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附中原校長謝應平答應出山,為什麼去一所民辦雙語學校?

2020-12-12 上觀

在上海,高中「四大名校」(上中、交大附中、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無人不知。「四大」之一的復旦附中又跟它的「爹」復旦大學氣質很像,灑脫不羈,熱愛培養「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復旦附中這股獨特的氣質,跟在復旦附中任教近30年、任校長近8年的一位名校長——謝應平很有關係。

 

謝應平,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榮譽總校長,原復旦附中校長。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特級校長。2009年被評為「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蘭生復旦中學董事長,復旦萬科實驗學校副董事長。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導委員會特聘專家。

 

謝應平校長在復旦附中多年,一直秉承「無為而治」。在他的時代,據說復旦附中教工不坐班,即便是圖書館館長也有自主權。教職員工和學生百花齊放、個性盡顯。他不事名利的淡定作派,深受師生愛戴。

 

但是謝應平2010年退休後,基本「淡出江湖」,不再過問復旦附中校務。

 

在位一直很低調、影響力卻很大的老校長,出任上海康德實驗雙語學校的名譽總校長,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

 

這裡面又有什麼故事?謝校長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

 

 


→我為什麼不留在體制內,來康德雙語?

 

我從1982年開始在復旦附中任教,1991年開始做書記,2001年開始任校長。復旦附歷任校長書記裡面,我算做校長書記時間最長的一個了。退下來以後,復旦附中要開分校,原來的領導也邀請我務必「出山」,但我覺得一個是做了這麼多年校長,有一定的疲憊感,身體狀況也不是很理想;一個是想留點時間空間給自己和家人,多年來一直在外面奔忙,想抽時間多陪陪妻子和老父親。

 

實際上外面邀請我去繼續發揮餘熱的學校很多。但我基本都推掉了,推掉的理由就是我連復旦附中的分校都不去,其他學校更不太可能去。

 

直到這次,因為康德是黃浦區第一所國際化的雙語學校,區裡非常重視,有關領導再次力邀我,所以最後我決定還是過來。明年我70歲,康德雙語實驗學校應該是我發揮餘熱的最後一站。

 

→選擇國際化教育是一種潮流嗎?

 

同時我也不得不提到我曾在某個公開場合提出過我的觀點:選擇國際化教育是一種潮流。

 

我以辦復旦附中國際部為例,來回顧一下國際化教育發展的幾個階段:

 

七十年代培養外交官,學語言——

 

1970年代的時候,當時所謂的國際教育是純粹為政治服務的,目標都是為國家培養外交官,這時候的國際教育是很稀缺的。包括各種外國語學校為什麼這麼紅火,像上外附中的口號就是「外交官的搖籃」。當時國際化教育主要是語言學習。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項目交流——

 

那麼80年代以後呢,科教興國了,改革開放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學生有機會出國去參加奧林匹克競賽。這個時期從個人的交流已經發展到了項目的交流,當時復旦附中就與美國的三所中學有交流,包括歐巴馬總統女兒的母校。

 

九十年代多國交流——

 

90年代開始,國門越開越大,勢不可擋。我們開始多國的國際交流,不僅僅局限在美國高中了。比如復旦附中也和英國劍橋預科、日本曉星、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學等學校建立友好關係。

 

21世紀更多優秀學生選擇出國留學——

 

進入21世紀,我們的經濟發展起來了,橄欖型社會中段的人群支付能力也上來了。大家把中西文化一對比,首先發現中國的優質大學還是少,北清復交南大浙大之外好大學還是屈指可數。

 

如果走國內升學路線的,趨勢很明顯,評選高中好壞的標準就是看每年進北清復交的學生人數,而且如果不是以上的名校或者985和211大學,好像在就業市場就沒什麼競爭力。

 

這樣就迫使了一部分中等偏上的學生走出國門。因為國外的優秀大學選擇很多,美國常青藤,英國G5,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等,他們都看好中國優質的基礎教育和巨大的留學市場。這個轉變的過程當然是國家大環境的轉變帶來的。

 


→雙語教育就是雙文化教育,如何先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現在都說雙語教育,我認為要先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文化的差異。

 

在這裡我先說一個小插曲:這次我到英國Concord去面試老師,有一個英國小夥子叫James Drinkell,他來面試數學老師,他在中國和英國都教過數學,也參加過中英交換寄宿項目,我就有意識地連珠炮一樣問了他一串問題:

 

PISA測試上海的學生世界第一,你怎麼看?

