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華
韓國議員元裕哲發明了詞 「川普風險」,即他醒來後可能會聽到美國總統突然宣布從朝鮮半島撤軍的推特消息。
川普要求韓國將駐韓美軍的費用提高5倍,以及許多韓國人認為的川普對待盟友的交易方式,都加劇了這種擔憂。
韓國並不孤單。川普突然決定從敘利亞邊境地區撤軍,削弱了庫德人的力量,破壞了人們對美國的信任,也破壞了美國對其他盟友——從以色列到波羅的海國家——的承諾。
他說:「如果美國突然撤軍,我們的核保護傘就會消失。」「韓國人民的安全將會怎樣?」
元世勳和另一位反對黨議員白承洙去年9月呼籲制定新的韓國核戰略,建議在韓國部署核武器,由美國和韓國軍隊共同指揮,就像美國與北約國家共享核武器一樣。
其他人則走得更遠,重申了韓國最終將被迫獲得自己的核威懾力量的觀點。
「川普總統是世界上最不可預測的國家元首,」 白承洙說。「我對川普宣布從敘利亞撤軍時的措辭感到擔憂。」
過去兩年裡,川普又回到了一個核心問題上:韓國這個「非常富裕的國家」沒有為在朝鮮半島駐紮約2.85萬名美軍支付足夠的費用。
在新加坡,在2018年與半島北方領導人舉行峰會之後,他說,他希望在「某個時候」把美國軍隊全部撤回國內,同時呼籲結束美國和韓國之間「非常昂貴」和「具有挑釁性」的聯合軍事演習。
儘管高級幕僚曾試圖說服川普,駐軍也符合美國更廣泛的戰略利益,但用美國國務院的話說,總統已經「明確表示,大韓民國能夠而且應該承擔更多」的費用。
美國駐韓國大使哈裡哈裡斯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我們捍衛大韓民國的承諾是堅定不移的。維持這一承諾的成本不應僅僅落在美國納稅人的肩上。我們的盟友關係決不是交易性的,但韓國與其他盟友一樣,能夠也應該做得更多。
對支持者來說,川普可能有道理。直到2010年,韓國為駐韓美軍支付了超過一半的日常費用,包括基地當地工作人員的工資和其他後勤費用。根據《美國駐韓美軍戰略文摘》的數據,到2018年,這一比例已降至41%。
但韓國指出,它還為這些軍事基地免費提供土地,每年在美國軍事硬體上花費數十億美元,並提供了將美國主要軍事基地從首爾遷到首爾以南大約40英裡的平澤漢弗萊斯營107億美元成本的92%。
去年,韓國拒絕向美國的要求讓步,直到今年2月才同意將捐款提高8.2%,達到9億美元左右。但這筆交易只是權宜之計,期限為一年,而不是通常的五年。
如今,川普政府已經下定決心要獲得滿足感。哈裡斯最近告訴《東亞日報》,美國已要求將價格提高5倍。根據美國國防部的預算數字,這意味著韓國將被要求支付全部22億美元的作戰和維護預算,以及另外20億美元的美軍工資。
民調顯示,大多數韓國人支持美韓聯盟和美國駐軍,但是很少有人認為韓國應該為這種特權付出更多。一些執政黨議員上個月表示,他們將反對國會批准任何對韓國人民「不公平」和不可接受的協議。
「駐韓美軍不是僱傭軍,」元世勳說。
曾擔任布希總統的朝鮮問題高級顧問車維德(Victor Cha)警告稱,川普可能會與北方倉促達成一項糟糕的核協議,並宣稱自己取得了「重大勝利」,並決定不需要在韓國部署那麼多軍隊。
《韓國時報》在「川普太自私」一文中稱,房地產開放商川普企圖通過盟友轉嫁軍費,並當作自己的外交成就來誇耀,這可能與2020年的總統大選有關。但川普應該知道,美國在世界各地都有基地,因為它也認為這是必要的。它們的存在是因為它們代表著,所在國和美國之間的共同戰略利益。
川普的典型套路:先獅子大開口,提一個對方絕對不可能接受的要價,然後反覆搖擺,把對方搞的焦頭爛額想,再提一個沒有那麼誇張但也明顯非常有利於自己的要價。通常這時對面就會屈服,並會聲稱自己降低了損失。
掏錢吧 ,一個被保護國還想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