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螳螂撲蟬黃雀在後,大家並不陌生指的是: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自己也有潛在的危險,身後的黃雀隨時可能在他吃飽之後飽餐一頓。其實在秦時明月中也有很多螳螂撲蟬黃雀在後的經典例子,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一,章邯圍捕驚鯢:章邯在得知驚鯢的陰謀後,想將計就計設伏在大澤山將驚鯢擒獲,可不想在章邯和影密衛費盡心機殺光驚鯢的手下之後,自己也落入了黃雀的圈套。這裡說的黃雀指的是掩日,在章邯剛清掉驚鯢的小兵,還沒來得及喜悅之時,掩日的出現瞬間使氣氛嚴峻起來,白晝突然變成黑夜,掩日的氣場完全擋住了太陽的光芒,於是便有了章邯大戰掩日和驚鯢的一幕。在這場較量中驚鯢是禪,章邯是螳螂,在後面的黃雀是掩日大家說對嗎。
二,在月神操縱月兒想破解出幻音寶盒的秘密時,不慎被星魂闖入,只說了一句看來我來的正是時候,便不知道用什麼手法攻擊了正在施法中的月神,致使月神陷入沉睡的狀態,之後星魂便用提線傀儡術想破解幻音寶盒的秘密,可不想被天明的闖入,在天明奮不顧身的攻擊下和呼喊下,月兒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力量清醒了過來,月兒利用自己的力量催動幻音寶盒加上天明的攻擊,瞬間破解了星魂的提線傀儡之術。不過這裡小編想說的不是月兒和天明的實力如何了得,居然能戰勝大意中的星魂,小編想說的是在星魂的提線傀儡被打破,月兒能利用自己的氣息催動幻音寶盒運轉之際,被星魂沉睡的月神嘴角的那一絲笑容,或許月神並沒有著了星魂的道,她只是想利用星魂而已(這樣就算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什麼意外,責任也全部是星魂的哦)真是心思縝密的月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運用的可真不錯。哈哈。
三,田言利用自己的花言巧語騙的了朱家等人的信任後,利用炎帝決獲得了成為農家俠魁的身份,並利用田賜的武力戰勝了不服的對手田虎,致使田言這個驚鯢坐上新一任的俠魁寶座已經再無在障礙。可是天公不作美,縱橫的出現直指田猛的死亡是人用左手劍在近距離所為,已田猛登峰造極的武功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和田猛非常親近的人(因為和田猛親近之人,田猛才有可能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讓他近身),緊接著黑麒麟假扮田猛的出現嚇的田賜差點說出實情。田言見大勢已去,無法在掩飾下去,在加上他的布局已經完成(王離的百戰穿甲兵已經將大澤山包圍)自爆出自己驚鯢的身份。在這場較量中,田虎是禪,田言是螳螂,戳穿田言(也就是驚鯢)陰謀的縱橫是在後面的黃雀。只是有一點小編不明白,田言是不是田猛的女兒,怎麼可以愚昧自己的弟弟,欺騙自己的叔叔,手刃自己的父親呢?可悲。
大家覺的秦時明月中還有什麼螳螂撲蟬黃雀在後的實例呢?可以留言告訴小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