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戰「疫」中的每一份堅守
堅守
+1
不休
戰「疫魔」、履職責、促發展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推動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嚴格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落實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工作要求
實打實幹抓好疫情防控
全力以赴推進高質量發展
確保「兩手抓、兩手硬」
廣大幹部職工面對「大考」無懼色、勇作為
堅守職責、無私奉獻
展示了大唐人的「硬核」與「溫度」
汪同良:
堅守紀檢工作不放鬆
2020年的春天,汪同良的印象格外深刻。
幾個月來,全國人民都在戰疫情、忙復工。汪同良也是,用他自己的方式。
汪同良是大唐國際紀委辦公室副主任。特殊時期,他立足紀檢崗位,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企業實施有效監督和精準問責這一「底線」貢獻著力量。
春節期間,本來「搶」回老家機票的他,毅然決定 「留守」北京,協助有需要職工查找工作資料,確保部門遠程辦公效率。為了減少疫情對執紀問責工作的影響,在程序合規的前提下,他創新工作方法,帶領部門人員就集團公司交辦的案件進行初核;通過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等平臺,組織人員研討信訪處置方案、開展調查工作,保證快查快處。
為了合理、充分利用這段寶貴的「緩衝期」,他組織並參與部門制度修訂工作,帶領部門職工對包括巡察工作、紀檢幹部提名考察等方面的8項制度進行了完善和修訂,為後續工作開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證,為紀檢工作長效推動奠定良好基礎。
為保證監督工作持續有效,汪同良參與並組織面向基層企業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檢查督導問責工作的通知》,指導各級紀委以推動、促進防疫工作為目標,正確樹立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問責的理念,把加強監督和正向激勵結合起來,確保疫情期間防疫工作與復工工作的有效監督。
春天的北京,繁花似錦。復工工作後,按照該疫情期間的出行規定,汪同良每天騎行上下班,路程達10多公裡,穿越一路風光。
「一開始確實挺累的。」 他說,「現在反而有點習慣了,就當鍛鍊吧!」
陳立偉:
每天騎行4小時只為在崗履責
春節前,大唐國際生產運營部新能源管理處經理陳立偉計劃回老家看看。父母七十多歲了,想念孫子,他也惦記老人。
疫情襲來,離京後很可能無法返崗工作。陳立偉只好放棄計劃。
這一放棄,別說老家,就連他的「小家」也一直沒回。「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兒子每天打電話就這一句。
沒辦法,特殊時期,防疫、生產都是硬道理。要想風機轉,人也不能停。
疫情給陳立偉的工作帶去了極大挑戰。一季度是大風季節,風機帶負荷高、導致缺陷增多;外委人員無法入場,春節假期回家的職工無法返崗,春節堅守準備回家過「十五」的職工不能回家;生產備件廠家由於疫情無法開工、消缺滯後……一系列難題擺上了陳立偉的桌面。如何平衡、如何管理,他把難題一個個梳理、解決;風電如何提質增效,怎樣推動高質量發展,他總在心裡盤算。
疫情讓通勤也變得格外艱難。為了落實該公司疫情期間出行要求,陳立偉把交通工具換成了自行車。每天凌晨5點出發,步行到五環再騎車,往返要4個小時。途經批髮菜場,幾公裡長的貨車長龍般佔據著幹道,電三輪風馳電掣,夾在中間騎行,還真有點心慌。遇到風雨雪等極端天氣,更是讓人心跳不已。
每日見他騎完車汗流浹背的樣子,同事們覺得心疼:「您工作從早到晚,還要那麼早起床,騎那麼長時間,生物鐘不都打亂了麼?」他笑答:「我沒有生物鐘,只要有工作就不困!」
梁丕昭:
「堅守」即是「牽手」
