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禮貌在外國人眼中是什麼樣子?老外的心裡話,讓媽媽羞愧

2020-12-15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每到節假日和父母一起走親訪友,無疑成為了讓孩子們最為頭疼的事情。孩子們不僅要面對一堆七大姑八大姨的問候,還要在大人們面前拿出「十八般武藝」來作為助興節目。

一旦孩子表現出不願意和人打招呼或不願意表演才藝時,家長們通常會給孩子貼上「不懂事」「不討人喜歡」的標籤

這種「中國式禮貌」似乎已經成為了家長間約定成俗的事情,但在外國友人的眼裡這種「禮貌」卻很難被理解。

中國式禮貌在外國人眼中是什麼樣子?老外的心裡話,讓媽媽羞愧

閨蜜露露帶著五歲的兒子小餅乾乘坐高鐵準備去上海迪士尼遊玩一番。他們鄰座坐著一位金髮碧眼的小夥子,露露就熱心的和小夥子攀談了起來。

聊天的過程中,露露了解到小夥子名叫傑瑞,是上海某教育機構的外教。露露覺得這是一個挺好的機會,讓孩子和外教可以互動學習一下。

於是露露就要求小餅乾表演一些平時學到的英文歌曲和英文單詞。

但是小餅乾聽了可不願意了,本來滿腦子想的都是迪士尼的卡通人物,不明白媽媽為什麼忽然對他考起了試。

露露馬上面露不悅的說:「你這樣很沒禮貌,叔叔等著你表演呢。媽媽要生氣了!」

小餅乾看著媽媽柳眉倒豎的樣子,「哇」的一聲委屈地哭了起來。

這時身旁的傑瑞嚴肅的對露露說:「太太,我並沒有覺得孩子不禮貌,這種禮貌在我看來並不必要,不應該讓孩子為此感到難過。」

安撫完孩子後,傑瑞與露露關於這個問題聊了許久,傑瑞的心裡話,總算是敲醒了露露,她為剛才強迫孩子的事感到羞愧。

其實許多中國家長強加在孩子身上的「中國式禮貌」都讓外國友人覺得十分詫異和不解,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行為不僅算不上真正的禮貌,並且還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危害。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危害

1:消減孩子的積極情緒

有一項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社會調查顯示,當父母強迫孩子對陌生人進行問候時,有超過53%的孩子對這件事表示非常反感。

並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外向開朗,天生敏感內向的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出膽怯的情緒,甚至都不敢和對方直視。

如果這時家長還是要求孩子對陌生人進行問候,孩子只會感到更加緊張焦慮。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們都是以自己的積極情緒為代價,完成了父母眼中的「中國式禮貌」。

2:孩子成為父母滿足虛榮心的工具

例子中的露露之所以生氣,大部分原因還是孩子沒有響應她的要求,讓她在外國友人面前丟了面子。

「面子」在許多家長的社交規則當中佔有極大的分量,許多家長甚至不惜犧牲孩子的自我意志,強迫孩子完成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只為滿足自己在人前的虛榮心。

這些所謂的「中國式禮貌」也不過是家長們滿足自己虛榮心的一個託詞罷了。

哪些行為能真正地體現孩子的教養?

1)具有規則意識

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細節中,規則意識是孩子教養的典型體現,比如:

在幼兒園中,玩遊樂設施自覺地排隊;在家中玩了玩具,自覺地收拾好;在馬路上不亂跑亂跳,遵守交通規則等等,這些都是規則感的體現。規則感本身就是文明社會的一個標誌,孩子自身規則意識的強弱也是一個家庭的教養體現。

2:具有邊界感

在現代社會中的人際交往中,「邊界感」這個詞總是反覆被人們提及。不觸碰他人的內心邊界,是尊重他人最基本的前提,比如:

跟隨父母去別人家做客時,孩子未經允許不去翻動主人的東西;在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時,不以對方的缺陷作為攻擊,這些都是邊界感的體現。3:具有同理心

