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複習教資科二?石家莊思鴻教育必背考點給你梳理啦

2020-09-05 思鴻考教師

教資考試中,需要記憶背誦的大題知識點是最讓大家頭疼的,特別是難度最高的科目二,知識點多出題又靈活,這裡整理了幼兒學段科目二必背考點,快來學習吧~

學前教育原理考前必背

1.理解教育的本質、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與政治、經濟和人的發展的關係,能夠運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現實問題

◆本質: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目的:各級各類學校在國家對受教育者培養的總的要求指導下,對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格上的具體要求。

它反映了特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依據

◆作用:導向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教育與政治制度的關係:

政治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政治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政治制度決定教育的對象及其權利; 政治制度決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內容教育對政治制度的反作用:教育是社會政治關係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教育能為政治、經濟培養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過傳播思想,形成輿論來作用於政治

◆教育與生產力(經濟)的關係

教育的發展受生產力發展水平所制約:

生產力發展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生產力發展制約著教育目的;

生產力發展制約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的改革;

生產力發展促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

形式的改進教育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勞動力變為現實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哦哦那個者素質,從而促進生產的發展;

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把科學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教育是生產新的科學技術、發展科學的重要手段

◆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

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遺傳、環境、教育、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順序性和階段性;不平衡性;穩定性和可變性;個別差異性

◆為什麼說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活動

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2.理解幼兒教育的性質和意義,理解我國幼兒教育的目的和任務

◆性質:基礎性、公益性

◆幼兒園的目標: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園任務: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為幼兒家長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為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打好基礎

3.了解中外幼兒教育發展簡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兒童教育思想,並能結合幼兒教育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

◆世界上第一個幼兒園——福祿貝爾——1840 年——幼兒園之父

我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所幼兒教育機構——1903 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園

◆誇美紐斯——《母育學校》——世界上第一步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被尊崇為哥白尼和現代教育之父

◆盧梭——《愛彌兒》——自然後果的方法

◆裴斯泰洛齊——《林哈德和葛篤德》——世界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口號,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付諸實踐——兒童對母親的愛,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

◆杜威——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美國幼兒教育發展史的經典性記錄—— 做中學——以兒童為中心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推崇遺傳,提出敏感期,注重感官教育,自由和紀律想協調,愛護信任兒童,有準備的環境

◆陶行知——生活教育、大眾教育——教學做合一

◆陳鶴琴——1923 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活教育——做中教, 做中學——整個教學法

◆張雪門——行為課程——生活即教育,行為即課程

4.理解學前教育的基本原則,理解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特點,能對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進行分析

◆教育的一般原則:

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原則

發展適宜性原則(符合幼兒已有的發展水平,又能促進其進一步發展) 目標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科學性、思想性原則

充分發掘教育資源,堅持開放辦學的原則

整合性原則

◆學前教育的特殊原則:

保教合一的原則

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教育的活動性和直觀性原則

生活化和一日活動整體性原則

◆學前教育的基本特點:

學前教育的非義務性

學前教育保教結合(中國特色) 學前教育的啟蒙性

學前教育的直接經驗性

5.理解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依據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 遊戲是幼兒對生長的適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遊戲是幼兒的自發學習

6.理解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

◆幼兒園環境可以啟發幼兒的智力

◆幼兒園環境可以提高幼兒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幼兒園環境可以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7.理解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發展幼兒的自律能力和行為的有序性發展幼兒良好的情緒和情感

幼兒園正常生活學習的保障

◆意義、作用、功能生活功能

教育功能

社會服務功能

8.掌握《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上的基本觀點和要求

◆目標:素質教育

◆內容: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

◆實施

健康指導要點:

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也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

語言領域指導要點: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願意積極應答的環境

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豐富經驗,提供條件

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有利於語言的發展對有語言障礙的

兒童要給予特別關注,要與家長密切配合,積極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社會領域指導要點: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遊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密切合作

科學領域指導要點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藝術領域指導要點

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支持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審美經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9.了解我國幼兒教育的改革動態與發展趨勢

生活指導

1.熟悉幼兒園一日生活的主要環節,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義

◆主要環節:接待幼兒入園、早操、有組織教育活動、間隙活動、自由遊戲活動、盥洗、進餐(間隔時間3~4 小時)、睡眠、離園、晚間活動等

◆一日生活的教育意義

使學前兒童儘快適應託幼機構裡生活,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使學前兒童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日常生活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2.了解幼兒生活常規教育的要求與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方法

◆生活常規的培養

進餐時,教師要精力集中,注意觀察,指導和幫助幼兒掌握進餐的技能,培養文明習慣,提醒幼兒多喝開水,學會節約用水,學會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洗臉;

