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縣紀委監委「區域協作機制」破解基層監督執紀難題

2020-12-18 梅州網

  ●本報記者 林 儀

  通 訊 員 楊鋼軍 黃震東

  策  劃 市紀宣

  「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機制,鄉鎮紀委從單打獨鬥轉變為協作辦案,再向全要素緊密配合,在對口辦案室的指導下,我們辦案效率進一步提高了;通過『案中練』『互相學』,自己的業務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豐順縣留隍鎮紀委書記黃文立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區域協作機制給他們帶來的變化。

  長期以來,監督資源分散、力量薄弱、人情關係羈絆、同級監督乏力、辦案經驗不足……這些問題都制約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近年來,豐順縣紀委監委不斷深化紀檢監察機制改革,健全完善了紀檢監察協作區工作機制,通過採取「紀委常委、監委委員+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的協作工作模式,積極整合縣鎮辦案力量,有效破解基層監督執紀困局,推動基層監督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的全要素邁進。

  監督執紀力量薄弱怎麼辦

  攥指成拳 凝聚合力

  探索搭建協作區

  「我們室才2人,協作區工作機制出臺前,根本滿足不了新形勢下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要求。」豐順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林培海直言,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監督對象大幅增加、群眾參與正風反腐的積極性不斷增強,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但與此同時,像諸如紀檢監察力量不足等問題使得基層監督執紀不同程度存在捉襟見肘的現象。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豐順縣紀委監委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重視,在增加人員編制的基礎上,通過區域協作的方式,對紀檢監察室、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力量進行優化整合、要素升級。

  那協作區怎麼搭建?「根據《豐順縣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派駐(出)機構和鎮級紀委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協作制度》,我們按照『地域鄰近、業務相近、便於組織協調、人員優勢互補』的原則,將縣紀委監委7個紀檢監察室、12個派駐(出)機構和17個鎮(場)劃分為5個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協作區(組),由第四至第七紀檢監察室主任分別擔任協作區主要負責同志。」豐順縣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朱傳訊介紹,目前每個協作區的日常力量達到10人左右。

  以豐順縣紀委監委第一協作區為例。該協作區由該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牽頭,整合豐順縣城周邊6個鄉鎮(湯坑鎮、湯西鎮、湯南鎮、埔寨鎮、北鬥鎮、八鄉山鎮)及豐順縣紀委監委駐縣委辦紀檢監察組、縣直屬機關紀工委力量,形成一個單元,劃分為協作區,改變過去紀檢監察室、鄉鎮紀委或派駐紀檢監察組單打獨鬥的辦案模式,科學巧妙地解決了人員緊缺的問題。

  在人員協調方面,機制的建立為區域協作簡化了抽調人員的手續。「過去我們遇到棘手的案件,想要借調人員,手續繁雜、用時長。現在一旦需要人手,我們就可隨時調配協作區內的人員,集中力量辦大事。」豐順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林培海說。

  「協作區的建立緩解了我們派駐組人員少、效能不高的局面。」豐順縣紀委監委駐財政局紀檢監察組長鄭春鈴介紹,2018年,該派駐紀檢監察組接到一條問題線索,但由於案件時間跨度長,證人分布各地,僅憑紀檢監察組的兩名紀檢監察幹部難以開展初核工作。「提請協作辦案後,今年我們集中力量,並在對接室的溝通協調和指導下,順利辦結了。」

  隨著力量的整合,豐順縣紀委監委上下一心,攥指成拳聚合力,監督效能不斷得到提升。

  量紀畸輕畸重、人情幹擾

  問題怎麼破

  統一出口 交叉檢查

  確保線索處置質量

  「以前有些小案子可以採用函詢等方式處置的,有時交給了紀檢監察室來辦。鄉鎮紀委人員少、業務不熟,有時又分配到了疑難複雜的案件,這就容易出現『殺雞用牛刀、小馬拉大車』情況。」豐順縣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彭展洋介紹,協作區建立後,基本杜絕了這一現象的產生。

  協作機制明確線索直接分配到對應的紀檢監察室,由紀檢監察室對線索進行研判,再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分發給紀檢監察室、鄉鎮紀委或派駐紀檢監察組承辦。

