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管老婆叫大姐,一別50年卻天人永隔,掃墓看到墓碑文時,紅了眼

2020-12-23 歷史塵埃說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他管老婆叫大姐,一別50年卻天人永隔,掃墓看到墓碑文時,紅了眼

今天,我來和大家講一個愛情故事,雖然都說愛情裡沒有什麼對與錯,但是在這一個愛情故事裡,卻是有一個錯者,而這個做錯的人,就是這個故事的男主角,張學良。而這個故事的女主角不是與張學良最愛的那個女人趙四小姐,而是于鳳至,張學良明媒正娶的老婆,他的正房太太。是啊,現在就開頭就已經和大家說了,張學良最愛的女人是趙四小姐,而不是于鳳至,所以,這個故事,也就註定了是一個悲劇的結局。

那既然張學良不喜歡于鳳至,他又為什麼會娶了于鳳至這個女人呢,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張學良他爹,張作霖啊!而張作霖又為什麼非要讓他的兒子娶一個他自己並不喜歡的女子做媳婦呢?這中間,其實還是有一個故事的。現在,我就從這個故事和大家開始講起。

張作霖呢,他和于鳳至的父親於文鬥之間有一段淵源,而他也是十分看重這段情誼的,所以他在得知于鳳至有鳳命之後,就開始想成就這段姻緣了,因為他認為啊,這樣的子女才能配得上他的兒子,再加上他和老於的交情,那是剛剛好啊!所以,他就拍板決定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

張學良最後是乖乖聽話結婚了,而最後的結果呢?他並不喜歡于鳳至,在婚後仍舊是沾花惹草,惹下了一大筆風流債,這對于鳳至來說,又是多麼的不公平啊!而且,張學良一直以來就叫于鳳至大姐,所以他對于鳳至,是真的沒有任何感情的,而這更是為其之後能沒有任何顧慮的就放棄了于鳳至做了鋪墊。

而于鳳至呢,她從嫁給張學良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當成了張家的媳婦,替張學良打點好家裡的事務,孝順公婆,面對張學良的風流韻事選擇包容。而要說于鳳至愛張學良嗎?她一定是愛的,不然怎麼會甘心只守著他一個人呢?