英國大臣到上海來取經數學教育,你怎麼看?

上海派數學老師到英國的學校交流數學教育,你怎麼看?

英國的老師到中國來交流,你怎麼看?

英國引進上海的數學教輔「每日一練」,你怎麼看?

 

其實我一開始是想震住他,讓他知道,不要以為你們英國教育有多麼了不起,如果要中國的康德來教學也要認同這邊才行。

 

沒想到,這個叫James的小夥子回答非常簡短,卻讓我非常認可:

 

他回答說,中國的課堂強調題型的數量以及正確率。比如中國老師一堂數學課可以講7、8道習題,英國老師一堂數學課可能只講1、2道題型。

 

英國的老師則鼓勵學生追問和思考,同樣一道題,除了這個解法,還有沒有其他解法?而中國的老師則強調正確率,傾向於把唯一的標準答案告訴你。

 

這個老師的回答就給我這個啟示:因為我們學校大多還是大班化教學,一個班40人,還是後工業時代的流水線操作,要說成千上萬的人考試,我們的水平肯定高,但是個性化教學,水平肯定是英國高。

 

所以我也明白了為什麼中國家長看到孩子考97分,只會問那3分丟在哪裡?而外國家長看到孩子100分已經拿到70分了,已經拿到了大頭了,會覺得很滿意。

 

所以我很認可這位英國老師,我覺得他很厲害,他既尊重了中國的事實,也看到了英國的優勢。很客觀。他也將成為上海康德雙語的數學老師。

 


→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我們比較一下中美教育的差別,究竟在哪裡?

 

中國是應試教育,以物質為本,重視數學和科學,歷史原因是工業化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大量的工程師。美國是應用教育,以人為本,獨立人格,重視人文科學,歷史原因是國家需要創造性的人才。甚至走在更前面的以色列的教育,人家已經在追求「靈商「教育。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成功20%取決於智商,40%取決於情商,還有40%取決於靈商。靈商是什麼?是洞察力,是一個人內在的驅動力,是直覺,是創造力,是對自己內在價值的追求。 所以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裡猶太裔佔了23%。

 

這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創造力和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比如復旦附中的學生,其實並不是死讀書。我們要是也早早把文理班都分好,就出不來「古詩詞女孩」武亦姝。古詩詞只是她的愛好,她是準備要去考理科的。

 

所以我們要把時間還給學生。現在比較時髦的說法叫做「留白教育」。現在各種各樣的課堂的說法很多,歸根結底看你是否把空間留給了學生思考。

 

再比如IB課程裡的知識論也給我很大啟示。

 

「知」和「識」還是有差異的。知只是一種認知,知道是怎麼回事;識才是認識事物的本質,形成內化的東西。

 

對知識究竟是純粹記憶,還是從本質去理解,去為我所用,這是中西方教育觀的一個本質區別。

 


→為什麼應試教育愈演愈烈,擇校越來越焦慮?

 

我在做督導(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導委員會特聘專家),看得很清楚。現在的大多數學校,嘴上講素質教育,但實際上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還是「育分為首」,這個是令人無奈的現狀。

 

首先中國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教育資源在數量和質量上發展跟不上需求。

 

其次,雖然初中、高中數量目前充足,可以滿足老百姓「有書讀」的願望,卻離「讀好書」差距很遠。而且地區之間、學校之間差異很大,這主要是師資水平(經書易得、經師難求),而不是校舍和設施。

 

最後,政府義務教育階段熱點在「教育均衡、公平」,而中產階層的關注點在於「教育個性化、多樣」。

 

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孩子是學神學霸,那麼你就去讀四大名校、八大金剛這樣的傳統公辦名校,以後直接去北清復交,如果要出國去常青藤也有很大機會;

 

如果你是普通的老百姓,想通過孩子讀書改變命運的,就去讀衡水、毛坦廠中學,也有機會;

 

反而是中產階層,比較不上不下,傳統公辦滿足不了他們的個性化教育需求,如果是純國際學校學費和國籍對他們來說又都是很高的門檻。

 

比如我有個學生,是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孩子中學考進一個區重點,打電話給我說,三年讀完等於白學了,將來考大學如果考不進211、985可怎麼辦?所以他寧可放棄區重點,去了復旦的國際高中課程班WLSA,現在如魚得水,孩子也開心。

 

另外,比如我們康德雙語的家長還有一類,是對中西方文化理解都比較深的海歸或白領家長,他們希望保護孩子的天性,自己的孩子也有繪畫、音樂等特長,他們也會選擇把孩子送到康德來。因為這些特長在公辦學校裡會被抹殺,把他們送到康德來也是比較適合的。

 


→結論與思考:探索中西教育的最佳結合之路何在?