古代教育家孟子曾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充分說明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與他人更融洽的相處。

換言之,同理心是最基本的社交禮儀之一,比如: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尊重長輩,愛護晚輩;當身邊有人傷心時,能夠及時安慰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具有同理心的表現。孩子的教養是一個家庭文化的傳承。家長在對孩子的教導中需要摒棄「中國式禮貌」,把教養落實到生活的一粥一飯,一點一滴中。

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為孩子培養良好的教養習慣。

寶媽們,關於中國式禮貌你讀懂了多少?你有犯這種錯誤嗎?分享你的觀點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老外眼中的「中國特色」
    什麼是中國有而外國沒有的?     在外國人眼中,究竟什麼才是「中國特色」?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中國特有的,但至少我在別的地方沒見過。所以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把這個景象拍下來。」埃德倫說。    上廁所用「蹲便器」    蹲式馬桶在許多老外眼中是「中國特色」的代表。
  • 老外眼中各國特色美食,法國是鵝肝,美國是牛排,中國是什麼?
    老外眼中各國特色美食,法國是鵝肝,美國是牛排,中國是什麼?在很多人眼裡,中國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尤其是這幾十年來經濟發展非常迅速,讓很多國外的人感到非常驚訝。外國人逐漸開始對中國增加了關注,喜歡到中國來留學,也有很多人到中國旅遊,品嘗各地的美食,參觀各地的旅遊景點。在外國人眼中對這些國家都是有一定看法的,就從美食方面來說吧,我們來看看在老外眼中都有什麼特色美食。法國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國家,對法國的了解,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法國鵝肝,法國鵝肝大家知道是怎麼得來的嗎?那麼普通的鵝肝,怎麼就吃不完呢,一隻鵝才有多大點肝兒?
  • 4種「中國式禮貌」悄然來襲,許多家長自鳴得意,老外反覺沒必要
    因此,禮貌成為家長教育孩子的必要品德,「德智體美」中的德,就包含禮貌之說。現如今,我們都講究和諧社會,如果每個孩子都懂得禮貌謙讓,社會可能就會更和諧穩定。但是,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並非有益,它可能會慢慢地毀掉你家孩子。
  • 我們稱呼外國人為「老外」,日本人用了兩個字,網友:有意思!
    一直以來我們都會把那些來自歐美地區的外國人叫做「老外」,走在街上看見幾個外國人就會叫朋友:看外國人,這幾個老外也來這玩了!雖然老外叫起來看似有些不太禮貌,但是在這同時也是我們對他們熱情的一種流露。隨著國與國之間聯繫的愈發的密切,在我們出去遊玩的同時也有不少的外國人來我們這裡玩,在我國的大城市中幾乎到處可見外國人的身影,甚至還有一直在這裡定居生活,見到老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可是你知道在我們叫他們老外的時候,他們是怎麼樣稱呼我們的嗎?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更何況國與國之間了!
  • 老乾媽辣條成過去式,又一中國美食走出國門,老外:1碗50很便宜
    老乾媽辣條成過去式,又一中國美食走出國門,老外:1碗50很便宜在我的小學時代,最流行吃的就是辣條這個零食了,並且這股大風還一直持續到了現在,一前辣條的種類也就那麼幾種,但是現在辣條裡面也出現了「名牌」,味道好吃價格還很便宜,對於我們來說這些都是最日常不過的東西了
  • 外國人眼中最噁心的中國菜,燕窩上榜,最後一個我表示不能忍!
