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位於重慶市萬州區的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裝載純鹼。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新華網重慶7月31日電(記者王全超)近日,作為重慶最大的純鹼生產企業,位於重慶市萬州區的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調價通知:輕質純鹼、重質純鹼送到價格分別調漲150元/噸、200元/噸至1450元/噸、1550元/噸左右。
↑這是在位於重慶市萬州區的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拍攝的等候裝載純鹼的貨車。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此次調價是落實我們在西南西北純鹼生產企業片區會議上達成的共識,既是我們面對困境積極自救後的成果體現,其本身也可以說是自救措施之一」,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霖霏說,「下遊復工復產不斷推進帶來的供需改善,以及經濟回暖的跡象給了我們很大信心」。
今年上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純鹼行業陷入困境:需求減少、庫存累積、價格大幅跌破成本線……純鹼生產企業經歷至暗時刻。
從5月份開始,包括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眾多純鹼生產企業紛紛採取自救措施:延長生產裝置檢修時間、調降生產負荷、優化市場布局……
↑工作人員在位於重慶市萬州區的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純鹼生產包裝車間內作業。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從6月下旬開始,隨著自救措施效果不斷顯現,以及經濟回暖帶來下遊需求訂單大幅增多,純鹼生產企業迎來曙光,產銷率不斷提高,庫存有效去化,純鹼價格開始企穩回升,但仍然大幅低於生產成本。
而作為純鹼最主要的下遊行業,玻璃價格及其利潤卻從今年5月份開始迭創新高。
↑重慶市渝琥玻璃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裝運平板玻璃。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當前的玻璃需求非常旺盛,從6月初到現在,我們的庫存已經從6萬多噸降到了3萬噸左右,」 重慶市渝琥玻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渝說,「疫情過後,建築行業出現復工、趕工潮,在玻璃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的情況下,我們日產銷率最高時甚至超過了200%」。
↑這是在重慶市渝琥玻璃有限公司拍攝的平板玻璃生產線。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可觀的利潤極大地刺激了玻璃廠家的生產熱情,不少玻璃企業開始新增點火生產線,對重質純鹼的需求不斷增多。
「作為純鹼下遊企業,我們也希望純鹼行業能夠儘快擺脫困境,」 方渝說,「長遠來看,這也有利於我們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工作人員在位於重慶市萬州區的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純鹼庫房內作業。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此次突發疫情帶來的影響,也是對我們純鹼行業的一次大考,經濟持續復甦帶來下遊需求的快速恢復,讓我們對大考成績充滿信心,」熊霖霏說,「我們會繼續努力,多措並舉改善純鹼生產經營情況、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儘快實現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