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鹽為百味之首,事關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
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行業,在鹽業管理上,國家於1996年5月發布了《食鹽專營辦法》,建立了以食鹽專營制度為核心的管理體制。
及至2013年,根據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對原辦法作了專項修改,將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的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鹽業主管機構。
2016年4月,國務院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在堅持食鹽專營制度的基礎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實現鹽業資源有效配置,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鹽改,開始拉開大幕。
2016年底,國家發改委及工信部印發的《關於加強改革過渡期間食鹽專營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劃為鹽改過渡期。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家、省鹽業體制改革要求,根據總體部署,今年7月,市政府下發《常州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至此,常州開始全面推進鹽業體制改革。
鹽改,這些內容你該知道
《常州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1、《實施方案》出臺的意義是什麼?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家、省鹽業體制改革要求,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切實強化「四個意識」和新發展理念,緊扣「兩聚一高」目標,加快推進我市鹽業體制改革,有利於實現鹽業資源有效配置,激發食鹽企業的創造力,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促進全市鹽業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常州高質量發展,建設「強富美高」新常州提供有力保障。
2、《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是實行政企分開。剝離食鹽批發企業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實行市場化運營,撤銷各級鹽業公司加掛的鹽務管理局牌子,將行政管理職能劃歸相關行政機關承擔。
二是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明確市經信委為全市鹽業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全市食鹽專營工作和鹽業行業管理職能;明確市食藥監局為全市食鹽質量安全主管部門;同時明確市衛計委、市農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物價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相關改革職責。
三是推進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執法。《實施方案》提出「兩取消一明確」,即取消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只能銷售給指定批發企業的規定和食鹽批發企業只能在指定範圍銷售的規定,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取消兩鹼工業鹽備案制準運證制度,放開小工業鹽及鹽產品市場和價格;明確由轄市區市場監管部門集中行使鹽業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鹽業主管部門全部行政處罰權及有關行政強制措施。
3、《實施方案》出臺後,食鹽專營制度是否取消?
鹽業體制改革不等於放開專營,國家繼續實行食鹽定點生產制度和食鹽批發環節專營制度,根據《食鹽專營辦法》有關規定,未取得食鹽定點生產許可證而從事食鹽生產,以及未取得食鹽批發許可證而從事食鹽批發的,都是違法行為。國家對不同資質的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經營範圍也有規定,省級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可開展跨省經營,省級以下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可在本省(區、市)範圍內開展經營。
4、如果想從事食鹽生產和銷售業務,相關許可證該如何辦理?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25號)和《省政府關於印發江蘇省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發〔2017〕21號)文件精神,不再核准新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確保企業數量只減不增;以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食鹽批發企業為基數,不再核准新增食鹽批發企業。
如果只是零售食鹽,不需要辦理零售許可證,但從批發市場及無許可證的單位購進的食鹽不能用來零售,根據《食鹽專營辦法》第十六條規定,食鹽零售單位應當從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購進食鹽。
5、我市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食鹽定點批發企業有哪些?
目前我市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1家:中鹽金壇鹽化有限公司;省級食鹽定點批發企業1家:中鹽金壇鹽化有限公司;省級以下食鹽定點批發企業4家,分別是江蘇省蘇鹽連鎖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常州蘇鹽健康廚房商貿有限公司、江蘇省蘇鹽連鎖有限公司金壇分公司、江蘇省蘇鹽連鎖有限公司溧陽分公司。
6、我市如何保證食鹽的供應安全?
為確保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食鹽的安全供應,我市將建立食鹽儲備體系和供應應急管理制度,建立由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相結合的食鹽儲備體系,按照全市食鹽供需情況,政府儲備量不低於一個月食鹽平均消費量的儲備,由市經信委負責管理並委託鹽業公司進行日常管理,同時鼓勵鹽業公司在全市最低庫存基礎上建立成本自擔的社會責任儲備。突發事件發生時,由市經信委按照應急預案規定,採取投放政府儲備、調運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等方式,確保食鹽市場穩定。
7、我市如何保證食鹽的質量安全?
