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經濟看中國,2021年,旅遊看中國!
這不是一碗心靈雞湯,更不是一篇輿論正確的馬屁文,而是一份實實在在的真實數據。正是中國這些傲嬌的正增長,讓我們對2021年的國內旅遊市場,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氣。
1、全球至暗時刻,中國風景獨好
2020年,全世界只有中國正增長!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很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在2020年大幅負增長,印度負增長10%以上,歐盟負增長8%以上,美國負增長4.3%。
但是中國卻實現了1.9%的正增長,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另外,全球主要的出口國,全部負增長,只有中國實現了正增長,這種成績非常非常不容易。
中國經濟的正增長,一方面得益於我國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另一方面得益於我國超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從4月份復工復產後,我國經濟連續9個月保持了增長態勢。
2021年,中國將持續正增長!
2021年開年之初,中國社科院對2021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相關數據預測。
社科院這次的數據預測顯示:2021年度中國的GDP增長速度為8.5%左右,而同比名義的則增長率要比全年GDP增長率要高,為11%左右。
2、2021年國內遊大有希望
旅遊業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甦,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一是疫情穩定,二是經濟增長。疫情不穩定,人們就不敢放心外出旅遊,經濟負增長,人們就沒有更多的錢外出旅遊。
首先是經濟,社科院對2021年中國經濟的增速已經作出了預測,這一點毋庸置疑。
另外是疫情,實際上中國從去年四五月份開始,很多地方就已經實現了連續七八個月的沒有本土病例新增。今冬多地復發的疫情跟冬季氣溫的下降有很大關係。
隨著開春氣溫的升高,加上疫苗的大批上市,而且是全民免費接種。張伯禮院士就表示,挨過這兩個月,明年春天國內疫情就有可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我們看好國內遊市場,還有另外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明年「促消費擴內需」的經濟政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回到旅遊業來看,受明年全球疫情的影響,明年的出境遊很難得到恢復。受「內需」經濟策略的影響,明年的的旅遊業必定是以國內遊為主的內循環市場。
3、旅遊業的春天正在趕來
對於旅遊企業和從業者來說,明年的旅遊業必定會迎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旅遊業的春天也將隨著2021年春天的到來一同降臨。
出境遊需求轉向國內遊,加上2020年疫情影響部分未消耗掉的旅遊需求疊加,另外國家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政策傾斜,明年的國內遊市場大有可為。
明年的國內遊市場是有的,而且規模量還不小。但對於旅遊企業和從業來說,明年也將是爭奪最激烈的一年。
首先是旅遊業的升級轉型,有人說經此一疫,旅遊業再也回不去了。這一點對還在堅持經營旅遊的從業者來說,都身有感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自駕遊,喜歡更有個性,體驗感更強的私人訂製遊、主題遊、小包團等旅行方式。原來傳統旅遊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
其次出境遊的缺失,旅遊業缺失了出境遊,就像是一個人少了一條腿,2021年將會有更多曾經的出境遊經營者加入到國內遊的市場爭奪中來。
另外是一些大的網際網路流量平臺的入駐,雖然這些大的平臺可能在經驗上不如做了多年的已有旅遊企業,但是他們有資金和流量上的優勢,而且在新媒體營銷方面也更有優勢。
2021年的旅遊業,將是一場前有轉型大山的阻攔,左有出境遊缺失的圍堵,右有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夾擊的突圍戰。
春天將至,闖過去,你就會擁有整個春天,闖不過,你就會被悄然地埋在這春天裡。
4、今年旅遊,國內風景獨好
當然,對於遊客來說,今年我們有很大概率是可以安心地走出家門,暢遊祖國的大好河山的。
如果2020年,你有被疫情落下的旅行沒有完成,那麼,2021年,就趕緊把欠自己的旅行給補上吧。
因為,在旅遊競爭加劇,行情下行的年景裡,你用於旅遊的支出一定是最少的,你所能獲得的優惠將是最大的,也是最多的。
雖然我們出不了國,看不了全世界,但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也有很多我們未曾到過的地方,未曾見過的美景。
整理好心情,待春暖花開,我們來一場「春遊祖國」的旅行可好?
數萬訂單遭退訂,旅遊業「春節突圍戰」失敗!
2021年旅遊業的麻煩,比去年來得更早一些!
全球旅遊經濟「虧損排行榜」出爐:大中華市場損失僅次於美國
一份旅遊業破產名單表,一群被困在寒冬的旅遊人!
專家預判今年全球旅遊業將恢復超七成?純屬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