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說「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小編一定是說的玄乎了,職業規劃哪有那麼重要。非也,非也。做好職業規劃,真的可以讓大學生少走許多彎路,少碰幾次壁,對於以後的畢業是很重要的。況且做一份詳細的職業規劃,耗費不了許多時間,那麼何樂而不為呢?以下是小編對於職業規劃的三點建議。
建議一:從專業入手
首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在高考填志願時,是經過仔細慎重的考慮而報選你現在所學的專業,並不是未經思考胡亂填選的。
許多畢業生和家長會有一個認識誤區,認為只要是高薪,熱門的專業就一定是好的,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許多看似高薪,熱門的專業並不適合所有學生,如金融專業,電子信息專業等。雖然這些專業的就業前景看似很好,但是卻並不適合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同學。
從專業入手,首先可以先詢問自己的任課老師,了解相近的專業信息。其次就是扎紮實實的打好基礎,學好專業課程。閒來無事時可以多泡泡圖書館,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如果還覺得不夠,可以在寒暑假期間嘗試一些與專業相關的兼職,以此來鍛鍊自己的能力。
建議二:從興趣入手
在霍蘭德的職業興趣理論中認為,最理想的職業選擇就是個體能找到與其人格類型重合的職業環境。這麼說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換句話說就是「興趣是最好的導師」。
一名女大學生在選專業時並沒有按照自己的內心意願,但在之後的幾年學習中。他發現自己喜歡並熱愛上了日語。於是她自學通過日語專業八級考試,並在一家外企擔任翻譯工作,月入上萬。
大學生的閒暇時間是很多的,如果暫且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可以多參加社團活動,班級活動等。等到培養了一定興趣之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建議三:從校內的職業規劃課程入手
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職業規劃課程,但是這門課程往往得不到許多同學的重視。如果能夠靜下心來聽講,其實可以比個人琢磨更容易確立職業目標。不懂的問題可以諮詢老師,有了老師的幫助,你的職業規劃書會更加如魚得水。
往往一個專業只是開了個頭,往後的路還需要自己走。而如何將這條路走到底,這需要你我思索。如若手中握住了既定的職業規劃,那就好似在迷茫的海中航行時手中有握有羅盤——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巍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