食鹽關乎國計民生,為確保食鹽質量安全,重點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強化食鹽市場監管。加大對製販假鹽和違規經營食鹽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工業鹽和工業副產鹽流入食鹽市場的監管和違法案件查處,加強鹽產品標識管理,嚴防工業鹽和工業副產鹽流入食鹽市場。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涉鹽企業信用記錄,對食鹽、工業鹽、畜牧飼料用鹽等批發企業及企業負責人員建立信用記錄,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對有違法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實施聯合懲戒。三是建立協同共管機制。市經信委、食藥監局、公安局等部門建立證照協同監管機制,共同履行「雙告知」職責,加強信息溝通,聯動監管和執法協作,確保老百姓吃上「放心鹽」。
8、鹽務局撤銷後,食鹽監管力量是否減弱?
考慮到未來一段時期食鹽安全監管形勢嚴峻,新的專業化監管體系建立需要一個過程,為確保食鹽安全監管工作,從2018年1月1日起五年內,由市食藥監會同市鹽業公司協商確定,從原鹽政執法隊伍中選拔18人,建立鹽政協管隊伍,協助市、轄市區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食鹽監管執法工作。市、轄市區市場監管部門也將明確分管責任人、職能處室,配備專職人員,切實增強食鹽安全監管能力。
鹽改,到底放開的是什麼?
市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談鹽改
自古以來,鹽始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商品。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實施食鹽專營體制的目的,一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保障百姓的食鹽供應,二是便於對百姓的食鹽安全進行監管。但這也阻礙了市場發展,不利於推動供給側改革。
那麼,此次鹽改,到底放開的是什麼?市經信委原材料和消費品工業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實踐動態都表明:鹽改放開了價格,放開了流通,但政府監管卻絲毫沒有放開。
這位負責人說,首先,改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做到安全監管,這一原則貫穿於整個改革之中。我市在全面推進鹽改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改革實施方案,不斷深化政府監管體制,確保食鹽安全供給。
根據《常州市鹽業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此次鹽改的主要內容包括六個方面內容,即實行政企分開;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推進簡政放權,加強監管執法;完善鹽業食鹽管理制度;建強配齊食鹽監管力量;推動鹽業企業做優做強。
這位負責人稱,鹽業市場的競爭是把雙刃劍,此次改革開放了食鹽市場,目的在於優化食鹽專營制度,保障市場主體有序地參與市場競爭,激發市場活力。但是鹽業市場畢竟是有限的,過度競爭將會導致不利後果的發生。
激烈競爭後面臨的必然是產能過剩,逐利的食鹽商販為保生存,極有可能犧牲食鹽質量,真正傷害了食鹽終端消費者,而這與此次改革的核心背道而馳。為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政府這隻「有形的手」,要進行適當的幹預,建立食鹽從生產到流通的安全渠道,政府全程監管必不可少。
「此次鹽改,其實強調了兩點:食鹽依然實行定點生產、定點批發。」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全國鹽產品的年產能在5000萬噸左右,國內需求量是1000萬噸左右;全國現有多品種鹽生產企業40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99家。因此,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一批有市場影響力的高品質鹽業企業,是此次鹽改的目的之一。
「讓老百姓吃到放心鹽,政府監管力度會越來越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流通處負責人稱,為確保全市食鹽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達到「接得住、站得穩、管得好」的標準,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積極推進方案落實,全力抓好監管職能承接工作。全市18位鹽業協管人員已全部明確基本到位,還舉辦了全市食鹽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培訓,提高各級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食鹽監管業務技能。
這位負責人表示,在積極貫徹鹽改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以保障食鹽安全為核心,將監管的觸角延伸到食鹽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積極開展行業檢查,尤其是在生產、配送、批發、零售各個環節上,依法開展全市食鹽質量安全檢查、打假行動。