    外國人眼中最噁心的中國菜,燕窩上榜,最後一個我表示不能忍! 外國人眼中最噁心的中國菜:1、臭豆腐,吃的時候,還要捏著鼻子,而且表情也顯得十分的痛苦!外國人眼中最噁心的中國菜:2、豬大腸,老外覺得這是很髒的東西,實在難以接受,看看那扭開的臉,你就知道了!
  • 老外為何說,在中國不吃米飯是不禮貌的行為?吃中餐有什麼禁忌
    關於我們的飲食文化有外國人提出問題:吃中餐有哪些禁忌?除了剛才我們說到的那兩種以外,我們吃飯的時候也不能用筷子戳戳點點的和別人說話,不能用筷子和碗當樂器敲敲打打,也不能用筷子和別人的筷子交叉摩擦等等。當然現在我列舉的只是一些筷子的使用禁忌,但是因為中餐文化不同於西餐,除了筷子之外還有很多老外不知道的禁忌,比如嘴中有食物的時候不能與他人談話,因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然而當老外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很有趣了。
  • 外國人眼中"10個日本人的奇怪之處"(組圖)
    原題:外國人眼中「日本人的10個奇怪的事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關超】日本Rocketnews24網站2月17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紹了日本民間的「奇怪的事情」。這些事在外國人看來似乎會覺得奇怪,但在日本卻是一種傳統,一種習以為常的事。  1. Polite sharking/禮貌鯊魚  日本是世界上最講禮貌的國家,這裡的人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有2個人存在。必然都是客客氣氣的。當地人可能 習慣了,但是對於外國人來說,逛個街可能都要不停的說「sumimasen/不好意思」。
  • 記住:不要喊老外「foreigner」,超級不禮貌!
    隨著中國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街頭看到金髮碧眼的老外不是稀奇事。「老外」是一個脫胎於中國文化的稱呼。我們經常把同事稱為"老劉"、"老張"、"老李";把同鄉人稱為「老鄉」;有時為了拉近關係,我們還會把素不相識的人稱為「老弟」、「老妹」等等。所以對於外國人,我們很自然地把他們稱為「老外」。
  • 老外:在中國不吃米飯是不禮貌的行為
    關於我們的飲食文化就有老外提問道「吃中餐有哪些禁忌?」除了剛才這兩種需要遵守的禁忌之外,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能用筷子戳戳點點地與別人講話;也不能把筷子當做樂器敲打碗碟;也不能用筷子和別人的筷子交叉等等。當然現在我們僅僅列舉了一些筷子的使用禁忌,但因中餐文化不同西餐,包括筷子(老外吃飯用刀叉)還有很多老外不知道的禁忌。
  • 讓老外下不了嘴的幾道中國美食,中國人眼中它們都是美味
    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吃」文化更是別具一格。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除非能毒死人的不能吃之外,其他的沒幾樣是不能弄來吃的。就算是全世界都害怕的蝗蟲之災在中國人面前,那也是吃貨的樂園。今天就來盤點一下4種老外「寧死不吃」的中國菜。
  • 我們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怎麼稱呼我們,不敢恭維的世界觀!
    有時在街上我們突然看到一個外國人,通常不是第一次認出對方是哪個國家,就會習慣一個「老外」。所以問題是,難道大家不為外國人怎麼稱呼我們感到好奇嗎?我國有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從原始社會就有聰明的祖先,他們可以做石器,鑽研火種,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文明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 外國人「中國有什麼奇怪而美味的食物?」瞧瞧老外怎麼說
    奇怪和美味在我們這些吃貨眼裡兩者幾乎沒有關係,我們可能會自豪的說:中國菜只存在美味而不存在奇怪,但是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奇怪」是一直伴隨中國菜的問題。這是因為飲食文化不同造成的差異,一些外國人還不是很了解中國菜。