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晨間鍛鍊活動,堅持穿園服裝入園,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環保意識; 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幼兒學習穿脫衣服、鞋襪,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

精心照顧好幼兒午睡,做到不離崗,及時幫幼兒蓋被子等。

◆制定和使用常規時,應該注意的要求:

常規應當是積極的,不能有使孩子感覺很壞的規則,制定常規時應該向幼兒解釋理由,使幼兒知道為什麼

教師在描述規則的時候應當用積極的語言,避免說反話

教師要按一日活動的順序制定明確具體的要求,並逐步讓幼兒掌握這些要求講解示範是對幼兒進行常規培養的基本方法

行為訓練

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和必要的個別教育

◆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方法榜樣示範法

滲透教育法評價激勵法成果欣賞法圖示觀察法遊戲練習法家園共育法

3.了解幼兒衛生保健常規、疾病預防、營養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衛生保健常規

衛生消毒常規 健康檢查常規 生活管理常規 疾病防治常規 安全工具常規

◆疾病預防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氣管炎 扁桃體炎症 腹瀉 泌尿系統感染

4.了解幼兒園常見的安全問題和處理方法,了解突發事件如火災、地震等的應急處理方法

◆安全問題小外傷

骨折(在未急救包紮前,不能輕易移動傷者;止血;處理骨折的基本方法是:使斷骨不再刺傷周圍組織,限制受傷肢體的活動,使骨折不再加重,即固定;及時送醫院,爭取在骨折後 2~3 小時內送到醫院進行復位處理。)

出血

燒、燙傷煤氣中毒誤服毒物異物

溺水觸電中暑

◆火災

◆地震

環境創設

1.熟悉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和基本方法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般原則: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發展適宜性原則;幼兒參與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

◆幼兒園建築設計原則:安全原則,適應需要的原則,經濟原則,衛生原則,美觀原則,舒適原則

◆室內布置原則:教育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創造性原則、美觀經濟原則

◆室外布置原則:安全性原則、美化綠化原則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方法:討論法、探索法、操作法、評價法

2.了解創建活動區的功能,能運用有關知識對活動區設置進行分析,並提出改進建議

◆活動區教育的功能

為幼兒創設互動的學習環境 為幼兒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機會

為幼兒提供靜態和動態相平衡的課程

3.了解心理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理解教師的態度、言行在幼兒心理環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環境創設的影響

有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有利於幼兒形成良好個性,適應社會生活有利於幼兒園員工的成長與發展

◆教師言行在幼兒心理環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教師的言行對幼兒安全感的影響

教師的言行對幼兒自我價值形成的影響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獨立人格形成的影響

4.理解協調家庭、社區等各種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與家長溝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

◆家園合作的重要性

家園合作是人的發展的需要

家園合作有利於家長資源的充分利用 家園配合一致,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

◆與家長溝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

口語交流法: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家庭教育諮詢、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

交談文字法:問卷調查、家園聯繫本、宣傳欄、

活動法:觀摩、慶祝、服務、管理

◆幼兒園和社區合作的重要性

適應世界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適應我國幼兒教育現實的需要

適應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適應社區教育發展的需要

遊戲活動的指導

1.熟悉幼兒遊戲的類型以及各類遊戲的特點和主要功能

◆依據兒童認知特點分類

感覺機能性遊戲——以獨自遊戲或各自遊戲的形式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此類遊戲逐漸下降象徵性遊戲——把知覺到的食物用它的替代物來象徵的一種遊戲形式

結構性遊戲——以造型為基本活動,往往以搭建某一建築物或物品為動因;活動成果是具體的造型物品;它與角色遊戲存在著相互轉化的密切關係

規則性遊戲——體育遊戲、運動競賽、智力競賽

◆依據遊戲的社會性特點分類

獨自遊戲——獨自玩耍,沒有玩伴意識時期。

2 歲前平行遊戲——一種兩個以上在同一空間裡進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著大致相同內容的個人獨自遊戲。

2~3 歲聯合遊戲——多個兒童一起進行同樣的或類似的遊戲,沒有分工,也沒有按照任何具體目標或結果組織活動。

合作遊戲——一種有著共同需要、共同計劃、共同協商完成的遊戲活動,3 歲後開始,5~6 歲得到發展

◆依據兒童行為表現分類

語言遊戲——是一定的語言元認知為前提的,既是一種遊戲,優勢一種元語言活動動作技能遊戲——通過手腳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而獲得快樂的遊戲活動

