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於施洋:政務大數據何以「捨近求遠」?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於施洋現任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師從汪玉凱教授,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2002年起,他開始專注於電子政務研究,參與過多項國家電子政務政策、規劃的起草和研究,可謂見證了我國電子政務近十餘年的發展歷程。

  大數據助力政府網站轉型

  從2011年5月起,於施洋所帶領的團隊從以往主要關注的電子政務政策和規劃研究領域「華麗轉身」,以事企合作創新方式成立了國家信息中心網絡政府研究中心,開始專注於政務網站大數據分析。

  這一研究中心已經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政府網站大數據中心。2014年2月,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改版的大數據分析和欄目規劃、頁面設計就由該團隊完成。

  回顧這一轉變時,於施洋坦陳,他本科學經濟學、碩士學金融,博士學行政管理,可以說都跟信息技術、數據科學無關。但當時就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驅使他毅然放棄了「高大上」的戰略和政策研究,而帶領團隊扎到數據分析這個專業領域。

  於施洋認為,網絡的快速普及,意味著我國社會發展的人文基礎正發生根本性變化。網際網路不斷進化,政府網站卻後知後覺。政府網站無法為網民提供有效服務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政府主觀想像出來的服務供給和網民實際需求之間的嚴重錯配。

  他認為,政府網站未來將有「三大轉變」:從「知曉式」被動信息發布,向「回應式」主動公開轉變;從「單向式」表達,向「融入式」參與決策轉變;從「形式化」在線服務,向「實質性」網上辦事轉變。

  而這一切轉變發生的基礎,就是大數據。

  政務大數據從網際網路上突破

  2015年2月,於施洋又有了新任命:國家發改委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中心執行副主任,這是他職業生涯的又一次轉變。

  談到這段經歷,於施洋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政務大數據發展大致有兩條路徑:一條是由內而外,先佔領「大城市」的直達式路徑,先以政務信息共享、公開為主,再與網際網路海量數據結合;另一條是由外而內,「農村包圍城市」的迂迴式策略,先以挖掘網際網路上免費、公開的數據為主,再向政府內部走。從過去一段時間實踐看,第一條路線看似更直接,但並不好走、風險很高;而第二條路雖然看似「捨近求遠」,但實際上卻是另闢蹊徑、別有洞天。

  研究表明,2011年全球數據總量約1.8ZB,到2020年則將激增到40ZB,這其中文本、圖片、音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佔比將達到75%,而這其中的絕大多數數據並不由政府產生,也不掌握在政府手中,而是在網際網路、物聯網。

  那麼,完全基於網際網路上開放、公開的數據,是否可以直接建立一套國民經濟運行的非統計監測預測和決策支持體系呢?基於這樣的考慮,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成立了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在中央各部委裡首提建設大數據專門機構,還批准建設專項,成立了超100人的專業團隊。

  實際上,從一開始,「網際網路思維」就深扎於「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中心」。

  一方面,強調用開放、合作、創新、共享的思路來建設大數據中心,而不是一上來就悶起頭在政府內部去推信息共享。過去一年,這個機構探索性地開展了基於網際網路非統計數據的宏觀經濟監測、預測研究和分析工作,研發了網民經濟信心指數、重點消費領域需求指數等十多個指數,在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開展國民經濟運行監測預測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支撐宏觀決策的全新路徑。

  另一方面,強調真正做到問題導向、應用為先、機制創新。2015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決定建設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中心,兩天後,他們的第1期分析報告就報送上去了。截至目前,他所帶領的團隊圍繞經濟監測、形勢分析和政策評價,編寫完成了140多期大數據分析報告,處理有效數據條數超3000億條。

  事業單位與企業合作的PPP模式,是一種機制創新。於施洋說,教訓太多了,技術、需求瞬息萬變,如果還像以前那樣,用1-2年立項、再用1年建設,然後才考慮利用系統開展工作,那麼,等大數據系統建成之時,需求已變化、技術早就過時。

  實際上,在從「外圍」網際網路入手的同時,近期他的團隊已經開始在稅務、工商、生態等領域逐步深入到政府業務數據之中,實現了由外而內的突破。

  走出國門建大數據中心

  2015年底,於施洋和他所帶領的團隊又接受了一個新的使命,組建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這是全新的任務,於施洋透露,在領任務之初,他們曾經做過調研,發現「一帶一路」沿線60多國一共有40多種官方語言,建立一個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數據採集、分析和決策支持體系,光是跨語言翻譯問題就是一道過不去的坎。

  面對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團隊依然沿用了在發改委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中心時採用的事企合作、廣泛整合各方資源的模式,快速啟動了「一帶一路」國別資料庫和大數據綜合服務門戶建設;並與海南、新疆、福建等地方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大數據應用工作。此外,「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還與哈薩克斯坦政府初步達成協議,計劃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建設中亞「一帶一路」大數據區域分中心。後續還會在斯裡蘭卡、馬來西亞等地建設分中心,最終形成一個全球化、多節點的大數據採集分析應用體系。