  • 在荷蘭人眼中,中國是「發達」國家嗎?聽聽荷蘭人的心裡話
    但是也有人接觸的可能就是最近的消息,所以覺得中國發展得比較好了,那麼就來看看大家具體的想法吧,在荷蘭人眼中,中國是「發達」國家嗎?聽聽荷蘭人的心裡話。首先是一個荷蘭姑娘,她表示其實就整體發展而言,中國的GDP已經非常高了,而且存在感也非常的高,完全可以當作是一個發達國家來看待了,她表示感覺經常看到中國又建造了什麼什麼超大型的基建,她表示感覺荷蘭都做不到這些。
  • 中國這些美食火到了國外,受到外國人喜歡,老外:值得品嘗!
    中國這些美食火到了國外,受到外國人喜歡,老外:值得品嘗!其實我們中國的美食也是有很多種的,而且小吃和零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相信對於一些網上賣的零食也是非常火的。對於我們來說,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美食,像這些美食在我們眼中也是非常普通的,如今能夠風靡海外,受到外國人的喜歡,儘管價格再昂貴也是特別值得去品嘗的,今天小朋友所說的這道食物就是我們常常經常吃到的羊肉泡饃,我們都知道羊肉它的味道也是非常大的,而且羊肉性溫胃幹它吃起來也是有很大的功效,吃起來也是特別有好處,能夠達到補虛祛寒的功效,尤其是對於一些身體些怕冷的人來說
  • 老外眼中,最好吃的5種中國糕點,網友:商業互吹,麵包也很美味
    現在很多外國人都來中國生活了,一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二是因為中國美食太好吃!據說中國留學生住在國外,只需每天做中式晚餐就可以免房租。老外眼中這5種中國最好吃的糕點,桂花糕上榜,但是許多網友表示圖4自己都沒有吃過,你吃過嗎?
  • 在老外眼中「最貴的中國食物」日本人認為是西瓜,英國人卻更搞笑
    在老外眼中「最貴的中國食物」日本人認為是西瓜,英國人卻更搞笑。其實對於現在我們大家來說也都知道這樣的一種現象,對於很多的一些外國人來說,他們在這個時候也都是願意會選擇在我們中國生活的,不僅是我們現在對於中國的社會來說也是相當的安定,而且對於美食的種類也是特別的多,所以老外在來到我們中國之後,似乎也都已經打開了美食界的新大門呀,而且各種完全沒有吃過的一些食物也是讓他們能夠吃個不停,而且對於慢慢的他們也都已經了解到了我們中國的這些食物,但是對於一些完全沒有來過中國的一些外國人來說
  • 老外眼中的漢字是怎麼樣的?
    題主從事外貿行業,就經常和老外打交道。有一次,一個老美客戶來中國,我們談完工作就聊些題外話,說到了中國文化,他表示很感興趣!尤其是漢字!這老外寫漢字是從下往上寫的~他的理由是,寫漢字就像蓋房子,得打好地基才能往上蓋。哈哈,我們中國「基建狂魔」的影響力這麼大嗎?漢字就得方方正正的!
  • 老外眼中中國皇帝的一日三餐:竟如此孤單寂寞冷!
    原標題:老外眼中的中國古代皇帝一日三餐:竟如此孤單寂寞冷!!中國古代皇帝的夥食和就餐習慣,在今天的外國人眼中,究竟是什麼畫風?中國人對吃飯這事兒,可有講究 。光"吃飯」這詞兒,各地的叫法各不相同。這兩天,一位叫Marcelo Duhalde的外國人,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在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上分(tu) 享(cao)了他眼中的中 國古代帝王的宮廷飲食習慣 。
  •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
    □江丹  有網友在問答網站知乎上提問: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是真的很美,還是真的很醜等到老師又寫出了「森林」,丹麥女士大吃一驚:這是什麼?!老師趕緊解釋這是兩個字,但是丹麥女士不聽,她覺得老師寫了一堆「木」,還強迫她接受這是兩個字。  網友@袁均林說,他在國外使用漢字最多的地方就是在銀行寫支票的時候籤名,每次都被要求多籤幾次,以防他在隨便畫畫。  網友@Luftalarm說,不少德國人對寫漢字這事兒用的動詞是「畫」,還有部分德國人認為中文不能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