想像遊戲——兒童將食物的某些方面作象徵性的轉換

交往遊戲——兩個以上的兒童以遵守某些共同規則為前提而開展的社會性遊戲表演遊戲——以故事或童話情節為表演內容的一種遊戲形式

◆依據教育的目的性分類

自發遊戲——兒童自己發起的、自願參加的、自主支配的遊戲

教學遊戲——以預先編好了主題情節、預先規定了規則的形式介紹給兒童的。智力遊戲、體育遊戲、音樂遊戲

◆遊戲的主要功能

遊戲能夠促進兒童身體的發展

遊戲能夠促進兒童認知和語言的發展遊戲能夠促進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遊戲能夠促進兒童情感的發展 遊戲能夠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2.了解各年齡階段幼兒的遊戲特點,並能提供相應材料支持幼兒的遊戲,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指導

◆教師對幼兒遊戲的指導策略指導以觀察為依據

確定指導的方式方法——以自身為媒介:遊戲者、旁觀者;以材料為媒介;以兒童夥伴為媒介確定指導的時機,把握好指導的對象範圍把握好互動的節奏

◆教師對幼兒遊戲的介入

介入的角色定位:非支持性角色(不參與者、導演者);支持者角色(旁觀者、舞臺管理者、共同遊戲者、遊戲帶頭人)

介入的時機:當幼兒遊戲出現困難時介入;當必要的遊戲秩序受到威脅時介入;當兒童對遊戲失去興趣或準備放棄時;在遊戲內容發展或技巧方面發生困難時

◆各類遊戲

角色遊戲注意事項:

①豐富兒童的知識經驗

②尊重兒童的意願

③在遊戲中善於觀察兒童的表現,進行個別教育

④根據兒童遊戲的情況,參與到遊戲中,促進兒童遊戲情節的發展建構遊戲注意事項:

⑤逐步投放多樣化的、可塑性強的建構遊戲材料

⑥指導兒童逐步掌握建構遊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⑦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係,教師在建構遊戲中起到導航的作用,教師要學會觀察、誘導、鼓勵、評議、示範等指導策略

⑧重視建構遊戲的過程

⑨培養兒童正確對待遊戲材料,教給兒童收放材料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表演遊戲規則遊戲

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1.能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年齡特點選擇教育內容,確定活動目標,設計教育活動方案

2.掌握幼兒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教育的基本知識和相應教育方法

3.理解整合各領域教育的意義和方法,能夠綜合地設計並開展教育活動

4.能根據活動中幼兒的需要,選擇相應的互動方式,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5.在活動中能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指導

教育評價

1.了解幼兒園教育評價的目的與方法,能對保育教育工作進行評價與反思

◆目的: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以便調整和改進工作,促使每一個幼兒發展

◆作用:反饋作用、診斷作用、促進作用

◆類型

依據評價的功能和運行時間分類——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依據評價的參照體系分類——個體內差異評價、相對評價、絕對評價

依據評價方法——定性評價、定量評價

依據評價的主體分類——內部評價、外部評價

2.能夠利用評價手段發現教育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學前兒童發展必背考點

學前兒童發展

1.理解嬰幼兒發展的涵義、過程及影響因素等

◆涵義:嬰幼兒發展,指嬰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進行量變與質變的過程。

生理的發展是心理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過程:從胚胎形成到出生,從出生到幼兒期不同階段的連續生長發育的過程。年齡越小生長發育越快,孩子出生後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

◆影響因素:遺傳、環境、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2.了解兒童發展理論主要流派的基本觀點及其代表人物,並能運用有關知識分析論述兒童發展的實際問題

◆成熟勢力說——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他認為支配兒童心理發展的是成熟和學習兩個因素,成熟與內環境有關,而學習與外環境有關,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動兒童發展的主要動力

◆經典行為主義——華生——他認為心理的本質是行為,S-R理論,即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繫——環境決定論

◆操作行為主義——斯金納——強調行為的習得與及時強化有關

◆社會認知——班杜拉——強調觀察學習在行為發展中的作用——自我強化: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並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本我:快樂原則;自我:現實原則;超我:道德原則。

0~1歲,口唇期;1~3 歲,肛門期;3~6歲,性器期;6~11歲,潛伏期;

12 歲以後,生殖期

◆人格發展理論——埃裡克森——8個階段: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自主對羞怯或疑慮、主動感對內疚感、勤奮感對自卑感、同一性對角色混亂、親密對孤獨、創造對停滯、完善對失望

◆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三山實驗——四個影響因素:

成熟、自然經驗、社會經驗、平衡化——四個年齡階段:

0~2歲,感知運動階段(感知覺和動作活動,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級行為圖式);

2~7歲,前運算階段(表象或內化了的感知或動作,自我中心,不可逆性,沒有守恆概念,相對具體性);

7~11歲,具體運算階段(守恆概念,可逆性);11歲以後,形式運算階段(可逆性、補償性和靈活性)

