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趕考歸來,深夜的飛機上有5個我們同學校的學生,或者還有更多,我們沒看到或者看到了也不認識。在機場辦手續時,孩子同學媽媽說,以後回憶起這些,也蠻有意思的。擺渡車上看到兒子的同學,一個人趕考,她媽媽好幾次問我有沒有看到她,總算在回家的飛機上遇到了,我衝她招招手,她揮手回應,看上去成熟了不少。儘管很疲憊,機上這一路卻沒有困意,兒子一直跟我聊天,又結束了一場戰鬥,狀態還不錯,他很興奮。回想這一路申學考,孩子們都長大了不少,很感慨。
高二的時候,看著高三的孩子大人忙考試忙申請,旁觀者感覺很累很繁瑣,而真正輪到自己,才體會這其間究竟有多累多繁瑣。一年只有六次考試,若是遇到考試時間與國內學考衝突,還只得放棄一個。考個試要飄洋過海,書僮媽媽們搶考位搶酒店搶機票,一次又一次折騰籤證。為確保萬無一失,家長們紛紛跟著陪考。臺灣地區不接受未成年人單獨入境,其它地區不接受未成年人單獨入住酒店,儘管培訓機構有送考團,但是有條件的還是儘可能家長陪。曾經出現過孩子睡過頭錯過考試的,拿錯證件錯過考試的,打錯準考證錯過考試的,雖然說沒摔過不足以成長,但是有些跟頭,著實摔不起。
回過頭看看陪考這一路,還是蠻值得回味的。第一次搶考位沒做足功課,5月6月都在臺北陽明山的考場,待5月歸來辦6月籤注,才知道臺灣籤注有配額限制,這個時候辦6月的必須加急,有驚無險,旅行社的朋友一路搞定。陽明山的考場,除了山路繞一點,環境真是好。地處北投,溫泉資源豐富,我們在酒店房間裡就可以泡溫泉。周邊錯落著私家庭園,閒逛著以為是公園,走進去發現是私宅,這情境,恍然記起少女時代讀過的《庭院深深》。與幽深山路幾裡之遙的山頂餐廳,則是另一番繁華景象,坐在這裡吃燒烤、俯瞰臺北夜景,那感覺真是棒極了。
走下山進入文化大學周邊生活區,一片炊煙生氣,牛肉拌麵店門口總是有人排隊等候,老闆一邊幹活一邊與客人聊天,這是他家32年的買賣,他接班已12年。麵店隔壁是全臺第一好喝冰茶。在這裡,你看到的是生活,接觸的是溫和的友好的帶著生活氣息的人,陪考的日子,與孩子一起感受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的尋常生活,多好!
6月份再去陽明山,深夜抵達酒店,前臺小哥說:「我知道後天要考試,還在想胡小姐會不會再來,他們跟我說今天夜裡就到,果然你真的來了,我為你們準備了去火的涼茶,還有什麼需要你跟我說哈」,暖暖的溫情,瞬間感動。也正是這位小哥,在我們5月份離店的時候說:「你們的親戚潘女士在定房時特意關照過,你們是來考試的,所以我們特意安排了面向紗帽山的房間,在臺灣,意喻著金榜提名,祝弟弟考試順利「。遇到這麼貼心的服務生,我都覺得下一次沒選陽明山考試很過意不去,如果日後還有機會去陽明山,一定還住那家酒店。
艱辛的考試路上,點滴的善意和溫暖,都讓你格外感懷。6月份離開時,我知道我們不會再來此考試,特意多看了幾眼,這條山路上的小吃店、飲品店,經過的植物、遊歷的山景,都將藏在我們母子記憶裡,碰巧我們母子各自的鏡頭裡留下了對方的影子,那都是成長的記憶畫面。而這些,難道不是最好的人文培養嗎?
10月份考試在高雄,是我們母子狀態最慘的一次,孩子考前生病,我每天夜裡起來好幾次照顧他,安撫他的情緒,幫助他平靜迎考,而我也在出發前病倒了。傷兵母子就這樣背著半箱子藥,奔到高雄趕考。臺南的舅舅舅媽特意去高雄接機,給我們帶著涼茶和藥。親情照撫下,我們並不孤單。考試之後舅舅舅媽接我們去臺南見眾親友,陪我們觀光,也正是那時候,我完完本本了解了我們兩家跨越近八十年延續三代人的真情故事,我們是沒有血緣的親人。我把臺灣視作考娃的福地。趕考路上的花絮,難道不是最好的人格教育嗎?
都說青春期的孩子與大人少有溝通,我認為是缺少溝通的渠道。每一次考試,我都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長,我享受陪考的過程。考前的緊張你幫他舒緩,考後你對著他的神採飛揚舒出一口氣,這期間所有的溝通、陪伴,都是美好的體驗。母子倆共同商量考後去哪裡遊覽,孩子在葡萄牙餐廳與服務員聊葡語,他為我點菜,我只負責吃。在兩天的相處中我們討論考試細節,調整後續計劃。龍應臺在安德烈18歲的時候,以書信找回了兒子,她說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還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而我在一次次陪考中,重新親密了正在成熟的兒子。他很單純,心氣有點高,還有點脆弱,他還需要我的引導與目送,這就夠了。
說到申學路,不能不說家長群,這應該是目前最最緊密最最活躍的民間組織。前輩家長無私分享各種攻略,同年級家長互幫互助共同前行。考場外,大人們期待的目光,帶著凝重。遇到個把孩子拿錯證件或者準考證,不相識的大人們都會為他捏把汗,幫著跟工作人員說情。將心比心,都是為人父母,這時候,每個孩子都是在場家長的孩子。如果說,此情此景你感受到的是悲壯,那麼,悲壯的另一面難道不是力量嗎?再艱難的路,中國人潮湧般地走,再辛苦的日子,中國人頑強努力著。
再過兩個月,申美本的所有工序將劃上句號,接下來就是等待與收穫。感嘆那些個考試的日子,太多太多的回憶太多太多的成長片段。留點文字給孩子們,相信自己,所有的艱難,是為了成就更完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