  在一篇研究論文中,於施洋寫道,大數據之「大」,不僅僅在於其容量之大、類型之多,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用數據創造更大的公共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把大數轉化成為有決策參考價值的小數據,才是它 最後的、最終的歸宿。」

  ?對話於施洋:

  頻道: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

  於施洋:2014年11月底的一天,我的主管領導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同志召集大數據業務骨幹開了一個會。在會議上杜主任傳達了發改委徐紹史主任的三句話,大意分別是:第一句,大數據是大機遇,是未來國家信息中心的核心業務之一;第二句,大數據是國家發改委機關定位轉型的重要抓手,要真抓實幹;第三句,指示我們圍繞發改委核心工作制訂建立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的非統計宏觀決策支持休系的總體方案。現在回過頭看,這些論斷和指示都是前瞻性的、戰略性的,對於我們這些年青人是很大的鼓勵。從那天開始,我們這個團隊在大數據支撐宏觀決策領域正式起航。

  頻道:關於大數據,您正在進行的工作是什麼?

  於施洋:我在大數據領域的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2011年到2014年底,主要是通過網民訪問行為大數據分析幫助政府網站提升為民服務的能力;第二個階段是從2014年底到現在,重點是利用網際網路數據建立國民經濟運行的非統計監測預測和決策支持體系,我們在數據匯聚、數據模型、數據可視化等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第三個階段,就是未來兩到三年,把網際網路數據和政府業務數據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大數據在決策、監管、服務等各個領域的應用。

  頻道:對於大數據的未來,尤其是您正在從事的領域有什麼樣的展望?

  於施洋:大數據在政府中的應用目前還處在起步期,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我認為,從過去五年的工作實踐看,未來政府大數據應用有兩個方面需要突破:一是機制創新,現行的電子政務建設、管理和運維機制與大數據工作特性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機制問題不解決、不突破,大數據就可能走電子政務的老路,失敗率甚至可能更高。二是人才培育,人才緊缺已經成為制約政府大數據應用的首要瓶頸。我覺得在人才和知識的儲備上,在人才的使用和激勵上,政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培養既懂大數據、又懂政府業務的人才,是個大課題。

(責任編輯:佟明彪)