近日展開的檢查,重點針對的是全市定點食鹽生產企業、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省外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在我市設立的分公司、辦事處,食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食鹽經營單位,檢查食鹽定點生產、批發企業是否建立並嚴格執行進貨查驗記錄製度、採購銷售記錄製度和索證索票制度等,是否按規定範圍銷售食鹽以及相關改革政策執行情況、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和依法依規開展跨區經營情況、食鹽標識標註情況等。
而打假行動,則是重點嚴厲打擊未經許可經營食鹽、用工業鹽冒充食用鹽、以不合格食鹽冒充合格食鹽、虛假宣傳、非法添加和虛假標註等違法違規行為。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強調,鹽改是堅持食鹽專營制度下的鹽改,市場是依賴政府監管下的市場。放開鹽業,不等於監管放手,反而是要求監管有力、精準執法。比如,在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方面,要建立涉鹽企業信用記錄,對食鹽、工業鹽、畜牧飼料用鹽等批發企業及企業負責人員建立信用記錄,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定期公示所有涉鹽企業及其負責人有關信息。對有違法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對行為後果嚴重且影響食鹽安全的,實行黑名單制度,市經信委要依法採取行業禁入等措施。
同時,加強科學補碘宣傳教育。這位負責人表示,根據生活飲用水水碘含量調查結果,常州是碘缺乏地區,對比國家對合格碘鹽覆蓋率達到90%的要求,常州的碘鹽覆蓋率則要達到95%以上,為此,提高對碘鹽的認識,積極做好科學補碘宣傳教育也將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下一階段,市經信委將按照市鹽業體制改革工作要求,加快推進我市鹽業體制改革工作,加強鹽業體制改革政策宣傳,加快鹽業管理制度建設,認真履行鹽業行業管理職能,確保食鹽安全和市場穩定,促進全市鹽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鹽改,相關部門職責分工
◆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為全市鹽業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全市食鹽專營工作和全市鹽業行業管理職能;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批發許可等審核、上報工作,加強全市食鹽生產批發企業資質管理;貫徹執行有關鹽業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修訂鹽業管理地方性法規及規章草案;編制全市鹽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負責全市鹽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工作;負責全市食鹽儲備體系建設;負責全市食鹽電子追溯體系建設工作;會同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等部門做好非碘鹽供應管理、應急管理、信用管理等工作;牽頭工業鹽生產經營企業的管理工作。
◆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全市食鹽質量安全主管部門,負責全市食鹽質量安全管理與監督執法,負責協調跨區域執法和重大案件查處;負責全市食鹽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負責查處生產經營者在食鹽中非法添加營養加強劑的行為。
◆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負責全市碘缺乏危害的防治。
◆ 市農業委員會:
負責飼料添加劑氯化鈉質量的監督管理。
◆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負責根據省要求依法做好食鹽生產、批發企業工商登記或者指導轄市區工商登記部門做好相關工商登記工作;負責依法查處虛假廣告和侵權假冒行為;依法查處市場經營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負責工業鹽產品質量監管,依法查處質量違法行為。
◆ 市物價局:
負責食鹽價格的市場監測、預警及監督管理,實施特殊情況下的價格幹預或緊急措施。
◆ 市公安局:
負責組織指導涉鹽違法犯罪打擊工作。
◆ 市財政局:
負責鹽業體制改革工作經費保障,將相關經費補貼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市、轄市區鹽政執法職能移交過渡期間,由轄市區市場監管部門作為食鹽質量安全監管和食鹽專營管理的執法主體,集中行使有關行政處罰權,負責行政監管工作。市、轄市區監管部門要明確分管責任人、職能處室,配備專職人員,切實增強食鹽安全監管能力,監管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鹽改,市場活力看得到
常州市民有望吃到高品質的「金壇鹽」
鹽業體制改革後,將會釋放出哪些市場活力?