◆文化歷史理論——維果斯基——三個觀點:文化的重要性;語言的角色;最近發展區(兒童現有的水平和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的最小差異)——最近發展區的大小是兒童心理發展潛能的主要標誌——提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

3.了解嬰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階段特徵、發展趨勢,能運用相關知識分析教育的適宜性

◆嬰兒期的年齡特徵——0~1個月:抓握反射(達爾文反射);巴賓斯基反射(腳掌);巴布金反射(手掌)——1~6個月:手眼協調和開始認生都發生在5~6個月

◆幼兒前期的年齡特徵(1~3歲)——真正形成人類心理特點的時期——言語的形成(初步掌握本族語言的時期)、思維的萌芽(2歲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2歲,掌握了代名詞「我」)

◆3~4歲的年齡特徵: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愛模仿;思維仍帶有知覺行動性

◆4~5歲的年齡特徵:愛玩、會玩、活潑好動;思維具體形象;開始接受任務;開始自己組織遊戲

◆5~6歲的年齡特徵:好學、好問;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個性初具雛形;開始掌握認知方法

4.掌握幼兒身體發育、動作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並能夠在教育活動中應用

◆身體發育的特點:身長中心點隨著年齡的增長下移;體圍發育的順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嬰幼兒各器官系統的發育不平衡,有先後快慢的差別(兒童肌肉的發育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在5、6歲以後,一個是性成熟期以後;肺的發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

◆身體發育的規律:

幼兒身體發育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

幼兒身體發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第一個突增期在2 歲以前;第二個突增期在青春期);

幼兒身體發育是具有程序性的(從出生到發育成熟,頭顱增長一倍,軀幹增長兩倍,上肢增長三倍,下肢增長四倍);

各系統的發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統一協調的(神經系統的發育在胎兒時期和出生後一直是領先的)

◆動作發展的規律:從整體到局部,首尾規律,近遠規律,大小規律,無有規律

5.掌握幼兒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並能夠在教育活動中應用

(一)注意

◆注意:一種心理狀態,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特點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無意注意:事先沒有預訂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預訂目的並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規律

注意的選擇性:由幼兒的興趣和情緒引起,與幼兒的理解水平和幼兒的經驗有密切關係,受強化方式的影響

注意的穩定性:(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3歲幼兒能夠集中注意3~5分鐘左右,4歲幼兒可持續注意10分鐘左右,5~6歲的幼兒能保持注意20分鐘左右)——影響因素:注意的對象新穎、生動,形象鮮明;活動的遊戲化;注意與幼兒操作活動的結合;幼兒的身體狀況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分配到兩種或幾種不同的對象與活動上。例如:幼兒可以邊唱歌邊做動作,或邊搭積木邊聊天等。教師應該創造條件幫助兒童加強動作或活動練習,使幼兒對所進行的活動比較熟練,至少對其中的一種活動掌握得比較熟練,做起來不必花費多少注意或精力。

注意的廣度:影響因素——注意對象的特點;活動的任務和個人的知識經驗

◆幼兒注意的分散的原因:無關刺激的幹擾;疲勞;目的要求不明確;注意轉移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進行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轉換

◆幼兒注意分散的防止:避免無關刺激的幹擾;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組織活動;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作用;合理地組織教育活動

(二)感覺

◆感覺:人腦對直接作用與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視覺敏度:即視力,人分辨細小物體或遠距離物體細微部分的能力

顏色視覺:區分顏色細微差別的能力

幼兒的聽覺感受性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感覺規律

感覺適應:指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感覺對比:同時對比,繼時對比

聯覺: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

感覺的補償作用:盲人的聽力比一般人靈敏

(三)知覺——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受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

◆視覺懸崖——深度知覺

形狀知覺——圓形、正方形、半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八邊形、五邊形、梯形、菱形鏡面示範——動作以幼兒的左右為基準

3歲——上下,4歲——前後,5歲——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7 歲——以他人為中心辨別左右,以及兩個物體之間的左右方位

幼兒方位知覺的發展早於方位詞的掌握

◆知覺規律

知覺的選擇性:對象與背景的差別(教師的板書、掛圖和實驗演示,應當突出重點,加強對象與背景的差別);對象的活動性(教師應儘量多地利用活動模型、活動玩具以及幻燈、錄像等,使幼兒獲得清晰的知覺);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組合(在繪製掛圖時,為了突出需要觀察的對象或部分,周圍最好不要附加類似的線條或圖形,注意拉開距離或加上不同的色彩,老師講課的聲調應抑揚頓挫)

◆知覺的理解性——使幼兒對當前的知覺對象能夠正確而迅速地理解,平時就必須從各方面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並注意通過聯繫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