 

從國內教育現狀來看,中國的高考,講起來是立交橋,你好像有很多選擇,但落實到每一個人,不可能有這麼多機會,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個過程確實有很殘酷的一面。

 

從留學的需求上來看,我們從最早的頂尖人才出國,到改革開放有大規模的留學潮和歸國潮,到現在的更大規模的留學熱,橄欖形社會的中間段都有出國留學的需求。

 

中國的基礎教育必須改革,要學習發達國家「以人為本」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理念和做法,改變應試教育的模式。

 

我也認為,我國改革開放初期集中資源辦重點學校的時代已經過去,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外語學校、民辦學校與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雙語學校並存的時代已經來臨。

 

作為康德的首任榮譽總校長,我經常思索康德將以什麼作為特色,在上海中心城區辦一所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的國際化學校?答案是:探索中西教育的最佳結合之路。

 

首先我們有幾樣東西必須堅守:

 

一是堅守中國文化,要理直氣壯,堂堂正正地做中國人。西方的全人教育,就是我們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

 

二是堅持數理化的優勢。這個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優勢,必須保持與發揚。

 

三是堅定地走「育人為本」的道路。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學生。這是辦學方向和學校目標的核心。

 

四是兼顧中國的「全面發展打基礎」和西方的「張揚個性圖創新」。在知識技術不斷變革的時代,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提供豐富的平臺和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和發展。讓他們能通過在校的學習,受益終生。

 

五是堅持課堂要「變大變活變新」。課程設置多樣化,課程內容現代化,教學手段、方法網絡化和數位化,學習場所開放化,教與學互動化,教學評價個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康德雙語學校從創辦之初就已經創下了好幾個「第一」,黃浦區第一所提供國際化課程的民辦雙語學校,第一所位於鑽石地段的雙語學校等,我們最近又有一個「第一」,就是第一所設立了「教育與學術委員會」的民辦學校。

 

我們邀請到了在教育界具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共同對學校教育及學術的長期、穩定、優質發展進行指導。2017年4月29日已經召開了第一次學校教育與學術委員會會議。委員會會長章新勝、委員朱曉明、楊國順、謝應平、Neil Hawkins、Gail C. Denham及理事長平凡共同參加了會議。目前,我們初中的招生工作按照市教委所規定的時間節點已圓滿結束。對於申請高中的學生,在7月3日還有最後一場考試。

 

最後,作為一所非營利性民辦雙語實驗學校,我們將在依法辦學的前提下,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規定的基礎性課程,高中階段會適度引進西方名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課程項目。

 

