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淑女坐椅子,屁股永遠只能佔椅子面積的前三分之一,於是不管是正規場合還是在家敲字遊戲,我基本都在遵循著這個規矩,甚至在網吧和小夥伴打遊戲,都坐得端端正正,然後就被吐槽,你tm累不累?
嗯,是挺累的,習慣性的挺直腰板,習慣性的不坐滿座位,久而久之,自以為正常坐姿的我,總是因為勞損而不得不去大保健,純粹是按摩那種→_→
所以當剛知道有各種各樣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電競椅出現時,我是覺得我用不上的,可每次按摩小姐給我捏肩膀時,都唉聲嘆氣你年紀輕輕怎麼這麼堵吧啦吧啦之類,行吧,我去裝個椅子還不行嗎?
於是我收到了一大坨浩哥寄給我的「垃圾」,看上去髒了吧唧,但完全是為了保護座椅結構不受損害,於是我就跟撿垃圾似的把椅子部件翻出來,全程,腰閃了不下三次,不就是一把椅子嘛?居然這麼重!光是重量,我就知道,這把椅子一定不便宜。
撕下一層層保護膜,翻出了如下六類配件。其實對於這類東西完全一頭霧水,但是一件件擺開弄明白,就會好得多。
【開箱】
氣壓棒戳進椅腳後就拔不出來,所以放成一組了,就像圖中所講,鋁合金的椅腳,穩定又耐用,哪怕我幾百斤,也是壓不壞→_→
從這個開始,我的腰就閃得不行了,一個椅背都重量十足。
兩個扶手的墊子是pu皮,摸上去十分舒適。
最恨的就是這個屁股墊,因為一個字,重!重!重
!說和合金打造,真的一點兒也不水,整個底盤都是合金,可以說是穩若泰山。
然後翻出五個椅輪,據說是賽車輪,我在光滑的地面蹭了蹭,沒有阻塞感,非常的順暢,至於是否裝上會打滑?稍等再說。
最後就是一個包裝裡的小配件了,若沒有說明書,基本上我就GG,所以認識完這些部件,我抄起拖鞋就上陣了。
【安裝】
裝椅子這件事,我們先從底開始。
椅腳的末端和輪子並不是靠螺絲固定的,我扭了半天都折騰不進去,後來才發現是直接往裡按壓扣死即可。
第二步,安裝座墊,如果你聽見咯吱一聲,那是我的腰在閃,體型比我瘦的女孩子別去搬了。
從第三步開始就開始使用螺絲和螺絲把手了,只要轉呀轉就裝完了,不過左手得稍微使勁hold住椅背,我想像過萬一沒抓住,整塊鋁合金砸頭上的感覺。
(還記得第一次出換軸帖時,被吐槽手不是我的→_→於是現在,我已經練就成自拍狂魔,按下相機按鈕然後10秒內坐在地上擺pose
)
接著將螺絲從坐墊伸出的末端底部插入,即可和扶手固定在一起。
然後~就完成了啊!我本來以為有多難,原來四個步驟就安裝完了,雖然椅子重是很重,安裝倒是很輕鬆。
【體驗】
在這光滑的地板上摩擦——哦不,是滑動,剛開始還是很怕會打滑的,轉了幾圈後,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安裝完剛坐上去時,是不太舒適的,這就是為什麼椅子是人體工學了,因為在多個部位,都是可以根據不同消費者來更換椅子的弧度高度等等。
最先不舒適的是頭部,所以這個頭枕不僅有高低調節,還能60度旋轉調節。
當頸部自然後仰時,就是最佳的角度。
接著就是平時我都不坐滿椅子的問題,腰和背會非常累,而用這個椅子的話,可以完全坐滿,能通過腰靠左右兩邊的腰墊調高把手,上下調節能支撐於背部的位置。說明書上說坐姿呈s型最佳→_→我知道這麼做下去不合規矩,不過照做後,真的蠻舒服的。
而身體靠著的地方是杜邦網布材料,看上去像是金屬網,實際觸碰是比較柔和又結實的。
除此外,椅子還有常規的深度調節,也就是調高整體座位或降低。
有意思的是,區別於以前的椅子,體思科這把椅子還有背墊鬆緊度調節,在右手邊的把手,可控制椅背後仰彈力增加或減少,且當椅背傾仰3度時,椅座會自動上傾1度,來防止坐姿不良所造成的傷害。
你以為只有以上功能嗎?
連扶手墊都可以調節哦,不僅是高度還是寬度,基本上都能調出最合適自己擺放的角度。
【感受】
坐在這款椅子上最喜歡的一點,是絕不會有悶熱的黏糊之感,其次,則是材質和結構給與我的安全感,椅子特別的牢靠,剛開始總覺得容易人仰馬翻,實驗了無數次,我的頭沒有和地面親密接觸。所以這把椅子貴是了點,但真材實料這四個字,非常貼切。
文章授權丨不甘橘子汁
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