  如疑難複雜的案件由紀檢監察室主辦,抽調鄉鎮紀委幹部參與辦案;簡單的線索分派給鄉鎮紀委或對應的派駐紀檢監察組辦,並由紀檢監察室負責對線索處置進行業務指導、督辦和把關,有效防止量紀畸輕畸重的現象發生,確保紀法貫通、法法銜接。

  在基層,鄉鎮紀檢監察幹部還面臨著「圈子小、熟人多」的考驗,「人情關」是紀檢監察幹部必須要突破的阻礙。

  砂田鎮紀委書記彭展能坦言,人情幹擾是基層監督執紀普遍存在的現象,要破解這一難題,不僅需要紀檢監察幹部敢於善於鬥爭,更需要完善體制機制、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針對這一難題,豐順縣紀委監委統籌監督力量,發揮「聯動效應」,採取協作區內各鄉鎮紀委聯合辦案、交叉檢查等方式,有效解決基層「礙於情面,有所顧慮,壓力較大,施展不開拳腳」的問題。

  如豐順縣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在查辦某案件時,鑑於涉案人員多是該室辦案人員的親戚、朋友,便對該名辦案人員採用迴避制度,調動其他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力量,聯合辦案,推動案件順利辦結。

  此外,同級監督難也是基層監督執紀的痛症,個別鄉鎮紀委怕辦案得不到黨委的支持,對基層的一些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我們開展協作區交叉檢查,可以把監督空間相對隔開,避免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顧忌,利益交集減到最少,使鄉鎮紀委幹部能夠放下人情包袱,大膽開展監督。」豐順縣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朱傳訊總結道。

  專幹不專、能力恐慌怎麼解

  建章立制 有序運行

  推動工作規範化

  「我是2018年從豐順縣檢察院轉隸進入紀檢監察隊伍的,之前的工作和紀檢監察工作有較大差別,本領恐慌是存在的。」豐順縣紀委監委駐政法委紀檢監察組組長範迎春說,協作區建立後,掛鈎紀檢監察室在辦案過程、紀法貫通方面給了她詳盡的指導,讓她受益匪淺。

  這是協作區在培養人才方面取得的實踐成效。

  近年來,豐順縣紀委監委針對鄉鎮紀檢監察幹部和派駐紀檢監察幹部不同程度存在業務能力不強、工作規範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堅持靶向發力、綜合施策,通過定期培訓、案件討論會、以案帶訓等方式,著力提升協作區工作法治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實現監督檢查形神合一、紀檢監察有效覆蓋。

  「在以案帶訓方面,我們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掛鈎紀檢監察室的人下沉到鄉鎮,帶著鄉鎮紀檢監察幹部幹;另一種則是通過協作的方式,將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幹部抽調到紀檢監察室,通過手把手教、一對一地帶,目前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幹部整體辦案水平得到了提高。」豐順縣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彭展洋介紹。

  此外,豐順縣紀委監委今年制定了《2020年縣紀委監委派駐(出)機構監督清單(試行)》,並正在起草《各鎮黨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及年度考核工作方案》,在強化黨委管黨治黨責任意識的同時,倒逼派駐(出)機構、鄉鎮紀委對照責任清單履行監督職責。

  「《2020年縣紀委監委派駐(出)機構監督清單》從6大方面92項告訴我們要怎麼做,讓我們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豐順縣紀委監委駐政法委紀檢監察組組長範迎春說。

  砂田鎮紀委書記彭展能也有同感,他說:「我們的編制在鄉鎮,但是又受上級紀委監委和鄉鎮黨委的雙重領導,有時難免造成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尷尬局面。區域協作辦案後,不僅讓我們從『圈外人』變成『圈內人』,還為我們監督執紀指明了方向。」

  針對鄉鎮紀檢監察幹部專幹不專的難題,豐順縣紀委監委正在起草的《各鎮黨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及年度考核工作方案》明確各鎮黨委要嚴格按照「三轉」要求,鎮紀委書記、專職副書記以及紀檢專幹不得兼任紀檢監察以外的其他工作。

  通過建章立制、有序運行,豐順縣5大協作區的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工作實現規範化高效運轉。今年以來,豐順縣共立案181宗,通過協作區立案97宗,佔比53.6%。