相關焦點

  • 國家信息中心舉行靈壽縣信息化種子人才培訓第三期培訓班
    11月18日,國家信息中心按照2020年定點扶貧工作計劃和《國家信息中心2020年靈壽信息化種子人才培訓方案》安排,赴國家發展改革委定點扶貧縣——河北靈壽縣舉辦信息化種子人才培訓第三期培訓班,中心大數據發展部黨支部書記、主任於施洋,大數據分析處處長楊道玲,規劃與應用處副處長郭明軍,
  • 蘇州工業園區大數據管理中心關於園區政務IT基礎架構及政務信息...
    蘇州誠和招投標諮詢有限公司受蘇州工業園區大數據管理中心的委託,就其所需的園區政務IT基礎架構及政務信息系統統一運維服務框架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現將本次採購的中標結果公告如下:一、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項目名稱:園區政務IT基礎架構及政務信息系統統一運維服務框架項目編號:SZCH2018-Y-G-035二、評標委員會名單
  • 觀點| 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呂欣:大數據和國家治理間的關係
    原標題:觀點 | 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呂欣:大數據和國家治理間的關係近日「新時代政務傳播優秀案例分享會」在北京新浪大廈舉辦,邀請各部委新聞發言人、各地宣傳部門領導、各主流媒體負責人,共同進行案例分享、理論研討和經驗總結。
  •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
    、政務信息化等工作。,制定氣象信息網絡業務技術標準、規範;負責全國氣象信息網絡及資料業務的技術指導。     3.承擔世界氣象組織全球信息系統中心(GISC)任務,負責北京GISC系統建設、運行,進行全球地球環境數據交換。     4.承擔氣象高性能計算任務,負責國家級高性能計算系統建設、運行和用戶技術支持;牽頭全國氣象計算網格(CMAGrid)系統建設和運行;承擔北京高性能計算機應用中心的任務。
  • 國家信息中心攜手E人E本發布國信安全政務本
    相對而言政務的移動互聯平臺構建要比個人或者企業更加困難,也更為複雜,其中一項挑戰就是對於安全性的極高要求。4月8日,由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移動政務安全技術研討會暨國信安全政務本推介會在京舉行。會上國家信息中心正式宣布與北京壹人壹本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聯合發布了國內首個最權威、可靠、全面的移動電子政務整體解決方案——國信安全政務本。
  • 如何破解政務大數據共享難題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政府管理變革帶來了新的契機。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明確提出「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2016年12月國務院通過了《「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要打破各種信息壁壘和「孤島」,推動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
  • 《政務雲數據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
    原標題:《政務雲數據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隨著國家提出加快「新基建」的號召,承載數據分析、存儲、計算的數據中心再次被推向新的發展熱潮,成為提升數字經濟能級、助力現代化治理、實現智慧生活的「算力底座」,在推動「新基建」高質量、高效能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發改委談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已完成政務信息系統自查
    公安部將機關284個信息系統規劃整合為70個信息系統。交通部將部內95個系統和119個網站歸併成50個系統和23個網站。  孟瑋稱,近日,發改委印發《「十三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作為「十三五」期間統籌安排國家信息化工程投資的重要依據。
  • 淮南與國家信息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3月27日,市政府與國家信息中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淮南市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評審會在國家信息中心舉行。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秘書長胡東輝,副市長許承通等參加籤約儀式。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信息中心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數據採集匯聚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信息中心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數據採集匯聚及信息資源庫建設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數據採集匯聚及信息資源庫建設項目 品目 服務/其他服務 採購單位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信息中心
  • 國家信息中心與極光大數據合辦數博會網絡安全創新發展高端論壇
    5月28日在貴陽生態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心主任何灝出席會議並致辭。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貴州省信息中心、海南省黨政信息中心等單位領導出席。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心主任何灝、審計署原辦公廳巡視員兼信息辦主任周德銘、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呂欣、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數據資源管理與安全處處長張雷、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左英男、國家信息中心國信衛士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技術發展研究室副主任鄧子健、杭州美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沈武林等領導與專家分別就政務信息共享數據安全、網絡空間數據安全、貴州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安全實踐
  •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運營中心籤約寶山!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運營中心籤約寶山!國盛產投·寶山藥谷效果圖與會者認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運營中心項目值得期待,發展醫療大數據、網際網路醫療等業態,搭建好生物醫藥產業鏈,可以為寶山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這也是寶山打造科創主陣地的重要抓手。
  • 探討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信息保護
    論壇以「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信息保護」為主題,邀請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審計署原辦公廳巡視員兼信息辦主任周德銘,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國信衛士網絡空間安全研究院網絡治理研究室主任呂欣,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左英男等嘉賓,圍繞政務信息共享的信息安全保障、網絡空間數據治理、大數據時代的身份安全管理、大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框架等議題,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為產業界與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學術機構建立合作平臺
  • 大數據技術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天津大學「政務數據認知...
    本站訊(通訊員梁紹楠)8月22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單位2018年度中期工作會在貴陽舉行。會上宣布新增一批共建單位並授牌,天津大學作為新增共建單位之一,正式授牌「政務數據認知計算研究中心」,我校智能與計算學部副主任胡清華教授作為代表參加此次授牌儀式。
  • 案例分享——國家信息中心展廳
    國家信息中心展廳內設置4塊LED大屏及30餘臺觸控一體機等顯示設備,用於展示研究成果、政務大數據、醫療大數據等各類信息,展示形式為網頁、視頻、PPT、大數據、應用程式等各類節目類型。針對多屏幕顯示管理,國家信息中心展廳選擇部署飛屏顯示控制系統,解決原系統使用複雜及耗費人力等問題,實現便捷管理。飛屏系統後臺集中管理展廳內所有顯示設備,無需再通過VNC遠程操作,給操作者帶來便利、節省時間。
  • 創意信息:公司資料庫除了用在公司的大數據平臺 在能源、政務...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創意信息(300366)提問, 請問:創意資料庫除用在公司的大數據平臺,還另對外銷售嗎?另公司的大數據平臺也有用別家的資料庫嗎?
  • 以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為導向 推進政務郵箱公共設施建設
    日前,由國家信息中心(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聯合中國移動主辦的「數據開放與數據安全生態技術研討會」召開,來自公安部、國家保密局、省級政務外網單位、中科院信工所和安標委等機構的領導專家,及電子政務、大數據、信息安全行業的技術骨幹參加會議
  • 丁家發:政務服務窗口列印何以「洛陽紙貴」?
    「在和林縣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列印一張單面的黑白A4紙材料要收5元,複印一張要1元,而在政務服務中心旁邊的打字複印店列印僅收1元,複印一張0.5元。政務服務中心這個窗口的列印費也太貴了。」近日,內蒙古和林縣一些群眾向記者反映了上述情況。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務信息系統
    圍繞落實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相關規劃,建設「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建立物理分散、邏輯集中、資源共享、政企互聯的政務信息資源大數據,構建深度應用、上下聯動、縱橫協管的協同治理大系統。2.統一標準規範。
  • 共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籤約暨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
    共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籤約暨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舉行 2020-12-08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