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報記者 廖陽
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今年的群文活動裡首次推出了「親藝術·添智慧」親子系列活動,昨日,親子活動主打項目「嘉年華主題活動日」分上下午兩場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進行了一整日,前後有上千個家庭參與。除兒童藝術劇院作為嘉年華主會場外,馬蘭花劇場、世紀廣場「天天演」、奉賢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也同時開展了木偶劇等親子專場。
昨日上午,小朋友們還未進入劇場,便已在劇院門口三三兩兩群聚起來。原來,藝術節中心在大門口陳列了紅、黃、藍三色巨大裝置,並在裝置上夾起數百隻以藝術節LOGO為藍本製作的彩袋狀「飛鳥」,邀到場小朋友為飛鳥起名字。不少有父母陪伴一旁的小朋友躍躍欲試。從現場看,甜甜、美美等複姓名字佔了大多數,和平鳥、吉祥鳥等自帶修飾定語的名字也不少,更有人為飛鳥起了Alice、Tom等英文名。藝術節中心稱,最終被選中的名字將在藝術節重要的群文活動裡揭曉。
藝術節中心還在劇場內安置了彩繪、塗鴉、童年智造、「父母堂」等藝術創意體驗區。「我和小鳥一起飛」專場演出則將小朋友快樂的神經挑向了高潮。上戲戲曲學校的國粹京劇表演《梨園春秋》、南美巴西特有的熱帶風情舞蹈、夾雜石庫門弄堂遊戲的老上海歌舞、上海嘉定武校的武術《精武少年》依次上臺表演。以色列西爾弗舞蹈團帶來的「鋁管舞」,一度讓小朋友忘了吃手中的飲料與零食。舞蹈進行到最後,不少小朋友被舞者「拎」上臺鑽進鋁管一同表演了一番。
由上海市婦聯以及上海兒童基金會組織的援疆幹部家屬,以及藝術節中心組織的來自崇明、奉賢、嘉定、寶山等地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學生佔了觀眾總人數的一半以上。藝術節中心解釋,「援疆幹部家庭子女常年缺少父母的陪伴與關愛,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則很少走進市區,更沒有在劇場裡看演出的經驗。但在藝術節親子嘉年華裡,他們是最實實在在的主角。」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劇組昨日也向到場部分援疆家庭及農民工子弟贈送了音樂劇戲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