相關焦點

  • 巧解人手不足難題 開化紀委實行「分片協作」機制
    開化縣華埠鎮紀委工作人員在現場監督執紀。「如今,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監督執紀人手不足問題。」談及剛剛開展的全縣重點信訪「回頭看」工作,開化縣華埠鎮紀委書記饒金祥激動地說。「8月初,我們在接到開化縣紀委縣監委交辦的重點信訪件時,正愁人手不足難以開展調查,開化縣紀委縣監委派駐縣法院紀檢監察組立即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協助我們開展調查,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複查覆核工作。」饒金祥告訴記者。據悉,為有效解決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力量不足、同級監督乏力等問題,開化縣紀委縣監委出臺《鄉鎮(辦事處)、部門紀檢監察組織分片聯繫協作制度》。
  • 青山區紀委監委:巧用「掛圖作戰」利器 為監督執紀「破題開局」
    近日,青山區紀委監委審議通過《青山區紀委監委關於辦理非青山轄區的問題線索及案件的通報制度》《青山區紀委監委機關監督執紀監察專題會議工作制度(試行)》《青山區街鎮紀(工)委(監察辦公室)問題線索管理和處置辦法(試行)》三項制度,旨在通過強化制度流程為監督執紀「破題開局」。這是青山區紀委監委健全完善體制機制,規範監督執紀執法工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 觀山湖區紀委區監委加強聯動 破解審查調查人手不足難題
    為破解審查調查人手不足、力量分散的難題,觀山湖區紀委區監委積極探索建立協作配合及統籌聯動機制,在審查調查、案件查辦等方面共同發力,形成目標一致、一體運行的工作格局。在工作中,觀山湖區紀委區監委充分發揮「室組」聯動的互助互補和疊加效應優勢,持續有力開展監督執紀,為「微權力」裝上「探頭」。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匯報前期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督促紀檢監察幹部主動思考、積極作為;經常性深入聯繫單位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全面建立幹部廉政檔案,強化對聯繫單位政治生態精準畫像和分析研判。
  • 【部門交流】來賓市紀委監委實行派駐機構片區協作機制提升派駐...
    【部門交流】來賓市紀委監委實行派駐機構片區協作機制提升派駐機構監督成效 2020-04-23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東:推進鄉鎮紀委「三化」建設 讓基層監督提質增效
    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丹麻鎮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楊朝森說道,「鄉鎮紀委『三化』建設開始後,縣紀委監委統籌協調我們周邊幾個鄉鎮的紀委書記形成了片區聯動協作組,聯動協作讓我們從『一根繩』變成了『一股繩』,切實解決了『查案難』的問題。」
  • 太原市小店區紀委監委推動四種監督貫通融合增效
    太原市小店區紀委監委推動四種監督貫通融合增效 2020-12-11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層片組協查機制激活「拍蠅捉蚊」功能
    為進一步整合力量提升監察監督實效,充分發揮鎮(街)監察辦公室查辦基層微腐敗的作用,杭州市逐步探索形成了基層片組協查機制,按照「區域就近整合、有利工作開展」原則,將鎮(街)監察辦公室和縣(市、區)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派駐機構劃分為若干片組,明確了問題線索處置、案件查辦、定性量紀等全環節的協作形式,激活鎮(街)監察辦「拍蠅捉蚊」動能。
  • 如何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讓監督更聚焦更有力?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重點加強對高級幹部、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對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作出部署,要求推動上級一把手抓好下級一把手。實踐中,各地如何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讓監督更聚焦更有力?
  • 監督執紀「不講人情」、處分執行「不打白條」,成都市紀委監委把好...
    群眾眼裡最為「神秘」的工作之一,莫過於紀委監委「辦案子」了,也就是紀檢監察案件查辦工作。案件審理是紀委監委「辦案子」的最後關口,也是紀法銜接、法法銜接的最後出口。換句話說,紀委監委辦結案子後能不能順利移送司法機關、進入法律程序,還要看案件審理工作是否規範、高效、優質。6月11日,成都市「推動新時代案件審理工作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武侯區召開。
  • 泉州:實施「5533」工作機制 破解「末梢神經」監督難題
    自2019年開始,泉州市紀委監委探索實施「5533」工作機制,即紮實推進鄉鎮紀檢監察組織「五統一」規範化建設,推行鄉鎮紀檢監察幹部進村入戶「五個必」工作法,構建市(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掛聯繫片督辦、掛信訪件化解、掛幫扶項目落實「三掛鈎」方式,鄉鎮紀檢監察專幹、村支部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
