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菜媽 菜媽和錢爸 收錄於話題#輔食餵養18個
設計:沈大慄|編輯:Nina|撰文:菜媽娜娜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上周我們聊了聊如何從寶寶還沒出生,就注意
。
看文章的大部分媽媽們呀,早就過了「預防」的階段,等著我給大家出招解決面前這個挑食娃的問題呢!
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加輔食階段,到底哪裡做的不對呢?
6個月左右到了輔食添加期,寶寶又有新的食物可以體驗了。這對他來說,是非常與眾不同的。
因為之前都是通過媽媽的羊水或母乳來體會,對某種食物口味只是有個模糊的印象。這次呢,終於可以自己親自體會了!
輔食對他來說可是新大陸呀,他可能有點恐懼,有點好奇,也有點興奮,不過最終,他會被食物的美味吸引的,因為這是人類對食物的本能。
你有可能會說,別人家寶寶拿起來就吃,但是自家寶寶就不怎麼愛吃輔食。是的,的確有可能,而且這個現象也非常常見。
解決辦法也不難,做到以下幾點就好啦:
➊ 嘗試重複提供同一種食物
反覆提供,會增加寶寶對新食物的接受度。
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有些寶寶對新食物的接受速度慢一些,你可能得嘗試8次,甚至10次以上。
這可能跟寶寶個性有關,特別是難養型或困難型。但是,反覆重複暴露會增加寶寶接受新食物的機率。
也就是說,他會因為你的堅持,而接受新的食物的,千萬別輕易放棄。
當然,在我們眼裡,他還是表現出一種不愛吃輔食的樣子,這並不要緊,你只要提供食物,最後是否要選擇,就讓寶寶自己決定。
➋ 儘早提供不同種類和質地的食物
儘早提供更豐富的食物,不僅鍛鍊咀嚼能力,還能避免偏食挑食。
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指導書籍或文章的時候,都會發現所有的輔食餵養建議中,都強調要給寶寶儘早添加輔食,儘可能讓寶寶多吃不同種類的食物。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6個月-1歲,是寶寶味覺的學習期也是窗口期。
前面我們提過了,寶寶天生就愛吃甜的,鹹的以及帶有奶味的食物,但對其他口味的食物,是沒有好感的。
但在輔食添加期,你會發現:給寶寶吃略帶苦味的蔬菜,無味的雞肉或豬肉,略帶腥味的魚肉或蝦,他居然都能照單全收。
而且越早給他嘗試,他的接受度就越好,比如6、7個月就引入蔬菜、肉類等淡而無味的食物。
研究表明:
4-6個月是寶寶食物口味窗口期,他對不同口味的食物接受度最高;
6-11個月是寶寶食物質地窗口期,他對不同質地的接受度最高。
也就是說,寶寶天生是不喜歡平淡無味的食物,但在輔食添加初期越早引入不同口味和質地的食物,寶寶之後越不容易偏食挑食。
不用好奇,也不用羨慕其他家的吃貨寶寶,你也可以培養的。
總結一下,只要能做到這3點:
1、6個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輔食;
2、儘早讓寶寶嘗試不同口味和質地的食物;
3、耐心耐心再耐心。
1歲以後,也是家長抱怨寶寶不愛吃飯,偏食挑食最多的時候(1.5歲最高峰)。
這跟寶寶認知的發展有關係,他開始進入食物恐新期,具體怎麼表現呢?
他可能因為一個食物的某個特點比較奇怪或局部變化,認為這是一種新的食物,而拒絕吃。
那他怎麼判斷一個食物新還是不新呢?主要靠視覺。
也就是說,他看到一種食物,覺得不對勁,就不會吃。比如他很喜歡吃小餅乾,但是餅乾被弄碎了,他會拒絕吃��
哈哈,說到這裡,是不是很難理解寶寶的思考邏輯呀。
所以,到了這個階段,每個寶寶都會出現偏食挑食的現象,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在寶寶6個月-1歲的時候,你引入了非常豐富的食物種類,而且也讓寶寶嘗試不同質地的食物,比如糊狀、條狀、片狀或塊狀等,那麼恭喜你,寶寶的食物恐新期現象不會特別明顯,甚至你都沒感覺到他的變化。
如果之前沒有好好引入輔食,寶寶的飲食習慣也沒有培養好,比如讓他坐在餐椅上吃飯,以及規定好吃飯時間等。
那麼進入這個階段後,家長就會明顯感覺,寶寶怎麼越來越不好好吃飯了,坐也坐不安穩。
那麼怎麼辦呢?這三個方法很有效,你可以試試:
➊ 讓寶寶和大人或其他小朋友一起吃飯
寶寶在1.5歲以內,更多的是模仿大人的行為。
所以,在寶寶1歲以後就調整三餐時間,儘量與大人的三餐保持一致。同時,讓寶寶坐在家長旁邊吃飯,讓他可以看到其他人吃飯的樣子,而且吃飯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
等寶寶1.5歲以後,他開始慢慢模仿其他小朋友的行為了。如果旁邊有個吃貨寶寶的話,就找個機會讓寶寶與他同桌吃飯吧。真的,寶寶會被帶動的。
➋ 少量多次嘗試新食物
破解食物恐新期,最關鍵的方法就是他少量多次嘗試新食物。
怎麼做呢?開始吃飯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單獨用一個盤子裝少量的新食物,放在寶寶邊上,吃不吃由寶寶自己選擇。
每天都嘗試這樣做,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寶寶開始吃了。
注意不要將他不喜歡的食物和喜歡的食物放在同一盤子,他可能會連帶著不吃盤子裡的全部食物。
➌ 控制進食時間,不超過 20 分鐘
過了時間點,就拿掉食物,我知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這種做法。
這是培養良好飲食習慣中很重要的一點,你想持續得長時間吃飯,不僅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一種壓力,產生負面情緒,家長也會被寶寶磨得情緒變差。
與其如此,不如規定好吃飯的時間。你可以在吃飯前溫和得跟他說,寶寶,我們吃飯時間是 20 分鐘,沒吃完的話,就不吃了。
你可以在餐間的提供一點零食或點心,注意量,但不要影響寶寶的下一次正餐,至少要讓他在下一餐前有飢餓感。
那麼怎麼判斷寶寶餓了呢?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態就可以了解。
寶寶餓了,他會:
● 去抓或指向食物;
● 提供食物或小勺會張開嘴;
● 看到食物時會很興奮;
● 使用手勢或發出聲音,讓你知道他餓了。
如果你家娃正好處在這個年齡段,千萬仔細對照以上知識來看看有哪些沒做好,哪些還可以再糾正
更多輔食的內容,後臺消息處回復「輔食」就可以看到啦!下周我們會繼續說2歲以後的寶寶偏食情況,想看的話記得點「在看」告訴我!
你們記得⭐星標我呀~
不然找不到啦!
參考資料:
1.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healthyliving/toddlers-and-fussy-eating
2.https://www.karger.com/Article/FullText/478759
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78872/
4.https://www.eufic.org/en/food-today/article/tastes-differ-how-taste-preferences-develop
5.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524770/
6.https://eln.nutricia.co.uk/infants-feeding/toddler-development-feeding-challenges-part-1/#
7.https://www.cdc.gov/nutrition/infantandtoddlernutrition/mealtime/signs-your-child-is-hungry-or-full.html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