享受生命裡所有好的壞的,把他們統統變成快樂,生活也會跟著快樂起來。
擁有了上面說的這些,生活裡的快樂一定會比煩惱多,也一定會豐富多彩。佛教裡有一句話叫「人生苦短」,說的是人生的苦難和生命一樣短暫,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用盡全力讓自己活得更快樂呢?
人生本來就是短短的幾十年,轉眼即逝,一天也就才二十四小時,把握時間把握生命,讓自己活得快樂,活的精彩,同時也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也算是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