  • 肅南紀委監委深化執紀「四種形態」提升監督質效
    肅南紀委監委深化執紀「四種形態」提升監督質效  每日甘肅網12月3日訊 據張掖日報肅南報導  肅南縣紀委監委不斷強化監督第一職責,緊盯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專項治理等各項任務落實,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在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 臨夏市精準運用「四種形態」 增強監督執紀效果
    今年以來,臨夏市紀委監委準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努力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監督執紀效果,共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黨員幹部173人,運用第二種形態處理25人,運用第三種形態處理
  • 浙江台州椒江區:提級監督將觸角延伸至基層
    但由於王雲龍與村出納借貸償還方式多樣,雙方各執一詞,給基層辦案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王雲龍案折射出的正是目前很多基層紀檢監察機關所面臨的困境。面對複雜的村情,鄉鎮紀委力量不足,加上受熟人社會制約等因素,普遍存在監督乏力的現象。
  • 屏山縣紀委監委畫好監督「同心圓」 解決群眾訴求「最後一公裡」
    四川新聞網消息(李原野)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的《決定》提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四川屏山縣紀委監委和屏山縣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以畫好監督「同心圓」,走好「最後一公裡」破題,發揮雙方職能優勢,探索建立了紀委專責監督和人大監督貫通協調機制。
  • 山東省紀委監委通過情境模擬 提升幹部執紀執法能力
    原標題:山東省紀委監委通過情境模擬 提升幹部執紀執法能力—— 真實案例助力打牢紀法基礎今年以來,山東省紀委監委要求針對監督執紀執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著眼提高監督檢查質量、做好審查調查措施使用等要求,提升紀檢監察實務操作能力。連日來,山東省紀委監委探索推行實景模擬實訓,助力紀檢監察幹部把紀法基礎打紮實。
  • 同安區紀委監委不交叉審理新機制很贊
    去年8月以來,為了有效提升基層案件審理的質量和效率,同安區紀委監委依託5個派駐紀檢組,對全區基層違紀案件實行循環不交叉審理的異體監督模式。  同安區紀委監委將這種基層案件審理機制稱為「推磨式」審理。該區希望通過這樣的行動,嚴把案件質量關,用好黨紀和國法「兩把尺子」,規範案件受理,嚴格證據審查,強化工作責任,保障案件質量和處理效果。
  • 嵐山區直機關基層組織「末梢監督」全覆蓋
    嵐山區紀委監委把在區直部門單位黨組織配備紀委書記(紀檢委員)作為加強基層組織監督的一項有力舉措。今年,嵐山區66個區直部門單位黨組織(18個機關黨委、48個黨支部或黨總支)共選舉產生18名紀委書記、74名紀檢委員,實現了區直部門單位機關黨組織紀檢幹部全覆蓋。馬德強就是其中一員。
  • 青島市紀委監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加強監督執紀問責
    據青島市紀委監委網站27日消息,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落實好黨中央、省市委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月26日,青島市紀委監委印發《關於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監督執紀問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湘西花垣縣紀委監委:扶貧監督的「孤獨行者」
    其中一人就是花垣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室主任龍勝伍。他在花垣縣紀委監委工作的3年時間裡,牽頭開展六個扶貧領域專項整治,走遍全縣12個鄉鎮241個村居600多個山寨,走訪多少群眾,加了多少班,得了罪多少人,誰也不知道,各種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明白,在扶貧監督的路上他是名副其實的「孤獨行者」。
  • 【清風北京】跑好監督執紀「第一棒」
    北京市各級紀檢監察信訪舉報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堅守職責定位,跑好監督執紀「第一棒」。今年以來,共接收信訪舉報3.4萬餘件次,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累計佔舉報總數的近7成,有效發揮信訪舉報工作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作用。國慶節前,一通實名舉報電話引起了市紀委監委信訪室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