希望能夠為推動中國特色的教育改革,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相關焦點

  • 復旦附中到上海市中心首所雙語學校,這位校長用「無為而治」辦真正...
    去年,上海雙語學校圈迎來一位「新成員」,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作為上海市黃浦區首所民辦國際化學校,康德攜手英國頂尖私立名校共同開創,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早先,外灘教育「洋校長」欄目邀請了英方校長做客,探討教育話題。本次,外灘君來到康德雙語實驗學校,對談榮譽校長謝應平。他曾擔任上海復旦附中校長8年,退休後為何又加入體制外學校?他「無為而治」的教育理念又如何塑造學生?
  • 細說滬上民辦雙語學校的背後靠山……
    近幾年很多民辦雙語學校都在上海建校,例如赫德、諾德安達等等。這些學校建校時間短,但在家長圈裡的口碑卻出奇的好。  一個學校的好壞必然離不開辦學時間和師資,那為什麼這些雙語學校,可以在短短幾年之內收穫家長們的好評呢?  這都要歸功於雙語學校的不同派系,很多優質新校的背後,都有大佬為其指點江山。
  • 上海復旦附中分校正式擴建!復旦系17所學校完美布局,開一所火一所!
    上海市浦東復旦附中分校(簡稱復旦附中浦東分校或復附浦東)是由浦東新區教育局委託復旦附中承辦的一所市實驗性、示範性寄宿制高中學校。學校由復旦附中校長兼任分校校長。一起來看看這幾所復附系學校。如今的復旦二附校,是一所全新起航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新政策下,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將是復旦附中最主要的生源學校,升學數據將能更優秀!多提一下高中部復旦二附中,絕大部分都是復旦子弟,也是復旦大學的親嫡系,每年都有不少人進入復旦大學。
  • 【365行動】傳承、修煉、接力,復旦附中三代人這樣做!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教師一支部和退休支部聯合開展「秉承復旦精神,傳承附中文化」主題黨日活動,邀請附中原校長謝應平、退休支部書記徐錦明、國際部原主任常強華、數學組退休教師黃亦民和政治組退休教師陳家文五位老師,與支部全體黨員共話教育使命和黨員初心
  • 大虹橋國際雙語那家好
    學費:4.3萬元/學期(小學),4.8萬元/學期(初中),住宿費4500元/學期  一、 學校簡介: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是由黃浦區區委、區政府全方位鼎力支持創辦的、在黃浦區教育局具體指導下於 2017 年正式創建的、區域內十二年一貫制的民辦國際化學校。
  • 無錫又添一所民辦雙語學校
    無錫又添一所民辦雙語學校 無錫又添一所民辦雙語學校  據校長尤小豔介紹,連元英禾雙語學校擬開設一至九年級,今年首開一年級5個班,每班不超過30人,以浸潤式的雙語環境、個性化的小班教學、綜合性的課程體系、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和多渠道的升學途徑為五大辦學特色。在入學儀式致辭中,尤校長回顧了創校歷程,並寄語新生在習慣、興趣和教養三方面獲得最好的發展。
  • 上海新增12所國際學校 名校背景很強大!
    人大附中上海分校是一所寄宿制民辦學校,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佔地規模為130畝,計劃於2016年下半年開工建造。人大附中是「三高」足球訓練基地,培養「道德水平高、文化素質高、運動水平高」的足球後備人才。為此,未來的上海分校也將一併引入「三高」項目,奉賢區提供兩片專業足球場用於日常訓練,使之成為奉賢區乃至上海市校園足球訓練和培訓中心。
  • 上海新增這12所國際學校
    人大附中上海分校是一所寄宿制民辦學校,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佔地規模為130畝,計劃於2016年下半年開工建造。人大附中是「三高」足球訓練基地,培養「道德水平高、文化素質高、運動水平高」的足球後備人才。為此,未來的上海分校也將一併引入「三高」項目,奉賢區提供兩片專業足球場用於日常訓練,使之成為奉賢區乃至上海市校園足球訓練和培訓中心。
  • 新天地裡的雙語學校|康德今年要招六年級
    學校官方網站的介紹如下: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是由黃浦區區委、區政府全方位鼎力支持創辦的、在黃浦區教育局具體指導下成功創建的、區域內首家十二年一貫制的民辦國際化學校。    學校領導團隊由在上海教育界有著極高聲望和影響力的特級校長、原上海復旦附中校長謝應平先生領銜,並榮幸地邀請到了在英國康德學院(Concord College
  • 復旦附中享譽上海,「復旦系」初中,你又了解多少?
    該校坐落於復旦大學邯鄲路校區,與復旦附中毗鄰。校長由復旦附中副校長兼任。歷來被視為復旦大學的嫡系。 作為復旦系學校,師資力量可謂雄厚。021-65561661*8306、8311 校況盤點:蘭生復旦,又是一所牛校。
  • @民辦文綺新生家長:去學校領錄取通知書啦!
    :【徐匯】西南位育 | 市二初 | 市五十四中 | 南洋初中 | 龍華中學 | 華理附中 | 紫陽中學 | 田林中學 | 田林二中 | 田林三中【楊浦】控江民辦 | 昆明學校 | 鐵嶺中學  | 蘭生復旦 | 復旦二附中 |