◆知覺的整體性——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從各方面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知覺的恆常性——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改變了時候,知覺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對不變。

(四)觀察力的發展:

目的性加強;持續性延長;細緻性增加;概括性提高;觀察方法的形成

(五)記憶:

人腦對過去經驗的反映,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再現三個基本環節

遺忘規律——先快後慢

倒攝抑制和前攝抑制——背誦短文時,前後端的內容容易記住,中間的內容難記且易遺忘

短時記憶的容量為5~9個

◆記憶發展特點:記憶保持時間的延長;無意識記佔優勢,有意識記逐漸發展(有意識記的發展,是幼兒識記發展中最重要的質的飛躍);較多運用機械識記,意識識記開始發展;形象記憶佔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和記憶策略逐漸發展

◆記憶策略的形成:反覆背誦或自我複述;使記憶材料系統化;間接的意義識記

◆幼兒記憶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形象、鮮明、生動、富有濃厚情緒色彩的識記材料;向幼兒提出具體、明確的記憶任務;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理解識記的材料;教給幼兒運用記憶策略

(六)想像——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過程

無意想像——沒有預訂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響下,不由自主地進行的想像

有意想像——根據預訂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覺進行的想像

再造想像——根據言語的描述或圖形符號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事物新形象的過程

創造想像——根據一定目的和任務,不依據現成的描述,在人腦中獨立地創造出某種新形象和心理過程

◆幼兒想像的特點:以無意想像為主,有意想像開始發展;再造想像為主,創造想像開始發展

◆想像有時和現實混淆:把渴望得到的東西說成已經得到;把希望發生的事情當成已發生的事情來描述;在參加遊戲或欣賞文藝作品時,往往身臨其境,與角色產生同樣的情緒反應。

◆幼兒想像發展的策略:豐富幼兒的表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現力;在文學藝術等多種活動中,創造幼兒想像發展的條件;在遊戲中,鼓勵和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在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訓練,提高幼兒的想像力

(七)思維

——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幼兒早期——直覺行動思維;幼兒中期——具體形象思維;幼兒晚期——抽象邏輯思維

◆思維發展的特點——具體性、形象性、經驗性、擬人性、片面性、固定性

◆理解發展的特點——從對個別事物的理解,發展到理解事物的關係;從主要依靠具體形象來理解事物,發展到依靠語言說明來理解;從對事物做簡單、表面的理解,發展到理解事物較複雜、較深刻的含義;從理解與情感密切聯繫,發展到比較客觀的理解;從不理解事物的相對關係,發展到逐漸能理解事物的相對關係

◆思維能力的培養——創設直接感知和動手操作的機會,根據幼兒思維的直觀行動性進行培養;不斷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根據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進行培養

(八)言語

1~1.5歲——單詞句階段

1.5~2歲——雙詞句階段

4歲——出聲的自言自語——形式:遊戲言語、問題言語

句子類型——從不完整句到完整句;從簡單句到複合句;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

幼兒發音的錯誤大多發生在輔音

◆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言語能力——有目的、有計劃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發展幼兒言語能力的重要途徑;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提供幼兒交往的機會;把言語活動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教師良好的言語榜樣;注重個別教育

6.掌握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並能夠在教育活動中應用。

◆情緒的分類:

心境——人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

激情——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為時短促的情緒狀態

應激——人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作出的適應性反應

道德感——小班幼兒指向個別行為如打人是不好的;中班幼兒喜歡告狀;大班幼兒看小人書時把壞人的眼睛挖掉

理智感——好奇好問,「破壞」行為

◆情緒情感的功能:適應功能;動機功能;組織功能;信號功能;保健功能

◆依戀(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的傾向)的類型——陌生情境實驗——安全型、迴避型、反抗型

◆影響依戀的因素——撫養質量(母親的敏感性和反應性),兒童的特點(外在的體貌特徵、身體的健康情況和內在的氣質特點),文化因素

◆情緒的發展:社會化、豐富化和深刻化、自我調節化、控制與掩飾成分增加

◆情緒情感的發展特點:易衝動性、不穩定性、外露性

7.掌握幼兒個性、社會性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並能夠在教育活動中應用

◆個性——一個人比較穩定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各種心理特點或品質的獨特組合

◆個性的心理結構: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徵(氣質、性格、能力)、自我意識(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節)