可是最後于鳳至得到了什麼呢?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在一起了,而她又患病去了美國,連陪在張學良的身邊都不可能。再之後,她就收到了張學良的離婚書,這該是何等的不甘啊!可是,到最後兩人50年未見,于鳳至去世了,她的墓碑上仍舊是冠上了夫姓,張于鳳至,這墓碑文上的四個字又該是何等的心酸啊!而張學良在去為前妻掃墓時,看到她墓碑文的4個字,也是紅了眼啊,我想,他應該也是沒想到的吧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一個小墓出土甲骨碑文,專家翻譯過來傻眼了,墓主人來頭比皇帝大
    在山東日照一個旅遊風景區,有一個小小的,很不起眼的積石冢。比起後人發現的動輒幾十畝的墓葬群,這個積石冢小得不值一提。主人的名姓現在也無從考證,但是它旁邊的碑文,卻說出了它驚人的來歷,也使小編目瞪口呆。碑文上赫然用甲骨文刻著幾排字:女巫魂兮,靈遊林兮;守我家兮,老祖屍兮。萬年睡兮,帝俊生兮;子炅鷙兮,祖羲和兮。行人安兮,神賜福兮。看不懂是正常的,我來給您翻譯成人話:我是沉睡萬年的女巫,出生在帝俊的國度。太昊少昊是我的晚輩,羲和女神是我的祖母。
  • 朝著青山去,踏得青草歸:清明節,江西人如何掃墓祭祖?
    原來這個掃墓裡面,還有一定的姓氏和族譜的關係。女人雖然不去,但會為掃墓的人準備吃的。早在前一天,我們這些小孩在野外去採集了一種可食用的植物,學名叫「青艾」,用來和糯米混合做青團吃。青團是清明才做的東西,既用來祭祖,也是可口的點心。
  • 在農村,立碑時如何刻寫碑文?這些講究了解嗎?
    導語:立碑時怎麼刻寫祭碑文?墓碑,指的是樹在墳墓前面並刻有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等內容的石碑。一般來說,富裕的家庭立豪華一點的石碑,而窮家僅立個寫上姓名的小石碑。 碑文內容一般包括:風水情況、籍貫、姓名、身份、生卒年月日、子孫、立碑人、安葬日期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地區風俗習慣不一樣,碑文內容可能會有所差別。
  • 臺灣掃墓習俗:培墓、壓紙有講究
    原標題:臺灣掃墓習俗:培墓、壓紙有講究  新華網臺北4月5日電(記者姚遠 李寒芳)臺灣5日迎來清明節。臺灣民俗學家告訴記者,臺灣的清明習俗深受閩文化的影響,培墓、壓紙等掃墓形式最為普遍。   臺灣的清明節定在公曆的4月5日,但民間掃墓祭墳未必在這一天。
  • 西安出土唐朝時期波斯人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專家:不能接受
    薩珊王朝即將滅亡時,波斯王子卑路斯,曾向唐太宗求援,但被唐太宗拒絕,原因是兩國之間距離太遠。當薩珊王朝行將滅亡時,波斯王子卑路斯,不遠萬裡趕往長安,向唐朝皇帝求援可惜仍被拒絕。661年,唐高宗設立波斯都督府,卑路斯成為都督,成為唐朝的臣子,所以,當時許多波斯皇族都跟著他到了長安。
  • 《如懿傳》如懿自盡,如懿墓旁葬著誰,讓惢心江與彬掃墓看到大哭
    今晚我帶大家剖析一下《如懿傳》的結尾劇情,為什麼大家看到如懿墓旁邊的那位逝者比看到如懿還要難過悲痛。《如懿傳》如懿自盡,如懿墓旁葬著誰,讓惢心江與彬掃墓看到大哭在剛剛大結局的《如懿傳》中,結尾的劇情是凌雲徹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已經成為了最低等的小太監,自古皇帝都無情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得知凌雲徹對如懿有愛慕之情,就直接把凌雲徹給廢了,還故意讓凌雲徹在如懿面前伺候,不光是凌辱還加羞辱
  • 63歲呂曉棟為高以翔掃墓,突然猝倒墓旁死亡,已經做好紀念歌曲
    近日,有媒體報導,63歲著名音樂製作人呂曉棟在為高以翔掃墓的時候,由於心臟疾病突發,當場猝倒在高以翔墓旁,被民眾發現後緊急送往醫院,經院方搶救上午10時36分宣告不治身亡。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大家關注。
  • 就因為當年的一個承諾,他為戰友掃墓47年
    至今,張發祥老人已經堅守承諾47年,春節前,他把自己的子孫後代都帶到戰友的墓前,把為戰友掃墓這個莊嚴的承諾傳給了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他走不動了,將由孩子們幫他完成承諾。3月1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張發祥老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 安徽抗戰老兵宜昌殉國,村民義務守墓78年等來英烈後人
    去年5月,王坤到長陽調研,在蘆溪村發現了一座墓。墓體呈圓丘形封土,底徑約2米,高約1.5米。墓前立著一塊青石碑,碑體呈三稜形,高1.48米。王坤用宣紙覆蓋在墓碑上拓印,正面碑文顯示:故陸軍第四十三師第一百二十七團中校副團長榮超殉國紀念碑,左面是43師師長李士林題詞:軍人楷模,右側是43師127團團長賈淑誼題詞:浩氣長存。
  • 「清明節」為什麼要在墓上用石頭壓紙錢?看完終於懂了!
    一年一度的清明掃墓時節又到了。近日各家各戶都忙著準備供品與清掃、割草用具,以及紙錢。說到紙錢,掃墓祭祖時有一種紙錢特別不一樣,叫做五色紙,通常是紅(火)、黃(土)、白(金)、綠(木)、靛(水)五色,五色紙會在掃墓後用石頭或土塊壓在墳墓上。
