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作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忘我、滿足、上癮、樂此不疲……雕琢、打磨、一針一線地勾勒屬於自己的迷人世界,感受時光的流淌,生活的曼妙多姿。
皮具,不一定要用買的
自己動手製作沒那麼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來自穀倉藝術館的信封包
裁皮:選擇優質的皮料,先用水筆畫出輪廓,接著用美工刀裁剪出需要的形狀。
鏟薄:將需要翻折的位置,用鏟薄刀鏟薄,刀要鋒利哦。
打孔:確定五金件的位置,將銃子扎入標記並固定。上錘子榔頭對準銃子中心,力度循循漸進,砸大約十下根據皮具厚度和錘子重量決定。
壓標誌:因為需要壓Logo,所以一些工序要在壓好Logo後進行,如果壓制不完美,還可以換一塊皮料重新製作。
削邊:用削邊器將皮料的邊緣裁剪整齊,削邊器的品牌很多,這類工具和個人使用習慣有很大關係,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打磨邊和上封邊油:打磨和封邊是特別需要耐心的一步。用砂紙打磨棒一點點磨掉表面的毛屑,要打磨多次,再塗上封邊油,晾乾。
上膠:給皮料上膠並用長尾夾固定,用碎皮料包住夾身,以免破壞信封包的皮面。
打斬縫線:待膠幹之後就可以給包包打斬(打孔)了,從製作的時間上來說,打斬以及手縫在大部分的皮具製作當中,佔去了非常大的比重。打斬的工具種類繁多,但打斬的手法卻相對趨同。然而縫線的方法根據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連接方式,衍生出的手法迥異。同時,縫線不僅僅決定著手工皮具的堅固耐用程度,並且也起到了裝飾作用。
最後一步給包包安裝上按扣等五金件,一支信封包就大功告成了。
手作是一個人與自我對話的過程。在這個獨立的空間,你不斷地思考,矛盾與融合、局部與整體、硬朗與柔美……你把這些思考化作一針一線,細細縫入這枚小小的皮具當中。
用來製作手工皮具的皮料大多保持著皮料原始的色澤和紋路,指尖輕觸讓人有種踏實的感覺。這種踏實感來源於匠人的極致,追求更好的材質,更好的手工;每一次打磨,每一次敲擊和平整化作光潔帶著溫度的皮面。每一個使用手工皮具的人,在指尖的觸碰時都會感知到這份匠心。
「機器永遠替代不了手工。因為手工融入了很多個人的感情在裡面。它裡頭有匠人的精神。這些都是機器所不能及的,因為機器沒有精神。」——穀子
手作看似與這個追求快速的時代格格不入,其實,這樣的慢工細作才是還原了生活本來的樣子,只有經過時光的流淌,才能沉澱出生活的甘甜和美好。
「
人生中,最重要的不就是這些小事嗎?親手製作,享受其中,有種特別的滿足感,那是被時間和汗水滋養出來的情感,歷久彌新。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