4月3日,盤山發電公司職工梁丕昭站在指定隔離點樓下,隔著落地窗看見妻子於躍跟他招手。
時隔55天,梁丕昭的心中五味雜陳。在近兩個月的堅守中,他與妻子千裡守望,攜手「逆行」的一幕幕湧上心頭。
2月10日,梁丕昭的妻子作為天津援鄂醫療隊一員,奔赴湖北疫情最前線。從此,她不畏艱險,衝在一線;他牽腸掛肚,堅守陣地。
作設備部綜合專業點檢員,梁丕昭的日常工作本就不輕鬆。因為疫情,他所在專業僅有兩人能夠出勤到崗,這更讓他壓力倍增。「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投運。」「精處理760根濾元維修。」……翻開梁丕昭的工作日誌,密密麻麻的記錄著他75天「連軸轉」的日子。
3月29日下午,盤山發電公司接電網調度緊急通知,要求4號機組於30日早8點併網,這是自疫情以來該公司的一次重大操作。接到通知後,梁丕昭第一時間趕赴單位,迅速投身到緊張的啟機準備工作中。由於疫情原因,設備廠家無法到廠對機組停爐保護液含量進行測試。若試驗無法進行,殘留的保護液將嚴重汙染精處理樹脂和化學儀表,可能導致安全隱患。
怎麼辦?梁丕昭當機立斷,主動請纓,接過了停爐保護液試驗檢測的重任。
領下「軍令狀」,梁丕昭不敢耽誤片刻,立刻溝通協調實驗需要藥劑和儀器的到廠事宜。多方協調下,試劑和儀器如期到廠。為了使精處理系統和化學儀表及時投運,梁丕昭放棄休息,連續進行檢測試驗,詳細記錄實驗數據。下午班、前夜班、後夜班、直至第二天的早班,不知不覺中,他足足幹了一天一夜。
3月30日13時5分,4號機水汽系統停爐保護液完全分解。梁丕昭終於鬆了一口氣,疲憊的臉上展露了笑容。
「我的家人在前線奮戰,我也絕不能『掉鏈子』。」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梁丕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單興東:
那些凌晨很難忘
單興東,保定供熱公司一分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
在抗擊疫情期間,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帶領黨員職工堅守在防疫和保供暖一線。
2月1日,該公司接到樂凱集團提供蒸汽的緊急求援。因為疫情,作為國內唯一醫用X光膠片生產廠家的樂凱集團亟需復工生產。該公司黨委第一時間研究部署,於2月2日成立應急送汽分隊,火速展開專項攻堅。
單興東一馬當先,組織攻堅隊員爭分奪秒,連續作戰十幾個小時。漏點排查、問題修復、安全複查……從一大清早忙到凌晨1點,終於順利實現送汽。「能助力防疫一線企業復工生產,感覺自己也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一份力量!」
這個凌晨,單興東格外難忘。
2月中旬的一天,該公司一個供熱小區熱力站循環泵因故障停運。民生大過天。單興東心急如焚,立刻前往現場查看情況、協調工作。
人員少,他馬上協調其他服務站協助完成水泵搶修任務。備件缺,他迅速聯繫供應商備貨。因為疫情,備件無法送達。單興東自個開車火速趕往採購點取來備件。時間緊、任務重,他全程參與搶修,直至兩臺水泵軸承更換完畢試運正常。
深夜1點,機組終於順利啟動,小區及時恢復供熱。單興東也終於常籲了一口氣。
那個凌晨,單興東格外難忘。
不久前,單興東80多歲的老母親住院了。老人大年初二在家跌倒,最近病情加重不得不入院治療。為了陪護老人,單興東與家人協商定好了「排班表」。他全程「夜班」。白天上班,晚上陪護,他從未因老人生病休息過一天。
這段日子,對於單興東來說,難。每天把老人安置妥當,他已經疲憊不堪,但是心底依然湧出堅持下去的力量——作為兒子,總算盡了孝心;作為黨員幹部,總算沒耽誤工作。還有家人的理解和配合,讓他倍感欣慰。
「使命感、責任感,還有愛,是一切困難的天敵!」
那些深夜、凌晨, 單興東格外難忘。
現在,單興東依然一如既往地忙碌在抗疫、供暖一線。他把那些難忘的凌晨深埋心底,不斷生發著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衝鋒陷陣、擔當奉獻的熾熱能量。
作者:李維超 楊濛 張萌超 生宣 肖濤 曲洪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