◆個性的基本特徵——獨特性、整體性、穩定性、社會性

活動動機:從動機互不相干形成動機之間的主從關係;從直接、近景動機佔優勢發展到間接、遠景動機佔優勢;從外部動機佔優勢發展到內部動機佔優勢

◆氣質

膽汁質:精力旺盛,反應迅速,脾氣暴躁,情緒明顯表露於外,但持續時間不長

多血質:活潑好動,反應敏捷,喜歡與人交往,善於適應環境變化,注意與興趣容易轉移,情緒表現明顯,但易變

黏液質:安靜穩定,反應緩慢,沉默寡言,交際適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穩定但不容易轉移

抑鬱質:行為孤僻,反應遲緩,具有較高的感受性,善於覺察他人不易覺察的細節,情緒反應深刻、持久,不表現於外,具有內傾性

◆幼兒性格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喜歡交往,好奇好問,模仿性強,好衝動

◆影響幼兒性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遺傳、家庭、幼兒園教育、社會環境、社會實踐活動

◆能力發展的特點:多種能力的顯現與發展;智力結構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出現了主導能力的萌芽,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類型差異;智力發展迅速

◆自我認識——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尊感、自信心;

自我調節——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

◆社會性發展的內容:親子關係和同伴關係(人際關係),性別角色(社會性),親社會行為和攻擊性行為(道德發展)

◆親子關係:民主型、專制型、放任型

影響因素:父母的性格、愛好、教育觀念及對幼兒發展的期望對其教養行為有直接的影響;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會經濟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間的關係狀況等;幼兒自身的發育水平和發展特點

◆同伴關係:受歡迎型、被拒絕型、被忽視型、一般型

影響因素:早期親子交往、幼兒自身的特徵、活動材料和活動性質

◆性別角色:

2~3歲——知道自己的性別,並初步掌握性別角色知識

3~4歲——自我中心地認識性別角色

5~7歲——刻板地認識性別角色

影響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因素

◆移情——導致親社會行為最根本、最內在的因素,是親社會行為的動力基礎、前提或動機

◆影響攻擊性行為的因素:父母的懲罰、大眾傳播媒介、強化、挫折(直接挫折)

◆學前期獨生子女社會性發展的突出問題:任性、依賴性、自私、不合群、膽小

◆學前期獨生子女社會性問題:產生原因——缺失、獨特、家長和子女關係;教養方式特點——溺愛、過分保護

◆影響學前期獨生子女社會性發展的教育:家庭教育、幼兒園集體教育

8.理解幼兒發展中存在個體差異,了解個體差異形成的原因,並能運用相關知識分析教育

◆差異類型:智力發展的差異性、性格差異、性別差異、學習類型差異

◆差異形成原因:遺傳和環境

◆適宜性教學法的主要方式:資源利用模式、補償模式、治療模式、個別化教育方案、性向與教學處理交互作用模式

◆學前教育階段應如何實施適宜性教學

幼兒園:平衡協調發展多種智能;進行個別化的學習;社區化的學習;自由探索,完整記錄;

有多元化思維和多元角色扮演的專業師資;家長和教師良好互動

教師:

教學方式——在探索型主題活動中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從多元智能的各個方面對幼兒給予綜合的、全面的評價;在課程實施中讓有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評價方式——從多種領域評價幼兒的發展;展示兒童的優勢;評價凸顯激勵作用,珍視和鼓勵每一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

9.掌握觀察、談話、作品分析、實驗等基本研究方法,能運用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和教育需求

◆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得對所要研究的現象或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的一種方法。——所得材料自然、真實的

◆談話法——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尋訪」被調查對象,通過談話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對某個人、某件事情、某種行為或現象的看法和態度

◆作品分析法——研究者運用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和有效經驗,對研究對象專門活動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

◆實驗法——教師根據研究目的對某些條件加以控制,有計劃地改變某種教育因素,從而考察該因素與隨之產生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的一種研究方法

10.了解幼兒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或障礙,如發育遲緩、肥胖、自閉傾向等

◆發育遲緩:

表現:體格發育落後、運動發育落後、語言發育落後、智力發育落後、心理發展落後

影響因素:不良飲食習慣或飲食不均衡導致的營養不足;疾病;家族性愛小和體制性生長發育遲緩;精神因素;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甲亢、垂體性侏儒等

預防:合理營養,均衡飲食;積極治療原發疾病;調養,發揮生長潛力;改善生活環境,精神安慰;

對先天性遺傳等疾病進行特殊治療

◆肥胖症

影響因素:進食過多,營養過剩;運動過少;遺傳;心理因素

預防:避免嬰兒哺乳過多,避免幼兒陷入多食、少動的怪圈

◆自閉症

表現:言語發育障礙;社會交往障礙;行為異常、興趣奇特;伴有感知障礙、癲癇發作

影響因素:先天生物學因素(孕期和圍產期對胎兒造成的腦損傷),後天環境因素(因父母工作忙,導致生活環境缺乏豐富和適當的刺激)

