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25歲男性工程技術員在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行了胸腔鏡下雙側胸交感神經鏈切斷術微創治療手汗症,成功治癒了他患了4年的雙手掌、頭部及雙足多汗的病。
這名患者,雙手掌、頭部及雙足多汗4年,不敢與別人握手,產生嚴重的社交恐懼。經過完善術前相關檢查明確無手術禁忌且與患者充分溝通手術意願及風險後,由交大二院胸外科姜建濤副主任主刀,馬躍峰、馬震川醫師協助,成功進行了胸腔鏡下雙側交感神經鏈切斷術。手術操作時間約5-10分鐘,幾乎無出血,無需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術後3天順利出院。目前患者已定期隨訪近1年時間,頭部、雙手足出汗症狀控制良好,僅軀幹部輕度代償性出汗,完全不影響目前工作、學習和社交生活。
手汗症是指不受外界溫度影響的手部汗腺過度分泌引起出汗,同時可伴有頭、足、腋窩和腹股溝部出汗為主的一組疾病。發病不分男女,發病率約為1%,一般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20-30歲時症狀趨於明顯。該病雖對身體無大礙,但常因手部大量出汗而影響生活、工作和社交,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具體病因和機制尚不明確,但可以肯定與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既往多種保守療法均不理想。近年來在胸腔鏡下行胸交感神經鏈切斷術,創傷小,療效佳。
交感神經鏈切斷術由Goetz於1944年首創。目前隨著胸腔鏡的普及與發展,手術創傷大大減小。該手術方法目前在西北地區鮮有報導。手術適應症為:①青少年和中年手汗症患者;②中重度以上手汗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和交往者;③病程長且經過物理和藥物治療無效者;④排除中樞神經系統、代謝亢進性疾病所致的繼性手汗症患者;⑤無胸膜粘連病史者。
胸腔鏡下行胸交感神經鏈切斷術,屬於微創手術,創傷小,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花費少,療效肯定。但有術後代償性多汗的併發症,其具體機制尚不明確,從解剖學和臨床探索來看,可以肯定的是切斷水平越高,術後去交感範圍越大,代償性多汗就越嚴重。故切斷T3、T3-4神經節或單純阻斷T3-4節間束不僅不會影響術後的治療效果,而且還可顯著降低術後代償性多汗的發生率。因此,手汗症患者診斷明確時,應儘早行手術治療,既減輕痛苦,消除因該病帶來的生活、工作和社交上的不便,又可降低治療費用。行胸腔鏡交感神經鏈切斷術值得廣泛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