最明顯的就是,市場流通放開了,市民可以買到高品質的食用鹽,比如常州人自己生產的「金壇鹽」,中鹽金壇鹽化公司副總經理江一舟如此表示。
作為全省四大鹽礦之一,金壇地下就深藏著一個巨大的鹽礦。根據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專家評審的《金壇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顯示:金壇市探明的地下鹽礦面積為66.5平方公裡,總儲量達125億多噸,相當於兩個半太湖的水重量。金壇鹽礦也是公認的東部地區條件最好、綜合指標最佳的大型巖鹽礦床。
依託金壇鹽礦自然資源而創立的中鹽金壇鹽化公司,是我省六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中之一,年產量500萬噸。
作為中鹽製鹽的領軍企業和標杆企業,企業生產的「金壇鹽」也因此成為中國優質鹽的代表品牌。目前,「金壇鹽」出口量佔到中國食鹽出口總量的50%以上;中鹽金壇鹽化公司生產的包括食用鹽、非食用鹽、工業用鹽等在內的所有鹽品出口量佔到中國鹽品出口總量的26%。
日前,記者在中鹽金壇鹽化公司的陳列室看到,企業生產的食鹽不僅有「金壇精鹽」,還有各類生活類用鹽:有專門去除果蔬表面的殘留農藥和細菌蟲卵、根除瓜果表面的頑固石蠟、油汙和塵汙的洗菜鹽,還有清潔皮膚的洗手鹽等。
在工業鹽領域,中鹽金壇鹽化公司大膽創新,開發了多個環保新品種:精製散溼鹽、金屬鈉鹽、一次鹽水等。在食用鹽、腸衣鹽、造粒鹽、泳池鹽、除冰劑等民生用鹽領域,以品質為王,精益求精。
據介紹,中鹽金壇鹽化的工業鹽市場為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氯鹼企業,市場佔有率達到45%;一次鹽水於2008年起正式投放市場,銷售半徑覆蓋華東地區300公裡範圍內的所有化工企業。
早在2013年,中鹽金壇鹽化公司生產的食用鹽就通過歐洲食品標準的檢驗,成功進入歐洲市場。如今,「金壇鹽」已遠銷五大洲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卡夫、聯合利華、恆天然、亨氏等大型跨國企業也都選擇中鹽金壇鹽化作為長期合作夥伴。
江一舟坦稱,在舊食鹽專營體制下,食鹽市場是各省「割據」。生產企業受食鹽產銷「畫地為牢」限制,不能跨省賣鹽。因此,中鹽金壇鹽化公司的「金壇鹽」只能走上出口之路。
江一舟稱,此次,國家鹽改方案實施,改革力度不小,不僅放開了食鹽價格,更重要的是明確了兩點:食鹽生產企業可以自己賣鹽,省級食鹽批發企業可以跨省賣鹽。兩條繩子的鬆綁打破了有著幾千年專營歷史的鹽業缺乏競爭的局面,地區間經營的籬笆要被拆除了。作為江蘇省級食鹽批發企業,中鹽金壇鹽化公司的「金壇鹽」有望實現跨省賣鹽,常州老百姓也能吃上自家生產的高品質食鹽,用上各類生活類鹽產品。
江一舟表示,此次,全國鹽改一盤棋,國務院出臺的鹽改方案有明確的改革時間表,中鹽金壇鹽化公司正加緊新產品的研發,並積極改造生產車間,引進新型生產線,讓「金壇鹽」快速走向常州及國內市場。
五花八門的食鹽該怎麼選?