  • 華二系10所學校完美布局,開一所火一所!| 上海學區房
    踐行華東師大二附中「卓然獨立、越而勝己」的辦學理念,傳承「追求卓越、崇尚創新」的校園文化精神,努力創建具有科技特色的二附中優質生源基地。學校由華東師大教授、原華二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何曉文女士擔任校長。不僅有直接來自於華師大二附中的資深教師、金牌教練,還有畢業於清華、復旦、交大、華東師大等知名高校的青年教師,博士、碩士等研究型教育師範人才濟濟一堂。
  • 滬上民辦中、小學學費TOP盤點!
    2020年包玉剛的表現可謂是大放異彩,在《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中,包玉剛再次奪得榜首,全國第一!在升學成績上,也是獲得了5枚藤校offer、5枚牛劍offer的驚人佳績。民辦惠立是一所12年一貫制學校,於2018年建校,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前灘國際商務區,由上海陸家嘴集團投資建設、惠立教育集團創辦。
  • 華二系10所學校完美布局,開一所火一所!
    有如此成績的華二紫竹,簡直是給華二寶山、華二普陀打了個樣,讓大家可以看到華二寶山、華二普陀的未來,這就是為什麼今年2所分校剛一開辦,就能成為全區最受歡迎學校的原因。踐行華東師大二附中「卓然獨立、越而勝己」的辦學理念,傳承「追求卓越、崇尚創新」的校園文化精神,努力創建具有科技特色的二附中優質生源基地。學校由華東師大教授、原華二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何曉文女士擔任校長。不僅有直接來自於華師大二附中的資深教師、金牌教練,還有畢業於清華、復旦、交大、華東師大等知名高校的青年教師,博士、碩士等研究型教育師範人才濟濟一堂。
  • 華二系10所學校完美布局,開一所火一所!
    有如此成績的華二紫竹,簡直是給華二寶山、華二普陀打了個樣,讓大家可以看到華二寶山、華二普陀的未來,這就是為什麼今年2所分校剛一開辦,就能成為全區最受歡迎學校的原因。踐行華東師大二附中「卓然獨立、越而勝己」的辦學理念,傳承「追求卓越、崇尚創新」的校園文化精神,努力創建具有科技特色的二附中優質生源基地。學校由華東師大教授、原華二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何曉文女士擔任校長。不僅有直接來自於華師大二附中的資深教師、金牌教練,還有畢業於清華、復旦、交大、華東師大等知名高校的青年教師,博士、碩士等研究型教育師範人才濟濟一堂。
  • 上海各區未來幾年新開學校盤點 哪些孩子將能入學?
    圖為星河灣雙語學校,與杭州灣雙語學校同屬一個集團杭州灣雙語是前段時間上海的家長圈討論最熱烈的學校之一,該校由上海市教育功臣,原上海中學校長唐盛昌先生創辦。根據協議,均瑤集團將在金山新城區舉辦一所十五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校名全稱為「上海市金山世界外國語學校」。新建學校與均瑤集團旗下的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實施教育資源共享,教育管理方法同步,整體綜合聯動的操作模式,把學校辦成全國領先、全市一流的民辦學校。
  • 超熱門民辦雙語小學,世界名校收割機!近兩年新開2所分校!
    | 徐匯實驗小學 | 世外小學 | 建襄小學 | 匯師小學 | 西南位育 | 市二初 | 市五十四中 | 南洋初中 | 龍華中學 | 華理附中 | 紫陽中學 | 田林中學 | 田林二中 | 田林三中【楊浦】二師附小 | 打一小學 | 控二小學 | 上理工附小 | 同濟小學 | 六一小學 | 許五小學 | 復旦科技園小學 | 齊一小學 |
  • 滬上高校附中小學大盤點,各項高配還怕不能入名校?
    2.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浦東復旦附中分校創立於2012年,是浦東新區教育局委託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全面管理的高中,由復旦附中校長兼任校長和法人。學校秉承復旦附中的校園文化和課程體系,創新探索小班制和走班制,延續「復旦系」高質量教育的基礎上,開創出自己的特色。
  • 上海21所國際學校解說專欄——復旦附中
    選擇傳統教育學校,只要看全區統考排名就OK了。而選擇國際學校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命題。如果您不調查、不分析、人云亦云,那麼從一開始就輸了。和很多人生的重要問題一樣,對於國際學校的選擇並沒有完美答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兩個選項。這是由晟睿教育精心打造的【上海21所國際學校解說專欄】,擇校需謹慎,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復旦附中預錄取名額多,小升初全市招生,去年新開分校!
    在楊浦區有這樣一所民辦初中,它的實力與華育中學不分上下,被民間稱為「上海初中一姐」。這所學校就是大名鼎鼎的蘭生復旦中學。蘭生復旦一直以來都以超高的錄取率聞名。近幾年來,學校每年高中的升學率達100%,上海「四大名校」升學率約40%,其中達到市重點高中分數線的在80%左右,達到區重點高中分數線的在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