  • 墓區成野貓「食堂」 掃墓者留下的飯菜祭品成佳餚
    掃墓祭品被野貓偷吃  王玲女士一家每年清明都會舉家踏青。按照慣例,今年王玲的父母在掃墓前準備了很多祭品。除了青團、鮮花和水果外,還為已故的親人準備了四菜一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墓在一個墓園裡。昨天,他們先為外公、外婆祭掃,放上所有的祭品後再到幾百米外給爺爺、奶奶的墓上一柱香。
  • 2014年清明節當天可以掃墓嗎? 前三後四說法講究
    據說以前一位皇帝錯殺了他的大將韓世忠和梁紅玉夫婦,深感愧疚,便請著名道士做法,使全國所有的在清明節前一天上墳的人們給自己祖先敬獻的東西,全部轉移到韓氏名下。所以清明前一天上墳對你的先祖來說你奉獻的東西他收不到。  清明節上墳是一種祭奠先祖體現孝心的很好的形式。平時很少去祖先的墳上,借清明節去看一看,在墳頭上加點土,有漏洞或坍塌的地方補一補,的確是件好事情。
  • 40歲大姐穿紅色連體衣遊泳,救生員看到大姐身邊一灘紅水嚇壞了!
    不過遊泳也有不好的一點,就是不會遊泳的人群,這一不小心就是要人命的事情了,這就是遊泳的最嚴重的問題了,這不小編就看到這樣的一個視頻,一大姐下水遊泳,被發現周身的水都紅了一片可把救生員給嚇壞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了!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對於華人來說,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日!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墓碑碑文的寫法規範和父母墓碑的碑文參考
    顧名思義,凡是為制各種碑上寫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國制碑的俗習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碑的出現,當時的碑,如宮館中的測影碑,宗廟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後來有人刻上相應的文字,就逐漸形成各種碑文。   碑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碑文,僅指為製作碑刻而寫的文字,廣義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 開心一刻:大姐叫慧學、二姐叫惠心、哥哥叫輝軍……你猜猜我叫什麼
    今天小舅子到我家哭訴,說必須要跟他媳婦兒離婚! 我瞅著小舅子的臉說:你雖然被老婆揍了,也不至於離婚啊。 小舅子委屈的說:她壓就根沒打過我。 我:既然你老婆既然沒打你為啥要鬧離婚了啊?小舅子絕望的說:她雖然沒親自動手打過我,但她一直在旁邊指揮著怎麼打我。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的臉色立馬就變了
    聽到「波斯」,大家會首先想到「波斯美女」,聽到伊朗,大家可能就不會想到美女,不過波斯卻是伊朗的古名,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從公元前600年起,希臘人將這一地區稱作了「波斯」,一直到193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將國名改為了伊朗,並永不再使用國名「波斯」。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的臉色立即就變了
    聽到「波斯」,大家會首先想到「波斯美女」,聽到伊朗,大家可能就不會想到美女,不過波斯卻是伊朗的古名,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從公元前600年起,希臘人將這一地區稱作了「波斯」,一直到193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將國名改為了伊朗,並永不再使用國名「波斯」。
  • 老公的清明節,到底要不要幫忙掃墓?
    一周前,我收到一朋友的留言:「我不想去掃我老公他家祖先的墓,你可以告訴我,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嗎?」這星期我有時間就思考,到底要不要告訴她殘酷的真相。先不談老公家的墓,先來談談自己家的祖宗。自己娘家都不支持女兒回家掃墓,那就算了,天氣很冷,待在家裡睡覺也是好事,反正爺爺看不到孫女,是他自己的損失。那麼,老公的清明節,到底要不要幫忙掃墓?可以啊,感情好,什麼都好說,不過就是到荒郊野外踏青而已。但是,必須讓他搞清楚,這不是義務。而且,歡迎他也得到你家掃墓。
  • 祭掃首個高峰日超50萬人掃墓 祭品攤位售上百盆花
    當天是2017年清明期間第一個祭掃高峰日,北京市全天共接待掃墓群眾50.7萬人。新京報記者王嘉寧 攝新京報訊昨日是清明節前第一個祭掃高峰日,市清明指揮部通報,北京市3月25日全天共接待掃墓群眾50.7萬人,疏導機動車9.1萬輛,同比去年分別下降2.7%、5.2%;八寶山地區接待掃墓群眾2.9萬人、疏導機動車3215輛,同比去年分別下降32.6%、24.8%。