預防與矯正: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多關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刺激和發展兒童的智力和心理活動


相關焦點

  • 教資小白都想來的筆試突破集訓!思鴻教育錦囊相助
    恭喜恭喜,距離教資筆試只有43天了,超級想在考場上一展身手的同學們,你們是不是早就等不及了?!每一天都希望只有倒數1天?不!(來自還沒開始複習的底層同學的怒吼)沒有基礎,無從下手?考試時間緊迫如何才能高效備考?別著急!小鴻宣布!你的教資考試我負責!
  • 教資筆試報名後,不要忘記繳費!思鴻教育399的課靠譜嗎?
    前段時間,小鴻發起了一個內容參與討論:報名之後,應該如何備考?有小夥伴就說了:洛紫晨:教師資格證不算難,尤其小學,科目一比較簡單,科目二相對難點,正常來說買書,看視頻,做題就可以。想要知道主觀題的背誦寶典?想要教師資格證專項突破?想要知道教師資格證核心考點?想要節省時間複習?
  • 思鴻教育399的課靠譜嗎?
    等了大半年的教師資格證考試,見天使報名的第二天,各位考生的教資複習計劃,也該提上議程了。今年的教資考試難度可不小!報考人數史前最高→考試難度相應增加→通過率水漲船高.......小鴻希望大家都能順利地考取教資證書,將來成功走上教師崗位特別準備了一份福利送給你們:全套教材 包郵贈送!由我們思鴻資深教師編寫的獨家教材:深度歸納+硬核乾貨,報班就有,免費到家。
  • 石家莊思鴻教育小學教師資格證考點:教師與管理者的關係
    教師在教育組織中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必然要在一定教育管理者的管理之下開展工作。從管理的角度看,教師與教育管理者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教師與教育管理者的關係,實質上是組織中承擔不同任務的人們之間的關係。1.尊重教師在教育管理者的協調下開展工作,目的是為了共同實現學校組織的教育教學目標。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目標與教師的職業活動目標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教師應當尊重教育管理者根據自己的管理職責所開展的教育管理活動。
  • 報名結束後,眼中只剩學習二字!|石家莊當代教育集團思鴻教育
    教資考生:只想搞學習對於一心上岸的教資考生他們的快樂源泉就是:報名成功!繳費成功!報上名的同學們,如果複習計劃準裡進行,那無疑是錦上添花了,但還有部分同學,沒有報名成功,失落的都沒有學下去的動力了,別灰心啊同學們,我們可是立志要做「上岸的人」!
  • 河北思鴻教育來送寶典
    雖然現在剛剛報名結束,但筆試複習還真不能馬虎,強烈建議你儘快開始,因為剩下的學習時間還真不太多了。沒參加過考試或者還沒徹底上岸的同學一定有這樣的疑惑:如何複習最高效呢?特別是對以選擇題備考的知識重點,一定要在這一遍做到理解,二輪複習時候不再在選擇題上浪費太多時間。這時候還不著急背簡答題,但要能夠做到對內容的理解,為後期的背誦做好準備。
  • 石家莊思鴻教育提問教資筆試9月11日報名:你的考區在哪裡?
    2020年教資筆試公告來了!追憶2018、2019年的報考人數,2018下半年教資筆試報考人數超400萬,2019下半年教資報考人數達590萬!如此龐大的教資筆試考試人群僅次於高考,那2020年會不會再創新高?你心中是不是跟小鴻一樣有點小擔憂!
  • 思鴻教育399的課靠譜嗎?通過率達90%以上
    換算標準:通過率教師資格證考試畢竟是全國性的競爭性考試,所以通過率是必有的,這樣從才能篩選出優質的未來教師。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發現:科目一綜合素質比較簡單;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很難。因為難易程度不同,需要考到的分數也不同。
  • 河北石家莊思鴻教育機構:教師資格證,你報上名了嗎?
    不僅考區考位有限,報名入口還提前開放,有的小夥伴一覺醒來就已經沒有名額了……今天小鴻定的主題是:今年的考試,你報名了嗎?給大家梳理一下,首先,需要了解下報名要求和關鍵時間點;考生登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站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審核(注意網上審核所以資料提交前一定要確認清楚),網上繳費,各時間節點如下:各省市教資報名時間不一
  • 2020年超詳細教資高分備考複習規劃
    教資考試除了大家熟知的科目一和科目二以外,部分學段還會考到科目三。初中科目三:分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信息技術、歷史與社會、科學等15個科目。
  • 教資報名結束後,你的複習有效時間只剩5天!這份複習計劃收好
    那麼,你開始複習看書了嗎?是不是覺得一時間無從下手複習起來毫無頭緒呢?好不容易完成報名,然而真正的競爭現在才開始!為了讓大家能夠快速進入備考狀態今天要給大家梳理一下複習的時間規劃及思路首先,大家要明確,在日常的學習中是否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1. 教資考試內容多2. 學習過程無章法3.
  • 石家莊思鴻教育提醒!2020年教資筆試備考不足「八」天
