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長樂路398號時,一抬頭,發現佇立於街角那幢灰色的磚木結構老房子,被剝去了灰濛濛的一層「舊顏」,敞亮了許多。沿街的這一面,打開了三個圓拱形的落地玻璃窗,猶如三個「露天舞臺」,暮色中,燈光映照著人影影綽綽,仿佛正在上演一出不知名的戲劇,街區馬路便成了天然的觀眾席。這家書店就是朵雲書院·戲劇店,12月24日,它將以一場論壇揭開面紗,12月25日對公眾開放。
圖說:朵雲書院·戲劇店外景 官方圖
戲韻
踏上藍色的鑄鐵樓梯,便有如同進入一幕即將拉開帷幕的大戲的興奮之感。1400平方米的戲劇書店,共四層樓。作為一家戲劇主題書店,朵雲書院·戲劇店在選書方面,秉持「來自專業,面向大眾」的原則。從戲劇角度切入,選取戲劇史上重要的名家名作和研究典籍,同時,也選取大量發散自戲劇,與戲劇「觸類旁通」的圖書,幫助讀者了解戲劇在生活中各個領域的衍生和應用。
在這裡,有一整面牆的「戲劇人書單」專架,這是書店專門採訪濮存昕、陳薪伊、毛時安、孟京輝、張軍、史依弘、唐穎等戲劇導演、編劇、演員、理論研究者,請他們列出個人閱讀書單,讀者可以從他們的閱讀選擇中加以借鑑、研究。「戲劇人書單」對面,是「人物館」,有許多戲劇人的訪談和傳記,甚至可以看到小津安二郎的食譜,在這裡全方位立體地了解一個戲劇人,而不僅僅是他在舞臺上的光鮮一面。
圖說:人物館 官方圖
戲味
書架間,間或鑲嵌著幾個隔斷,鋪上了藍色的絲絨,半掩著白窗紗,像舞臺上的帷幕又好像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中的車廂,似乎一坐上去,隨時隨地就有故事要發生。
二樓擁有大大的露臺,可以想像風和日麗的日子裡,陽光的氣息與書香咖啡香漫溢的愜意,書店「標配」咖啡與蛋糕都帶著「戲味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裡的青澀回味,也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苦澀與甘甜共存。
圖說:蛋糕飲料「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 官方圖
書店的設計師呂永中期望,朵雲書院·戲劇店是一個大舞臺,所有人可以在此成為演員和觀眾,共同演繹一齣戲。它沒有劇本和編排,無主角與配角之分,更不限表演形式。它足夠自由,足夠好玩,也足夠令人鬆弛,「你方唱罷我登場」。
即日起一直持續到1月底的朵雲書院·戲劇店開業季活動,將以形式多樣的戲劇主題活動帶讀者走進戲劇,走進閱讀。本報記者 徐翌晟
記者手記 那些書做的雲
除朵雲書院·戲劇店外,朵雲書院·旗艦店、朵雲書院·廣富林店、思南書局、思南書局·詩歌店,「五朵雲」分布在城市的商區、園區、學區、社區,這些集書房、講堂、展廳、會場、文苑、客廳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新型閱讀文化空間,為書店的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圖說:戲劇魔方 官方圖
書店要美,要有顏值已經成為一種共識,然而,光有美和各種文創的書店是遠遠不夠的,美得要有內容,美得也要各有千秋,這才是書店的專業化發展道路。即使是店裡通常擺放的文創產品也該各有側重,避免千篇一律。據介紹,戲劇書店的文創,也主打戲劇主題,總量達1000餘種。戲劇魔方、20+1餘音刻度尺、電吉他開瓶器、跳躍的琴鍵……有些還是戲劇書店的自我創意。
那些書做的「雲」,惟有形態各異,才令人欣賞不盡。(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