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某一天人們製造出了一種超智能電腦,而剛好又有一個科學狂人研究出了另外一種程序,這種程序能夠精確的模仿人類的思維,並且他意識不到他只是一個程序,他認為他是一個人,而漸漸的這個電腦發展成為一個模擬世界的程序,各種人類和物種都在那裡面成型,並且擁有了獨立思維,然後其中的一種生物,也許是人類,也許是其他物種,製造出了電腦,並且他們也開始研究思維程序和人工智慧,但他們始終是盒子中的生物,他們也許不知道,也許知道,他們只是一種程序。同樣,推理開來,我們人類呢?我們就真的真實存在嗎?我們之外,宇宙之外,又是什麼呢?也許是臺電腦,也許我們整個宇宙只是另一個物種的黃粱一夢,我們也是某個「盒子」中的生物。
這就是著名的盒子理論。簡單點,就是我們有可能是一個電腦裡一個程序或者物種,這個電腦就是一層盒子,而這個盒子也可以說成是我們的這個世界。
佛說,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道家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更是留下了莊周夢蝶和蝸角虛名的典故。中醫也講人的自身就是一個小天地。孟子說,吾善養浩然之氣,那孟子的浩然之氣又儲存在哪裡呢?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儒家經典《大學》更是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放到一起。無獨有偶,西方也流傳著大人國小人國的故事,有愛麗絲仙境等預言。更是有神國,伊甸園,天堂等概念的存在。
世界上到底真的有這樣的世界嗎?有,它就在我們的心中。
這就像那個笑話——
問:這世上有鬼嗎?
答:有。
問:在哪裡?
答:在心裡,心裡有鬼。
假如我們人就是上面所說的那臺超級計算機,我們的神經網絡就是這個計算機的電路系統,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演化一個世界,而我們的意識、精神或者意志,是不是就是這個世界唯一的真身或者至高存在,東方神話中的大道意志,西方神話中創世神,希臘神話中的蓋亞,伊斯蘭神話中的真主呢?
當然,這些是人類文化、文明的積澱,就像榮格所說的集體潛意識,這樣的世界是人類文明整體所形成的世界。
那麼,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擁有一個獨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呢?信仰上帝的人,他有一個屬於他自己的《聖經》中所描繪的世界;信佛的人,他擁有一個他所信仰的佛的世界;一個喜歡甜食的小朋友,他會擁有一個糖果和蛋糕的世界;一個滿腦子都是數學概念的人,他會擁有一個數學的世界,同樣化學、物理、歷史、政治也是這樣;我們是唯物論者,相信科學和科技,那我們可以擁有一個變形金剛的世界,也可以擁有一個終結者的世界等等。
我們知道弗洛伊德「投射」的概念,那人們「投射」的來源是什麼?投射的又是什麼?我們看《夢的解析》我們的夢由來自哪裡?「象徵」又來自哪裡?我們操作沙盤遊戲,沙盤中所展現的又是什麼?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胸有成竹」,就是指雕刻師在雕刻的時候在腦中已經構建出了模型,當我們描述或畫竹子時,內心已經有了竹子的面貌和特徵。
那我們的心中到底有沒有一個世界呢?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盲人摸象,每個人都得出了自己結論,但是每個人都不同,而且都對也不對。
同樣真理、道也是這樣,我們都在拼命的去描述它,想盡一切辦法,但有時候我們就像那些盲人一樣,只摸到了一角就以為我們摸到了全部,並堅信自己是正確的。而這也正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連老子都說了,「吾不知其名,強謂之大」。你怎麼能說自己已經全部認識了所有真理呢?
所以,我們必須拋開那些科學的、不科學的觀念和合理的不合理的道德的、倫理的、理性的、非理性的束縛,來探討一下我們內心的世界!忘掉那些論文、忘掉那些格式,忘掉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唯物的、唯心的設定!歷史上著名的作品都設置了太多的條件和關鍵詞,比如,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約翰納什的《博弈論》,這些都為我們提前設置了「引言」、「參考文獻」「論證」「論據」「關鍵詞」,而《聖經》《佛經》中是沒有這些的?
當我們平時所學到的東西成為一種束縛、一種枷鎖的時,我們何不放開心靈呢?比如,有人說「人可以飛」,但是我們生活的經驗,我們說學的理論告訴我們「這是不對的」,我們自己就先把自己限制住了,也許我們曾經真的能飛呢!如果換成「人可以走」,而我們生活的世界告訴我們「人只會爬」,並且找到了一系列的證據、理論來證明,人真的只會爬,那又會怎麼樣!
所以,為什麼我們內心就不能有一個世界呢?這個世界隨我們的心情變化而變化,隨我們學習的知識變化而變化,隨我們對世界認知的變化而變化。
當我們內心的世界,遭受到外來的傷害時會怎樣?就像《寂靜嶺》中的阿蕾莎,當現實世界拋棄了他,這個世界的人們迫害他,欺侮他,甚至想要殺害他的時候,他的世界開始崩壞。當他遭受「火刑」之後,他的內心遍體鱗傷,他把自己隱藏到了世界的最深處,世界下起了大霧,空中飄散起了灰燼,世界內的建築也變得殘垣斷壁,這是他心情稍微平靜時的世界。當警鐘敲響的時候,世界開始變成了黑暗,各種怪物開始出現,世界開始崩塌,外界好像是紙做的一樣被火燒,一點一點的化為灰燼,這一切其實本身就是他內心怨恨的顯化。黑化的另一個他,就是他心中的撒旦,誘惑著他走向黑暗,走向毀滅和滅亡。
但是,人類的內心還存在著一線光明,那是曙光,是我們心中的一片淨土,這片淨土讓我們的世界陽光、乾淨、充滿大愛與溫情,支撐我們的還有父母的愛和偉大的理性。為何人心會有黑暗和罪惡呢?因為現實世界的投影和外來的一些汙濁理念灌輸給我們太多不好的觀念,讓我們的內心世界變得貪婪、自私和恐懼。
陽光、乾淨、大愛的內心一旦被汙染,就會與我們原始的良知和本能善良相衝突,進而造成我們人生的困惑和精神的焦慮。從本質上看,人是一個帶有著善與惡的兩面體。我們根本的目標就是怎樣遏制惡,或者說怎樣把罪惡轉化為一種利己利他的整體善。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世界,這就像我們小時都會懷揣一個夢想一樣,這個世界是我們對外界的認知,也是外界對我們內心之鏡的影射。而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他內心世界在短短百年時間中的演化和經歷。
信則有,不信則無。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內心自成一體,你或將會給它賦予一個全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