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長對兒童生殖保健意識的提高,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態,不少家長選擇利用暑假為孩子的「小丁丁」解綁。但對於什麼情況下孩子需要割包皮?什麼年齡段應該考慮割包皮?……這一系列問題,很多家長都一知半解。為此,我們請教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魏儀博士。
包皮有著重要的預防和免疫功能
魏醫生介紹,包皮指陰莖皮膚覆蓋在陰莖頭部褶成的雙層結構,起著重要的預防和免疫功能。包皮過長是指這層皮長得蓋住了整個陰莖頭,但在陰莖勃起或用手將包皮往下翻時,能露出陰莖頭,就像人們穿著的高領毛衣一樣。而有的孩子由於包皮口狹小且包皮與陰莖頭粘連重,不能下翻顯露出陰莖頭,則稱之為包莖。
包莖、包皮過長 可能反覆誘發炎症
包莖或者包皮過長,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什麼不良影響?魏醫生總結了以下幾點:
1.容易形成尿垢:包皮分泌物若不及時清理,長期堆積形成包皮垢,包皮垢長時間不清洗易滋生細菌。
2.易誘發炎症:包皮的內板有很多分泌腺,使得包皮腔潮溼溫潤,為細菌的存活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環境。如果細菌的滋生進程超過了包皮的自我清潔功能,那麼包皮就可能會發生炎症,水腫,刺激兒童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炎症也會進一步破壞陰莖頭部的免疫環境。
3.出現瘢痕化,病理化:局部炎症的長期反覆發生,可能會衍生為包皮、陰莖頭疤痕,嚴重者導致包皮尿道口狹窄,當然,也有研究認為,可能會增加成年後早洩,以及罹患陰莖癌的風險。
4.可能造成排尿受阻:尿液堆積成包,引起壓迫疼痛,排便費力,甚至由於尿道口的縮窄出現起排尿梗阻和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
不是所有包皮過長都需處理
青春期問題可能迎刃而解
魏醫生介紹,縱然包皮過長可能給孩子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影響,但其實,嬰幼兒時期的兒童由於發育特點以及陰莖頭與包皮之間的生理性粘連,都有包皮過長或者包莖。
在4歲左右,這種粘連會開始自行消失,而包皮也逐漸外翻顯露陰莖頭,有的孩子到青春期也就是10-13歲時可全部外露。隨著粘連消失,陰莖頭外露,這些包皮垢很容易被清理,保持清爽乾燥,也不容易滋生細菌和炎症,以上尿垢、炎症等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
因此,不是所有的包皮過長或者包莖都需要處理,家長應該陪同孩子耐心等待,不用急著帶孩子去割包皮。
這些情況需就醫評估是否需割包皮
需要注意的是,在等待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陰莖的清潔衛生,在包皮鬆緊度允許的範圍內,多翻翻,多洗洗。切不可強行下翻包皮,可能引起黏膜的損傷出血,甚至包皮水腫嵌頓。魏醫生強調,遇到以下情況可能需要到專科醫生處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割包皮手術:
1.孩子反覆出現包皮、陰莖頭髮炎,或者因為發炎刺激出現反覆尿頻尿急尿痛,請及時到專科醫生處評估;
2.如果孩子包皮、陰莖頭摸上去觸感沒那麼絲滑,硬硬的,考慮反覆炎症,損傷導致了疤痕、攣縮,甚至出現了尿道口的狹窄;
3.孩子每次排尿都鼓包,甚至出現疼痛,排尿費力的情況,這可能會引起排尿梗阻和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也需及時就醫評估;
4.如果到了青春期,陰莖頭仍未露出來,那麼也需到專科門診就醫。
術後護理不可忽視
暑期時間充裕,這時孩子穿著也相對單薄,便於術後觀察護理傷口的情況,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這個時間段帶孩子做包皮環切手術。魏醫生表示,結合陰莖發育,孩子配合度,5-7歲是比較合適年齡段,雖然包皮環切手術只是一個小手術,但之後的護理也不能忽視:
1.需持續關注:包皮傷口有沒有滲出分泌物,如果出現大量的滲血,需及時就醫;陰莖頭是否顏色紅潤,警惕包皮環壓迫陰莖頭出現的烏黑等缺血的表現,出現以上情況需及時就醫。
2.術後注意清潔衛生,需要上推包皮清洗到位,如果還有包皮陰莖頭粘連,一般門診就可以分離,術後恢復後應當保證陰莖冠狀溝容易完全顯露。
3.關注孩子是否排尿順暢,強調多飲水,勤排尿,就會迅速避免排尿恐懼感。
4.觀察環扎的地方是否出現脫落,將包皮內組織暴露出來,一般掉環的時間為7~14天,如果超過這個時限,可以去醫院門診看看是否需要協助取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