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迎迎
編輯/迎迎
孩子升入初中,眼看著就要到了青春期,家長們最發愁頭痛的時刻就要來了,幾乎沒有哪個孩子不會叛逆的,而且還有可能早戀,或者是成天陷入無聊的遐想中,耽誤了學業。
寶媽小林有一個13歲的兒子方方,正在念初二,學習任務增加了不少,平時功課難度有些大,於是寶媽就把自己的手機給兒子寫作業的時候查資料用。
但是寶媽卻發現,自從兒子用了手機輔助寫作業後,作業寫得越來越慢,經常熬到12點才睡。
某天,寶媽上班的時候,發現微信帳號和QQ號都是兒子的,而且昨晚寫作業的時間有和別人聊天,於是寶媽打開一看,居然是一些不該看的內容,其中還有一些網站。
寶媽和兒子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並沒有苛責兒子,而是給了兒子信任,從那以後兒子的學習成績又提高了。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偷偷瀏覽不健康的內容,會氣得火冒三丈,對孩子用難聽的話語辱罵,這樣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應該採取講理的方式讓孩子改正錯誤。
不過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有足夠的警惕性發現孩子的不恰當行為。
手機這3個痕跡比較容易檢查,父母多留心一下。
1. 瀏覽器歷史
在瀏覽器中直接輸入網址,可以跳轉到網站中,但是也會留下瀏覽歷史,家長可以查詢瀏覽器的歷史記錄,看有沒有不明的網站。
2. 搜索歷史記錄
一些搜尋引擎的首頁搜索某些關鍵字,也可以查閱到不良信息,很多孩子會這樣做,以獲取不健康的圖片或文字,查詢搜尋引擎的下拉菜單,可以看到是否有些莫名其妙的詞語,很可能就是孩子的使用痕跡。
3. 緩存圖片
微信和QQ中的很多圖片都是自動緩存的,通過手機中的安全軟體清理垃圾,可以找到軟體自動緩存的圖片,能夠看出孩子和同學是否有傳遞不健康內容。
這些內容空洞無意義,消耗了孩子正常作息的大量時間,而且會耽誤孩子的學業,更重要的是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對這些內容好奇的年紀,他們很可能會沉迷進去。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喜歡這些內容呢?
1. 父母教育疏漏
父母對孩子不進行性教育,對青春期發育問題避熱不談,沒有告誡孩子正視自己的發育和變化,孩子有可能會抱著僥倖心理,偷偷關注這些內容,並且沉迷進去。
教育的疏漏讓孩子不重視沉迷不良信息的壞處,他們會避開父母,和同齡人一起沉迷其中。
2. 網絡文化太吸引人
現在很多網絡文化簡單粗暴,流行的文化也變得很低俗,就連追星的一些"專業術語"都非常辣眼睛,看動漫、看小說的時候,更是能接觸到很多突破年齡限制的文化。
這些東西荼毒了孩子的思想,尤其是一些視頻網站,更是給孩子灌輸了很多不健康的"快餐文化"。
3. 校園風氣不好
如果孩子上學時,周圍的同學朋友以"開放"為潮流,流行一些成年人的娛樂方式,孩子很難在其中保持冷靜,不被這種潮流帶偏。
同齡人之間往往也會因為娛樂方式的問題,而劃分成不同的關係,在這種校園風氣的影響下,孩子學壞也是很簡單的事。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給孩子撐起一片乾淨的世界,即便是現代的"快餐文化"太容易迷惑人,家長也不能任由這些劣質思想汙染孩子的心靈。學校更是要重視校園風氣,和家長多進行溝通,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少接觸這些不健康的東西。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