    小鴻先來算個數學題,現在距離10月31日的教師資格證筆試還有44天!但是,每天除去工作、上課、吃飯、睡覺還有遊戲追劇的時間。每天能滿滿當當的複習4個小時已經很不錯了!所以:4×44=176小時176小時÷24≈7.3天這樣算下來留給我們的複習時間好像真的不多了
  • 教資乾貨|中學數學高等數學考點分布梳理
    參與今年教資中學數學考試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中學數學考試的範圍非常廣泛,包含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初中數學等知識點。針對於教資中學考試,如果我們報班或者在網上買的有課程資料的話,會拿到一本厚厚的講義,裡面涉及到的內容很多。雖然涵蓋範圍廣泛,但是把具體的知識點提取出來,其實我們可能更精確地鎖定考點範圍。以下整理除了一份中學教資考試-高等數學部分的考點,我們在備考階段可以作為參考。
  • 如何第一時間獲取教師編制招聘信息?思鴻教育399的課靠譜嗎?
    與此同時教育部門將繼續實施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配合有關部門繼續組織實施好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很多同學還比較糾結想考教師,但不知道教師資格證從何入手,糾結到底該考哪門學科好呢?而且據教育部的改革顯示,到2020年全國範圍內要普及高中教育。 這就意味著屆時高中生將大大增加,現有的學校和老師滿足不了教學需求。
  • 知點一對一,還剩一個月,教資複習來得及嗎
    考教資,備考戰線長,費時費力,現在還剩一個多月複習來得及嗎?首先要知道教資筆試要考些什麼?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考兩門,科目一綜合素質和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初中和高中都是考三門,即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教育知識與能力、科目三是你準備教授的科目(語數外音體美等),科目一和科目二是公共科目,也就是說是一樣的,只是學科不一樣。相對於考研、考公來說,教師資格證考試難度小得多,準備時間也不需那麼久。
  • |思鴻教育
    誰聽說過因為學生不開學老師下崗的,別人為了還各種信用卡、花唄各種愁的時候,老師疫情期間不上班還領工資、五險一金樣樣不少!擁有教師資格證能領錢你知道嗎?教師崗要擴招啦!大班額」清零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班級平均人數變少,教師需求量增加!不僅如此,國家還要在2020年底前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總體目標。綜上看來,考個教師資格證用途蠻多的,雖然需要經歷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但是考下來很值。
  • 2020教資考試在即,《教育知識與能力》要背嗎?
    對於完全沒有接備考過教師資格證,也不是相關專業的人員,在公務員的 備考上,確實是會有不小的壓力,特別是《教育知識與能力》這一科。主要原因在於,《教育知識與能力》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更多,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人來說,難度相對比較大。但其實咋教資的考試中,《教育知識與能力》的題相對決定,只需要你用心的學習和記憶,要考過就不難!
  • 不懂考綱如何備考?思鴻教育教資筆試考情分析+備考計劃穩了
    理解教師職業的責任與價值,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與決心。了解:知其然,一般多出選擇題,對於大家而言只需要看書理解即可,不需要背誦。科一內容比較雜,重點掌握後面的4道主觀題。其實就是掌握職業道德素養、教師觀、學生觀和作文。科二內容比較難,因為記憶內容偏多,心理學知識重在理解。要把時間花費在主觀題上,特別是材料題,比如第一道題基本都考德育原則、教學原則。
  • 二年級上數學思維導圖+重考點梳理(共八個單元),期末複習必備
    再過二十多天就要放寒假啦,想必一些家長朋友們也開始積極著手期末考試的複習工作了。今天,小宋老師給各位家長朋友梳理的是一份關於二年級數學上冊所有單元重考點的思維導圖(含1——8共八大單元,有完整版本可列印),只要對照這幾張圖就能把整個二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摸得一清二楚,這樣,在輔導孩子的學習考試的過程中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 來啦!輕鬆get小學科目二教師資格證必看真題及必會考點
    教材知識點眾多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看?複習資料一堆卻不知道哪些是重點?這些題都要背嗎?那些題都要做嗎?......最近有很多同學說,在複習的時候抓不住重點,不知道現有的複習資料中,應該重點看哪一部分。於是小編精心挑選製作了【教資必看真題及必會考點】,今天來為大家講解「小學科目二」的知識點,大家如果有特別希望看到的內容可以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