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chū lái),結構助詞。反義詞有:進去。
從裡面到外面來。
[冰心《寄小讀者》:「正在凝神,看護婦已出來將我的床從廊上慢慢推到屋裡。」]
猶出面;露面。
[吳組緗《山洪》:「水路用船,壽官建議這路可以請保長章延福出來,因為他擁有很多的貨船,號召力也大。」]
用在動詞後,表示人或物隨動作由裡向外。
[丁玲《奔》:「車上也有被推出來的人,都攔在那一個小門口。」]
用在動詞後,表示人或物由隱蔽到顯露。
[老舍《四世同堂》:「老人的眼睛也並不完全視而不見的睜著,他看出來瑞豐的行動是怎樣的越來越下賤。」]
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完成或實現。
[沈從文《從文自傳》:「這方法也虧那表哥想得出來。」]
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使人或物在某一方面獲得某種好的能力或性能。
[我這兩條腿走出來了。他的嗓子練出來了。]
出來在教材中的例句:
1、小白兔跑過去,問:「小魚,小魚,今天怎麼有空出來呀?」(出自: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4-14、要下雨了)
2、曹操的兒子曹衝才七歲,他站出來,說:「我有個辦法。(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4、曹衝稱象)
3、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4-13、寒號鳥)
4、爸爸說:「是啊,大米是用農民種的稻子加工出來的。農民種稻子需要種子、農具、肥料、水……」(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1-6、千人糕)
5、爸爸接著說:「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來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種。(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1-6、千人糕)
6、我大聲說:「公主被我們救出來了,救出來了!在這兒,在這兒!」我抱住了媽媽。(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10、沙灘上的童話)
7、媽媽出來了,她看見寧寧與一個陌生的男孩玩得正歡,兩個人還挺親熱呢。(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我愛閱讀)
8、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16、雷雨)
9、他們設計了一個密封浴桶,在下邊安裝吸管,它可以把噴頭噴出來的水朝一個方向吸。(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18、太空生活趣事)
10、它靈巧地從繭子裡掙脫出來,驚奇地發現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22、小毛蟲)
出來參考例句:
1、出來混,始終是要還的。
2、小老鼠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出來散步。
3、你哭的事總有一天會笑著說出來。
4、有些東西,現在翻出來看一樣會哭。
5、這些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是十分寶貴的。
6、俗氣就是流露出來的一種下劣性。
7、我是從路邊撿來的從嘎吱窩裡出來的。
8、格子襯衫的調調,調色盤也調不出來。
9、鮮紅的火苗從爐口噴吐出來。
10、他從站臺出來,東張西望,一個熟人也沒有。
出來有關的成語:
1、旭日東升(xù rì dōng shēng):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旭日:早晨剛出來的太陽。
2、初出茅廬(chū chū máo lú):茅廬:草屋。原指初次出來做事。後指剛進入社會,閱歷不深,缺乏經驗。
3、不打自招(bù dǎ zì zhāo):招:招供。舊指沒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壞事或有壞的意圖自我暴露出來。
4、一窩蜂(yī wō fēng):一個蜂巢裡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鬨鬨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5、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益:更加;彰:明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6、泣不成聲(qì bù chéng shēng):泣:低聲哭。哭得噎住了;連聲音也發不出來。形容極度悲傷。
7、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經過澄清以後徹底暴露;真相大白。
8、藏頭露尾(cáng tóu lù wěi):頭藏起來;卻把尾巴露出來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閃閃;不肯把真實情況全暴露出來。也作「露尾藏頭」。
9、如鯁在喉(rú gěng zài hóu):魚骨頭卡在喉嚨裡。比喻心裡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10、喜上眉梢(xǐ shàng méi shāo):眉梢:眉尖。喜悅的神情從眉眼上表現出來。形容高興時眉開眼笑。
《出來造句和解釋_出來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