如今,市面上的食用鹽種類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海鹽、湖鹽、井鹽、竹鹽,還有從國外進口的高檔食用鹽。有關專家認為,作為消費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目的地選擇。有些人是為了控制疾病而購買,有的是為特殊風味而購買,有些人只是想體驗不同的產品。
選購食鹽時,要注意四個方面:
按烹調需要購買。醃製食物的時候用大粒粗鹽,風味好而且醃製時有利鹽分緩慢融出滲入,效果更佳;炒菜的時候最好用細鹽,用大粒鹽,融出慢,同樣菜鹹度會增加鈉攝入量,不利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市場上的多種「營養」鹽,如加鐵、加鋅、加鈣、加硒等鹽產品,它們對補充相應的微量元素的確有幫助,但實際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可操作性不強。由於每天小於6克鹽的攝入量,通過吃營養鹽來補充營養元素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有缺鐵、缺鋅、缺鈣、缺硒等問題,應該通過改變總膳食來改善。
碘鹽中的碘含量在正常食用量下,並不足以造成膳食碘過量產生危害。日常吃海產品、動物性食品較為充足的前提下,普通成年人不吃碘鹽也可以得到充足的碘。但對於孕婦、哺乳期婦女這些碘推薦量幾乎加倍的人來說,如果不常吃海產品的話,日常攝入碘鹽是明智的,否則可能因為缺碘影響胎兒和嬰兒的智力發育。
如果是為了幫助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在不期望影響口味的前提下,可以選擇購買普通低鈉鹽,低鈉鹽中加入了四分之一以上的氯化鉀,有的還加了少量氯化鎂,其鈉含量比純的精製鹽低25%-30%,在購買鹽的時候,要注意看一下其中的氯化鈉含量有多少。當然,低鈉鹽也須控制用量,保持放鹽量不變,才能得到減鈉25%的效果。對於腎功能不全及高血鉀患者不宜食用低鈉鹽。
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國內的食鹽主要有三大類,包括海鹽、湖鹽、井礦鹽。海鹽是通過海水晾曬製成的;
湖鹽則是從鹽湖中採集出來的,多產於山西、新疆等地;
井礦鹽則是地下多年堆積形成的鹽塊,採集後進行工廠化生產。這三種鹽的化學指標沒有太大的區別,海鹽和湖鹽中的微量元素可能會多一些,井礦鹽純度更高。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
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規定鋇含量不得超過20毫克/千克。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會使鹽帶苦味。
近年來,許多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係,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攝入5克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克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食鹽為啥要加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如今已經成為商家降低成本,延長保質期的標配,食鹽也不例外。有人不免擔憂食用安全問題,事實上,這種擔憂在食鹽中並不成立,因為食鹽中的添加劑往往比食鹽還要貴,不能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許多人會有疑問,既然食鹽中的添加劑比食鹽還貴,那為何要加添加劑?
食鹽中的添加劑為亞鐵氰化鉀。
我國在食品添加劑中規定允許使用的抗結劑共有五種,分別是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矽、矽酸鈣。浙江省新華醫院營養科主任於曉指出,我國鹽業選用的亞鐵氰化鉀是一種抗結劑,是用來避免鹽吸潮結塊的。
添加亞鐵氰化鉀和食鹽的品種有關,有的大顆粒的鹽(如海鹽)流動性好不需要添加,但有的食鹽很細容易結塊,為了增加產品流動性,所以要添加一定劑量的抗結劑。如果不添加的話,食鹽將呈現結塊狀態,不利於使用,這種添加劑也是國際上常用的一種添加劑,我國的標準是1kg食鹽中添加劑量不超過10mg,實際操作中其實遠低於這個量。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的標準,亞鐵氰化鉀的日耐受攝入量為0.025毫克/每千克體重。
舉個例子,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最多不能超過1.25毫克。按鹽裡的添加量,即便日常每天吃10克鹽,也只攝入0.1毫克的亞鐵氰化鉀。
「有人擔心亞鐵氰化鉀加熱後分解會產生有毒物質,如果要讓亞鐵氰化鉀分解,溫度大概要達到400℃。我們在家裡做菜時,烹調中加熱分解的比例很低,再加上添加量如此小,所以無需擔心有害問題。」專家們如是說。
本版撰稿:常經信 孫東青
本版供圖:常報視覺 胡平
來源:常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