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階梯電價徵求意見稿後引來熱議,市民普遍反映階梯電價的第一檔標準定的有點低,想不超標有點難。
■城市居民用電多會超標
一般城市居民月平均用電量到底有多大?在東興小區,記者隨機進行了採訪,幾名老人表示,家裡每個月的用電都在200度左右,夏天會超過300度。在百花小區,陳先生稱,家裡夏天會偶爾開空調,加上冰箱、電視機、電腦等,每個月的電費都在百元左右,合一個月200度左右。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2006年、2007年、2008年我市的城鄉居民月均生活用電量分別為124.88度、138.49度、152.35度。如按照2008年的數據,我市城鄉居民用電量已超過了發改委擬定的第一檔標準。
省物價局有關人士說,用電量在城鄉家庭間存在明顯差別,總體來看,全省的月均用電量遠低於城市居民的用電水平。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居民認為,城市和農村居民用電的階梯應區別對待。如果按平均值設階梯電價的標準,對城市居民家庭來講可能用電量會超標,而對鄉村家庭來講標準可能就太高了。
■網友多數喜歡第二種方案
有網友表示,應多設幾種方案,把用電量的基準提高;也有網友建議,應在三檔外再加一檔,比如對特困或貧困家庭,以低於現價的標準予以照顧,對於享受型的用電則調高電價。發改委提供的兩套方案都沒有考慮家庭人數對用電基準的影響,這也引起部分人的質疑——— 如果一家三代人一起生活,電費總量肯定大,這樣的家庭也沿用一個標準,肯定要吃虧。記者從省物價局獲悉,目前公布的兩套方案只是徵求意見稿,還要反覆修改,最終階梯電價怎麼核定還不好說。
到底哪種方案和標準更受歡迎?新浪網的調查數據表明,網友多數喜歡第二種方案。
■峰谷分時電價是否可行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目前江蘇、浙江等地執行的錯峰用電讓市民大受其益。如江蘇省峰電價0.55元/度,谷電價0.35元/度,全省民用電均價0.5283元/度,有居民就在晚上谷電價時用耗電量較大的電器,如空調、熱水器,甚至用洗衣機都放在晚上,雖然總用電量較高,但一般谷電用量都是峰電用量的一倍多,由於谷電價比峰電價每度便宜兩毛錢,總的用電開支並不高。
在發改委的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要推廣峰谷分時電價,那麼我省會不會實行峰谷分時電價?省物價局有關人士說,等國家的階梯電價政策確定後,再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實行峰谷分時電價。
記者了解到,將峰谷電價與階梯電價結合起來,國內已有先行者。比如浙江把居民電價分三個階梯——— 月用電量50度以內,電價0.538元/度,其中峰電價0.568元/度,谷電價0.288元/度;51度至200度間的用電量,電價上調0.03元/度為0.568元/度,其中峰電價0.598元/度,谷電價0.318元/度;超過200度的用電量,電價上調0.10元,即0.638元/度,其中峰電價0.668元/度,谷電價0.388元/度。當峰谷用電量總和超過50度時,超出的電量開始按第二階梯的價格計費,依次遞增。濟南時報李紹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